隨著央視春晚越辦越成功,全球各地華人,也開始關注起,這個每年在大年三十必定會舉辦的晚會。
1993年,為了能夠和全球華人共度新春佳節,晚會在形式上有了創新。
一是讓香港、台灣和新加坡的電視節目與中央電視台的節目對傳,打破了晚會現場的封閉格局;
二是在舞美設計方面,營造了兩層包廂式的立體場景,一反以往台上台下、平面相向的現場圖景;
三是增強觀眾參與感,實現主持人、現場嘉賓和觀眾的互動。
1月22日晚20:00,93年春晚在中央電視台首播。
當天晚上,由梁雁翎、李慶安、張永權、趙忠祥、倪萍、楊瀾擔任主持人。
在一片歡樂的氣氛中,春晚進行得如火如荼。
當鏡頭切換到香港電視台的時候,現場觀眾一片沸騰。只見在香港電視台的大屏幕上,出現了著名大明星張敏和大才子黃霑。
張敏因為主演《賭神》、《逃學威龍》、《與龍共舞》、《鹿鼎記》等電影而在香港名聲大噪,並逐漸火到了大陸。
雖然她本人沒有親臨現場,但是只是在大年三十的熒屏上看到她,觀眾都覺得興奮。
至於黃霑,也是一個了不得的人物。他與喬羽、庄奴並稱「詞壇三傑」 ,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和「香港三大名嘴」之一 。
不僅如此,他還是香港公認的歌詞宗匠,被倪匡譽為「現代流行曲之父」,寫過一千多首歌詞作品,出版過三十多本書,包括雜文、小說及廣告心得。而他配樂的電影,就有50多部。
張敏和黃霑的熒屏現身,將現場的氣氛,推到了一個小高潮。
但是,真正讓現場燃起來的,還得是27歲的郭富城。
當留著蘑菇頭、梳著中分的郭富城,在舞台上演唱《把所有的愛都給你》時,台下觀眾的激情瞬間被點燃。
邊唱邊跳的郭富城,這一夜之後,也火遍了整個大陸。
想當年,多少人迷戀郭富城的神顏?尤其是他那時尚的髮型,更是成為了90年代的潮流之一。
那個時候,幾乎每個男生走進理髮店,都會指著郭富城的照片說,要剪和他一樣的同款髮型。
或許是因為香港回歸的計劃,已經提上日程,所以93年的春晚,除了邀請到了郭富城,還請來了大哥成龍和著名歌手王傑。
成龍的名字,只要稍稍關注娛樂圈的人都知道,原因無他,實在是他的名氣太響亮了。他的粉絲群體幾乎從60後覆蓋到了80和90後。
那一晚,張敏和黃霑連線中央電視台後,就引出了成龍大哥。
只聽一陣震耳欲聾的鼓聲響起,身穿武服的成龍,給觀眾帶來了《龍鼓喧天震四海》。帥氣利落的身手,迎風而舞的動作,讓現場觀眾感受到了這位武打巨星的魅力。
一曲舞罷,威風凜凜的成龍退場,場上也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要說到90年代初,誰能夠與香港四大天王比一比肩,那絕對是王傑。
1987年,他憑藉首張音樂專輯《一場遊戲一場夢》一炮而紅,而第二張專輯《忘了你忘了我》,更是成為當年十大暢銷唱片冠軍。
其中,專輯主打歌《忘了你,忘了我》、《讓我永遠愛你》、《你是我胸口永遠的痛》,亦在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各音樂排行榜上蟬聯數周冠軍。
1990年,王傑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6場「真情演唱會」,成為首位在紅館開演唱會的台灣男歌手。
王傑在香港的強勢「登陸」,打破了四大天王霸榜的格局,掀起了一股「王傑歌」熱潮。
他的《誰明浪子心》、《一場遊戲一場夢》、《不浪漫罪名》、《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你是我胸口永遠的痛》等歌曲,更是被多部影視引用。
1993年,王傑獲得《民生報》1992十大偶像與最佳歌藝偶像兩座獎項;那一年,30歲的王傑,站在在央視春晚的舞台,演唱了歌曲《回家》。
酷酷的外形,獨特又滄桑的嗓音,讓觀眾記住了與眾不同的王傑。
有香港明星,肯定也會有來自寶島台灣的。93年的春晚,央視邀請到了,台灣歌壇的大姐蘇芮。
年輕一代的人,可能對蘇芮不太了解。但是,如果時光倒退回八九十年代,蘇芮的名氣可是相當響亮。
由她演唱的《酒干倘賣無》、《跟著感覺走》、《親愛的小孩》等,都是曾經響遍大街小巷的歌曲。
「沒有天哪有地,沒有地哪有家,沒有家哪有你,沒有你哪有我.......是你撫養我長大,陪我說第一句話,是你給我第一個家......」
「親愛的小孩,為什麼不讓我看清楚,是否讓風吹熄了蠟燭,在黑暗中獨自漫步。親愛的小孩,快快擦乾你的淚珠,我願意陪伴你走上回家的路。」
93年的春晚,40歲的蘇芮,以衛星連線的方式與那英、解小東、羅文和巫啟賢合唱《攜手同行》,這一夜之後,蘇芮在大陸走紅。
02
歌曲板塊,大陸這一方,央視則是邀請了正當紅的毛寧和付笛生。
在還沒有偶像的大陸年代,當身材高大、外形帥氣的毛寧,披著圍巾出現在台上時,不知道迷倒了多少少女。
「月落的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樣重複昨天的故事,這一張舊船票,是否能夠登上你的客船。」
儒雅俊俏的外形和深情細膩的唱腔,讓毛寧在這一晚之後,紅遍大江南北。
比起外形,或許付笛生稍稍有些遜色。但是,他的演唱實力,卻不容小覷。
93年的春晚,26歲的付笛聲,以一首《眾人划槳開大船》,登台亮相。他激情澎湃的演唱方式,高亢、嘹亮的嗓音,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同樣表現不俗的,還有24歲的梁雁翎,帶來的《像霧像雨又像風》。
她的那一句「你對我像霧像雨,來來去去只留下一場空」,在最火的時候,幾乎每人都能哼幾句。
而身兼主持人,甜美又文靜的梁雁翎,那一晚也被人記住了。
當然,這一年的春晚,讓觀眾記住的,還有兩位美女,那就是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和周潔。
楊麗萍上過春晚,觀眾對她已經很熟悉了。她的孔雀舞,可謂名聲赫赫。在 93年的春晚上,她和搭檔,一起呈現了堪稱完美的舞蹈《兩棵樹》。
通過極為傳神的肢體語言,楊麗萍演繹了一段唯美浪漫的愛情故事,讓現場的觀眾,讚嘆不已。
周潔這個名字,似乎相比於楊麗萍來說,並不是那麼出名。但是,了解她的人就會知道她的厲害。
16歲的時候,周潔已經紅透上海灘,並多次登上《大眾電影》 的封面。
1983年,周潔在電影《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中飾演慈禧的情敵「麗妃」。這部戲中的周潔,不管是在人物造型還是舉止氣韻亦或是情感表達方面,都完全不輸在當時赫赫有名劉曉慶、林芳兵。
1993年,已經31歲的周潔,上台表演了舞蹈《山妞與模特》。無論是扮相還是舞姿,她依然顯得那麼楚楚動人,說她只有20多歲,也會有人相信。
每一年的央視春晚,必定安排經典戲曲。93年的春晚,也不例外。
在《群醜爭春》這個節目中,匯聚了我國戲曲界上百位名丑表演嘉賓:朱世慧、寇春華、牛得草、張寄蝶、 異龍、林繼凡、李笑非、任廷芳、王道正等。
央視這麼做,或許是為了提醒年輕人,國粹的傳承不能忘吧。
03
語言類的節目,必定是每年春晚的重頭戲。實在因為這個類目,太老少皆宜,帶給觀眾的笑聲也多,所以關注度也最高。
93年的春晚,春晚釘子戶趙本山,帶來了小品《老拜年》。
在這個節目中,趙本山現場表演了轉手帕、扭秧歌,惹得觀眾捧腹大笑。不僅如此,這個節目還誕生了不少名句。
如「高壓鍋煮鴨子,你是肉爛嘴不爛」、「你看我現在不值錢啦,在家待業一年啦,所以一見我就有點發煩啦,愛情的小歌基本唱完啦」......
其中,那一句「給你點陽光,你就燦爛啦」,至今還讓世人念念不忘。
但若說,93年的春晚,哪個是最佳語言類節目,那絕對是牛群和馮鞏的相聲《拍賣》。
當晚,牛群和馮鞏竟然拍賣起了趙本山的帽子。
「這頂帽子最大的特點,就是60年沒洗過,特別有味道!」
「我們這不是拍賣,我們這是清倉大處理!」
隨著牛群和馮鞏的吆喝聲響起,現場竟然真有觀眾舉手以1000元的價格,拍下了趙本山的帽子。
馮鞏那一句,「還真是錢多了沒處花!」惹得觀眾哈哈大笑。
這個節目之所以出彩,是因為牛群、馮鞏和台下觀眾的互動,十分真實、搞笑,這也讓觀眾有了參與感。
這一年的春晚,有個叫郭冬臨的演員,也首次登上了央視舞台,從此春晚又多了一個「釘子戶」。
值得一提的是,張國立和鄧婕夫婦倆,也在這一年同時登上了央視春晚。
鄧婕和王馥荔、陳小藝一起表演了一個小品《射鵰》,而張國立搭檔劉亞津等人表演了小品《推銷》。
93年的春晚,雖然離我們遠去,但是那一年的經典節目依然讓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