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 |李大嘴說
編輯 |李大嘴說
前言
眾所周知,撒貝南是央視的台柱子,而肖曉琳就是台柱子的恩師。
作為央視女王級別的人物,肖曉琳在法制欄目中算得上是一股清流,29年的職業生涯她創造了無數的播放奇蹟。
在《今日說法》和《新聞聯播》中更是表現突出,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才情俱佳的主持人,卻早早的離開了我們。
噩耗傳來
2017年,肖曉琳正式告別了陪伴了自己多年的央視舞台,在退休金年會上,她總結了自己29年來的工作經驗,回顧了自己前半生的心路歷程,並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傳遞給了下一代。
事實上,她訴說的不僅是經驗,更多的是自己無法回去的青春,作為一代老主持人,肖曉琳的確是模範人物,是現在青少年學習的榜樣。
然而當所有人都認為肖曉琳可以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時,卻得到了一個駭人聽聞的消息,肖曉琳被診斷出有結腸癌,並且已經是中後期。
癌症中後期這個概念,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無法接受的,再加上結腸癌在我國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的高,對於肖曉琳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於是在家人的陪伴下她開始住院接受治療,而國內目前對於癌症的治療往往都是保守治療,幾個月過後仍不見好轉。
然而肖曉琳的兒子對於母親的這一狀況也十分擔憂,於是便提出了讓母親到美國這邊進行治療,看著兒子和家人殷切的期盼,肖曉琳也不得不與家人一同前往美國。
就在去美國醫院治療的時候,由於幾次化療使得肖曉琳非常痛苦,於是便想因此放棄,可是面對家人滿懷希望等待能夠得到好消息的臉龐,肖曉琳就咬牙堅持了下來。
可是還是沒有能夠堅持到最後,肖曉琳最終還是離我們遠去了,國內的親朋好友沒有等到肖曉琳康復的消息,而是等來了噩耗。
2017年下半年她徹底的離開了我們,而這個消息也在中國新聞界引起了波瀾,這樣一個元老級別的主持人就這樣隕落了。
一個事業型的女強人
肖曉琳畢業於1985年,80年代的大學生在當時可以說是非常受人歡迎,然而肖曉琳在大學畢業後沒有選擇留在大城市,而是回到了家鄉湖南長沙,回到父母的身邊。
這對於一個名牌大學畢業的高材生來說,無疑是大材小用,但肖曉琳並不這樣認為她加入了長沙電視台。
當時長沙電視台剛剛成立,各方面的規章制度以及工作方向都很模糊,肖曉林在工作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難。
但是她從來沒有抱怨,反而是越挫越勇,與同事們一起將長沙電視台給撐了起來。
經過兩年的努力電視台的工作開始步入正軌,而此時的肖曉琳也決定考研。
或許是兩年的工作,讓她發現自己的能力有限,或許是她有更大的夢想,研究生畢業之後,她被分配到了中央電視台,開啟了自己的又一段職業生涯。
能夠在央視工作是一種榮幸,但對於肖曉琳來說這是她該有的高度,她在央視工作期間,為我國的法制節目做出了重大貢獻。
她開創了《今日說法》以及《講述》等欄目,為我國的普法工作的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時至今日還有很多觀眾仍然會關注《今日說法》。
與法律結緣
按理說肖曉琳只是一個播音專業的高材生,怎麼就轉戰到了法律行業呢?
這還要從她的愛鑽研愛學習說起,當時的肖曉琳已經是家喻戶曉的大主持人,但她仍然覺得自己的知識有限。
就在她主持節目的時候,為了能夠理解人民群眾的苦難,於是跑遍了我國各地分別了解事情背後的因果,看著這種局面,肖曉琳感覺自己有力也使不上。
於是通過不斷的進修和學習,正式這個時間恰好碰上台里安排她出國學習,就在1995年肖曉琳便只身前往美國猶他州州立大學新聞系深造。
到美國學習的肖小林深知法律的重要性,於是回國之後便向領導提出了要開辦一檔普法節目。
畢竟當時中國人對於法律的概念還非常的模糊,如果不對法律進行宣傳和引導的話,將會出很大的問題。
為了能讓人們更好的去了解法律,她以通俗易懂為原則,設計了《今日說法》以生活中的案例向大眾傳播法律知識,事實上她的這個想法是非常正確的。
1999年《今日說法》正式上映,節目的接地氣和案例也讓普法變得更為簡單,普法工作也進行的更為順利。
成功的秘訣
肖曉琳從小就生活在一個高知家庭中,父母是湖南大學的老師,可能是環境的影響,她的學習成績一直都名列前茅。
按照父母的意願,肖曉琳以後必定是要成為一名人民教師,但是一次偶然的機遇卻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軌道。
進入初中學習的肖曉琳加入了校園廣播站,正是這一次的播音體驗,讓肖曉琳堅定了自己想要播音的夢想,於是她頂著父母的壓力,報考了北京播音學院。
對於肖曉琳來說,自己只不過是一個新聞專業的研究生,但卻能夠將一個法律節目做得風生水起,還是在於她對於法律知識的學習。
研究生剛畢業就接手了觀察與思考這個節目,這可是一個老牌節目,對於肖曉琳來說這一次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當年有很多人都對這個黃毛丫頭表示質疑,然而她卻用實力向大家證明了自己可以,並且還提高了節目的收視率。
其實這並不在於她是不是天賦異稟,而是因為她對工作的態度極其認真。
每個選題在確定和報道之前,她都會主動去參與調查,而且會針對不同的人群進行調研,這種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讓她收穫了觀眾們的心。
也正是因為如此嚴謹的工作態度,肖曉琳時常會熬夜加班,生產完之後也只是休息了兩周就投入了工作,如此過量的消耗也成為了身體的負擔。
為了工作,她甚至很少回家,就連她的兒子就說自己只能在電視中看到媽媽。
功成身退
肖曉琳的前半生一直都在奮鬥,從未停歇。
37歲她就已經感覺力不從心,其實正是因為她前些年超負荷的工作讓身體出現了問題。
退居二線之後的肖曉琳,就開始負責節目的選材和設計,然而正是在這個時候她遇到了撒貝南。
撒貝南可是北大法律系的高材生,肖曉琳又是一個愛才的人,對於這樣一個專業的且講話幽默風趣的人來說,做節目的主持實在是再合適不過。
於是她就排除萬難,把撒貝南推薦成為《今日說法》的主持人。
也正是因為這樣,撒貝南一直都稱肖曉琳為自己的恩師。自己雖然退居二線,但也為節目找了一個合適的人選,這估計就是敬業與樂業吧。
與死神賽跑
肖曉琳到達美國之後,終於和兒子一家團聚。雖然遭受著病痛的折磨,但是也享盡了天倫之樂。
儘管美國的醫療水平相對比較發達,但是肖曉琳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一次又一次的化療讓她沒有了往日的意氣風發。
與病魔抗爭了五個月之後,她離開了人世,多麼要強的一個人,一輩子從未輸過,臨了還是輸給了死神。
在她臨終之時,留下了這樣一句話:要宣傳,不要像我一樣忽視健康,你們健康、長壽,我就在,感謝你們!
雖然只有26個字,但也能看的出來她對生命的一種渴望,如果重來一次,想必她也會把身體放在第一位。
結語
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青山就指的是大家的身體,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要把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沒了健康就沒了一切。
所謂的夢和理想都是在身體健康的前提下才能實現的,當今社會,有太多人為了金錢丟掉健康,不得不說這是一代人的悲哀,希望大家重視自己身體的健康。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