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慶中秋檔唯一一部愛情片,《前任4:英年早婚》算是贏麻了,上映不到一個周,已經斬獲票房超過4億。
但時至今日,或許還有網友會感到大惑不解:《前任》系列,為何能夠拍到第4部,歷時十多年,依然是觀眾的「心頭好」,被無數網友奉為愛情經典電影,依然對這一系列的愛情電影津津樂道。
我想,看過電影的影迷早已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它太懂當代年輕人的情感狀態了。
搞笑橋段的背後,是導演對當下年輕人婚姻感情的深層次思考
幾乎所有看過電影的網友,都不會否認一個事實:《前任4》前半段主打的就是一個「搞笑」,導演通過鏡頭,締造了太多經典爆笑「名場面」。
時隔多年,再演孟雲,韓庚已經由當年的青澀帥氣小伙,一轉眼到了39歲的中年大叔了,不再年輕了。
人到中年,自然而然會被催婚。於是,就有了孟母的催婚橋段。孟母的兩盒餃子里,都是對孟雲結婚,抱孫子的期待。
沒想到,孟雲也是一臉的苦澀:小時候不讓早戀,現在催我結婚,您這不是雙標嗎?
母親自然不樂意了,鬱悶離去。
「打發」了孟母,孟雲最終也不得不面對現實,乖乖去相親。過了戀愛的最佳年紀,人到中年,這就是年輕一代的無奈。
隨後,孟雲就開啟了一次次離譜的「相親之路」。
讓孟雲感到鬱悶的事兒,一樁接一樁。先是被相親的女孩嫌棄「長得老」,「有點油」,好不容易聊出點感覺了,又被對方噎了個半死——「我們學歷不是很匹配,你的工作不太穩定,我覺得你不適合我」。
不得不說,恰如影迷所言,導演田羽生是懂愛情,也懂婚姻的。
現實中走上相親之路的普通人,大多數都會面臨如此的困境:你看得上的,別人未必看得上你,你看不上的,別人也未必真的原意和你在一起。高不成,低不就的,很現實了。相親結婚和戀愛結婚,真的不是一碼事兒。
這邊孟云為了相親窘態百出,那邊自己的好哥們兒鄭凱飾演的余飛也沒好到哪兒去。
余飛和丁點戀愛談到如今,也該步入下一個環節了——談婚論嫁。余飛也很實誠,直接表態:戀愛都是奔著結婚去的,我要娶你!
按說一切水到渠成,丁點應該會答應。可這姑娘一想,不樂意了。
以結婚為目的談的戀愛,有點不單純啊!
都說離婚才有「冷靜期」,這姐姐腦門一拍,準備來一個「結婚冷靜期」。
簡單理解就是:咱們在結婚之前,先來個「試婚」,看看能不能接受對方才行。
聽起來也是個蠻好的提議,兩人便開始表演了起來,都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給對方,搶著做家務,打掃衛生,做飯做菜,製造浪漫……
可表演也有個盡頭,一段時間之後,兩人都累趴了,最終,還是做回自己,愛咋咋地吧。
看完這一段,笑過之後,也給觀眾不少值得深思的地方:余飛也好,丁點也罷。真正的愛情總是夾雜著爭執和埋怨,你願意為對方去妥協嗎?
錢鍾書先生說:婚姻是圍城,裡面的人想衝出來,外面的人想衝進去。
但胖哥想說的是,其實婚姻未必是圍城,它應該像美麗的城堡,是美麗的泡沫,還是堅實的堡壘,最終都還得看我們如何去經營。
前任們固然難忘,但總得面對新的生活,有些人錯過了就是錯過了,而要走出新的人生,重新開啟自己的新生活,首先還是要學會「放下」。
未來可期,對於孟雲來說,雖然經歷一段段窘迫的相親之旅,但最終,還是找到了他的柳柳。
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或許就能重獲愛情。至於前任們,終究只會成為記憶。
余飛和丁點,在「折騰」過後也會明白,做真實的自己,比什麼都重要,婚姻和感情里,講究的就是相互的理解與妥協。
我們彼此需要,就彼此理解和包容對方的小缺陷。
這樣的感情狀態,或許,會更好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