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評論丨「金鐘」唱響成都街頭,這是人民群眾的音樂嘉年華

2023年10月25日22:23:14 娛樂 1851

與往年一樣,在成都城市音樂廳,在振奮人心的大合唱中,第十四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但又不一樣,著名歌唱家廖昌永石倚潔和歷屆金鐘獎獲獎者代表,走進公園,走進校園,走上街頭,走進鄉村,深入群眾,用美妙音樂為老百姓奉上精彩演出。

動人的音符不僅僅只奏響在音樂廳,它還蕩漾在這座城市的每個角落……

紅星評論丨「金鐘」唱響成都街頭,這是人民群眾的音樂嘉年華 - 天天要聞

第十四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頒獎暨閉幕式音樂會現場

「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這不正是金鐘獎一直以來的辦賽理念嗎?

河北廊坊,到廈門鼓浪嶼,到廣東廣州,再到如今的四川成都,中國音樂金鐘獎已走過24載十四屆的發展歷程,其導向性、引領性、專業性、權威性和品牌價值不斷凸顯,已成為我國文藝界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重要獎項和音樂盛會。

這已是成都連續舉辦的第三屆金鐘獎。本屆金鐘獎以「放歌新時代 奮進新征程」為主題,呈現了42場專業音樂比賽和6場高水平演出,這不僅是對成都音樂發展的肯定,也是讓音樂成為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最好的切入口。

紅星評論丨「金鐘」唱響成都街頭,這是人民群眾的音樂嘉年華 - 天天要聞

紅星評論丨「金鐘」唱響成都街頭,這是人民群眾的音樂嘉年華 - 天天要聞

成都圖書館、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石倚潔(上圖)、廖昌永(下圖)奉上精彩的快閃演出

法國地理學家潘什梅爾說過:「城市既是一個景觀、一片經濟空間、一種人口密度,也是一個生活中心和勞動中心。更具體地說,也可能是一種氣氛、一種特徵或者一個靈魂。」

800多年前,南宋詞人陸遊曾走在成都街頭,他「倚錦瑟,擊玉壺」,放眼望處,「錦繡笙簫在半空」;800多年後,廖昌永、石倚潔、龔爽孫麒麟張宇和參賽選手們也走上成都街頭,為普通民眾帶來觸手可及的藝術大餐。

圖書館、美術館、街頭、鄉村……「金鐘」氛圍不斷升溫,每日精彩處處上演。對於成都而言,音樂更是浸潤千年的情感!在成都的歷史當中,始終有音樂在綿延、在發展、在滋潤和哺育這座城市的發展。

紅星評論丨「金鐘」唱響成都街頭,這是人民群眾的音樂嘉年華 - 天天要聞

第十三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鋼琴組第一名孫麒麟在成都川劇藝術中心為市民演出

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葉小鋼在本屆金鐘獎發布會上曾表示,將秉承「不斷提升金鐘獎新境界新格局」這一共同理念和發展願景辦「金鐘」,而「在成都街頭走一走 遇見金鐘」,正是對此最完美的詮釋。

音樂總能抒發最真的情感,帶來最美的享受。在金鐘獎期間,上萬觀眾走進劇場,十萬觀眾在現場,千萬觀眾在線上……整個成都洋溢著濃濃的藝術氣息和節日氛圍。中國音樂金鐘獎,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悄然改變了許多成都人的日常休閑娛樂方式,更讓濃濃的音樂文化在城市裡流淌,使這座城市閃耀出更具魅力的音樂光澤。

紅星評論丨「金鐘」唱響成都街頭,這是人民群眾的音樂嘉年華 - 天天要聞

觀眾歡聚演出現場

金鐘獎不僅是中國音樂界最具權威性和鮮明導向性的國家級專業賽事,也是增強文化自信、積澱文化軟實力的大平台,更是人民群眾的嘉年華。

對於正在全力打造「國際音樂之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成都來說,金鐘獎更是一個重要機遇。未來,希望我們能繼續攜手奔赴音樂的盛會,一起參與我們共同的節日。

紅星新聞記者 任宏偉 編輯 李潔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紅星評論丨「金鐘」唱響成都街頭,這是人民群眾的音樂嘉年華 - 天天要聞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正式公布!確認是葛優 - 天天要聞

正式公布!確認是葛優

5月3日晚,北京國際電影節·第32屆大學生電影節「青春之夜」榮譽盛典正式播出。八項最受大學生歡迎年度榮譽現場揭曉,葛優、詠梅和張子楓分獲最受大學生歡迎年度男、女演員榮譽,《好東西》獲最受大學生歡迎年度影片榮譽,孫海鵬獲最受大學生歡迎年度導演榮譽,最受大學生歡迎年度新人榮譽由張偉麗和李珞桉共同獲得。詠梅和...
胖東來玉石風波:於東來「退圈」宣言下,我們該如何思考? - 天天要聞

胖東來玉石風波:於東來「退圈」宣言下,我們該如何思考?

胖東來玉石風波:於東來「退圈」宣言下,我們該如何思考?風波緣起:網紅叫板胖東來故事的開端,要從一位名不見經傳的網紅 「柴懟懟」 說起。他在短視頻平台上擁有二十來萬粉絲,在網紅圈裡算不上頂流,卻憑藉著玉石領域的專業知識,在小眾賽道上默默耕耘。
觀眾暴漲,三花川劇團擠滿年輕人,成都文旅新亮點火爆「五一」 - 天天要聞

觀眾暴漲,三花川劇團擠滿年輕人,成都文旅新亮點火爆「五一」

5月4日,「五一」小長假進入倒計時,位於成都339購物中心地下一層的「三花」川劇團在下午一點半的表演時段,仍在持續吸引遊客前來。據川劇團創始人之一王小娟介紹,「五一」假期,「三花」川劇團吸引了大量外地遊客前來,觀眾數量較平時翻了一兩倍,「我們平時觀眾人數在50-60人左右,假期期間,一天四場連軸轉,平均每場能...
環境式音樂劇《時光花舍》探索小劇場藝術邊界 - 天天要聞

環境式音樂劇《時光花舍》探索小劇場藝術邊界

由中國傳媒大學文旅融合創新研究院出品、製作的治癒環境式音樂劇《時光花舍》,近日在北京愛樂匯藝術空間·時空劇場登台。該劇以「家庭記憶與時光回溯」為主線,通過沉浸式敘事、原創歌曲與富有特色的舞美新空間,呈現出兩代人40多年間在一間花舍中的羈絆與
顏寧闢謠網傳簡歷 - 天天要聞

顏寧闢謠網傳簡歷

5月4日,著名科學家顏寧在其微博發布聲明,闢謠網傳簡歷。顏寧微博截圖顏寧表示:「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她呼籲儘快清理相關信息。據悉,該簡歷內容涉及對其科研成果及榮譽頭銜的誇大。顏寧197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