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德雲社當紅演員深夜發文,一時間引網友熱議。看到大家的曬照,不少網友直呼,德雲社用實際行動回應質疑,真是用實力說話,屬實了不起。也有的認為,這正如高峰老師說的那樣,德雲社在領跑相聲界,這一情況也將繼續持續下去。一晚七場相聲專場,遍地開花,大江南北都有演出,屬實值得肯定。
德雲社身為一家民間社團,靠演出養活自己,是值得肯定的。特別是疫情之後,小劇場演出有保障,專場持續不斷,這番實力,更是令觀眾佩服,令同行羨慕。當然,能走到這一步,對德雲社來說也是不容易的。十幾年的努力,才有了如今的燈彩佳話,才有了如今的一切可能。
昨晚,德雲社在七座城市舉辦了相聲專場,演出陣容強大,作品很是精彩,觀眾也非常受用。高峰、欒雲平在嘉興舉辦專場,孔雲龍、章九徠在福州舉辦專場,張鶴倫、郎鶴炎在太原舉辦專場,孟鶴堂、周九良在西安舉辦專場,德雲三寶C組在蘇州舉辦專場,張九齡、王九龍在天津舉辦專場,尚九熙、郭霄漢在常州舉辦專場。
個人專場的舉辦,對演員要求是很高的。需要主演有較高的人氣和熱度,需要他們有龐大的粉絲群體支持。有了粉絲的支持,這門票銷售就容易很多。而這也給一些帶節奏的口實,說德雲社搞飯圈文化。其實,傳統曲藝玩的就是粉絲經濟,也就是作品備受大家喜愛,演員值得追捧,才會產生固定的觀眾。
德雲社個人專場,一般都會上演六個作品。開場、三場、倒二是助演演員登台演出,二場、四場、攢底是主演的。如此安排,也就是為了讓主演休息的時間,如果要演出一晚,演員還真受不了。在昨晚的七場演出中,除了德雲三寶是六位演員登台外,其餘的六場,都是八位演員登台。如此算來,昨天德雲社外派了五十四位演員出差。
這些助演的演員在德雲社小劇場也是很有實力的,要麼是底角,要麼是中流砥柱。如此情況下,小劇場還能夠保證演出,可見德雲社實力多麼雄厚,屬實家大業大。對此,也有網友說到,德雲社很好地給同行上了一課。別的社團,安排一場專場,就非常費力,德雲社隨便就能遍地開花,屬實精彩。他們用實際行動,很好地回應了一切的質疑。
除了專場之外,德雲社相聲春晚的籌備工作也已經開始。一個相聲社團,支撐起一台晚會,這也是很厲害的。德雲社「雲鶴九霄」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位置,龍字科也已經登台展現自己。等若干年過去,德雲社勢必會更加成功。就像大家說的,德雲社已經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循環,只要保持著,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