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電影遠超預期。
電影改編自西班牙喜劇片《籃球冠軍》,原作評分也只有7.2分。
雖然本片編劇是《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的刑文雄,但導演高虎是新導演,片方直接在宣發海報上寫導演0經驗。
魏翔、王智、艾倫是麻花班底,但出品方並不是開心麻花,換句話說,這其實不是一部開心麻花電影。
正因為如此,影片含騰量為零。
但觀眾依然會認為這是一部開心麻花喜劇,而眾所周知,開心麻花上一部喜劇的口碑並不怎麼好。
總之,開心麻花喜劇的好處影片都沒有,該背的鍋倒沒少,加上配角陣容則基本是話劇演員或素人,帶領開心麻花喜劇口碑逆襲的重任,實際上落在了一個人身上——魏翔。
所以我敢說,誰也沒想到是這個結果。
開啟點映第一天,票房還沒爆,口碑先爆了。
笑點精準,故事有心。
雖是「心青年」題材,但沒有苦大仇深,只有歡笑動容。
不少觀眾看完電影后直言:看完這部電影,感覺熱血沸騰。
不管你信不信,《好像也沒那麼熱血沸騰》已經成為了今年國慶檔的又一匹黑馬。
這艱難的一局,魏翔打贏了。
1:觀感
看完電影,你要問我最直接的觀感是啥,我會用2個字形容,意外!
為啥意外?
因為針對特殊人群的電影,其實不少。
《逆光飛翔》《海洋天堂》《黃金花》,但敢於上大檔期,這是獨一份。
過去的這類題材電影,無論成功還是失敗,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逃不過煽情。
包括原作,也不是普通的運動電影,而是把視角對準了一群特殊的人群——「心青年」,也就是智力上有障礙的青年。
照道理,這是個最難啃的硬骨頭。
特別是喜劇,梗玩過頭了有冒犯之嫌,太煽情又過於取巧。總之,挨罵的可能性很大,在今天的網路環境下,挨罵的可能性,更大。
但電影竟然完美把握了喜劇的分寸,講出了一個好故事,這你敢信?
電影怎麼做到的?關鍵就在片名。
「好像也沒那麼熱血沸騰」,電影名就已經說明了這片子的反類型,反向勵志的特點。
魏翔飾演的魏國錚最初是王牌籃球教練,一直把輸贏放在第一位,結果卻在一次次崩潰又振作的過程中,真正懂得了殘疾人比賽的意義。
而這一切,導演都是用喜劇化的方式來呈現,沒有強行煽情,幽默與感動都恰到好處,沒有喜頭悲尾,而是悲喜交加。
整部電影都是在用喜劇,向失敗者與孤獨者致意,並且,沒有同情殘疾人。
而是正視他們的尊嚴。
看完之後,我想用一句話形容我的感受:就好像中國體育喜劇的籃框被魏翔完成了一記灌籃。球,進了。
2:關於改編
本片改編自西班牙電影《籃球冠軍》。
但不誇張的說,雖然保留了原版的故事主線和勵志主題。
但已經和原作截然不同。
一方面,是融進了更適合中國觀眾的梗。比如,于洋客串的二手車買家因為誤會被打,一群人進派出所的梗,「我要正經被揍至少兩萬起。」「警察同志,快送我們去派出所」。
另一方面,是故事經過本土化改編,加入了就業壓力、親情缺失、人生迷茫等,也更接近我們的現實了。
不過本片在劇情架構上還是典型的運動題材,甚至讓人想起星爺的《少林足球》:因違規受罰被迫進入特殊的學校支教的金牌教練—磨合中帶領菜鳥隊變強——從狀況百出到發現球隊卧虎藏龍—從聯賽嶄露頭角到一鳴再到陷入低谷——涅槃重生雖敗猶榮——一場大哭完成領悟。
一開始看電影的時候,我也擔心故事套路。
但是,越往後看,故事越完整,越往後看,越有味道。
一個奉行「打球就是為了贏」的自負教練,遇上一群熱愛籃球但「能力值為負」的球員,隊伍不好帶,支教中心大家長樂光(王智 飾)和他不對付,對手馬教練(艾倫 飾)還落井下石。
這一連串的戲劇衝突,一個又一個襲來,一環套一環,就像一場激烈的籃球比賽,到最後,以一場球賽升華。
而電影的結局,其實電影英文名早已劇透了,《Lose to win》,直白點出影片最後的比賽結果——輸了,沒贏。
電影竟然沒有採用體育電影通常的劇情高潮:逆轉勝。
而是輸了就是輸了,享受比賽就好。
但那個沒贏的結局,又是那麼令人感動,包括最後一場比賽的配樂,引用的《馬戲之王》的「this is me」,結合劇情,更令人心潮澎湃。
這樣的結局,也對上了電影的名字, 「好像也沒有那麼熱血沸騰」。
3:好不好笑
答案是確實很好笑。
起碼我看的這一場,觀眾的笑聲一直沒停過。
電影的笑點都是直給的,有運動梗,有劇情梗,也有魏翔的個人發揮,但沒有過度拿殘疾人開玩笑的梗,這是我最喜歡的部分。
整體來說,電影的好笑程度和《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差不多,不過相比前者的誇張,這部有一種傳統喜劇式的紮實。
很多喜劇效果,是通過故事節奏和自嘲製造的。
比如眼看要煽情了,突然來個轉折,又或者剛開始熱血就一盆涼水澆下去。
就連大結局魏翔在領獎台大哭一場,也不忘自嘲一下,「是不是太煽情了。」
這種反差讓笑果更自然,而不是「演」出來。
魏翔就像整部電影笑料的發動機,但演球員的配角發揮也很好,比如比賽中那句「知識就是力量」。
到最後,觀眾笑得很開心,也很踏實。
4:好不好哭
除了好笑之外,電影的另一個優點是能讓觀眾「共情」。
作為運動題材,電影的比賽場面其實拍的一般,但結果還是挺「熱血沸騰」的,因為講了一個好故事。
一個由特殊人群組成的草台班子,最後打出奇蹟,這個過程當然很熱血。但電影無處不是對這種熱血的自嘲。
因為輸贏不是重點,重點是對輸贏的釋然。
電影最後講的不是勝負,而是體育的本質和初心,挺普通的道理,放在電影里,就格外打動人。
因為這種情感以「心青年『們的視角表露出來,最終觸及靈魂,無論你是完全健全的人,還是身體有殘缺的人,都能感受到影片中所要表達的那種不屈不撓,積極尋找人生意義的情感。於是電影就不再只是喜劇片的簡單搞笑,也不僅是運動電影的熱血,甚至不止是對特殊人群的關照,而是引發了輸贏與快樂的思考。
我特別喜歡一場戲,是王智扮演的大家長,不忍心看球隊被職業籃球隊打得落花流水,想要叫停比賽。
但魏教練堅持, 「用球說話!」
哪怕是決賽上,隊員們根本不是對手,但依然能在對方球員進球後發出真誠的喝彩。
當他們由衷喊出一聲好球的時候,場上沒有殘障與健全人士的區分,只有所有人對比賽的尊重和對籃球的熱愛。
我認為這比任何勝利都好看。
一直以來我們都反覆強調,自強不息、不認命。
但自強不息盡頭的意義並不是贏,而是拼搏本身。
電影的扮演者,有三位都是真實的孤獨症、唐氏綜合症患者。
所以片尾花絮真的很好哭。
努力在天賦面前是不是不值一提?從比賽結果看,確實不值一提。
但比賽的意義不止是結果。
就像影片這些努力的特殊演員,他們的演出本身,就最動人。
5:關於魏翔
總體看,電影每個人的演技都在線,尤其是素人演員們都很出彩。
但電影能撐起來,最大的關鍵,還是魏翔。
跟大家一樣,在電影上映前,我對魏翔扮演這個角色,持懷疑態度。
我不是質疑魏翔的演技,而是我認同許多人的觀點:魏翔的的表演風格更適合戲份不多的配角,作主角就容易過火。
實際上,就連魏翔自己也在電影里自嘲了。
但是,看完電影之後,魏翔用驚艷的表現,打了我的臉。
他扮演的教練,的確是搞笑設定,但讓人意外的是,卻意外跟影片契合。
一方面是魏翔稍微收斂了表演的火候,張弛有度,證明自己扛得起主演大旗。
另一方面是魏國錚這個角色設計的很精彩。
電影最大的反轉,就是這個人物身上的秘密,由此我們也能理解他為什麼永遠像打了雞血,永不服輸。
而最後魏國錚同意讓樂亮上場,最後後仰跳投球進的那場戲,和他在眾人幫助下重新扣籃的戲,魏翔都演的很動人。
電影看下來,似乎也只有魏翔這種收放自如的演技,能夠拿捏一個帶著心結,有些狂野實則溫柔的魏教練。
至於王智,雖然和魏翔火花一般,但就像電影的一個穩定劑,很好地平衡了整部電影。
加上那些可愛的小夥伴們,這部陣容不算太強的國慶檔電影,竟然迸發出了如此精彩的群像演技。
6:關於缺點和「心青年」
電影當然不完美。
作為新導演,高虎並沒有調配好喜劇與正劇的比例,所以整部電影的情緒,其實不是很連貫。
他也沒有令影片達到一個運動題材的高水準。當喜劇看還行,作為體育電影看是不夠的。
最大的問題還是太長,有些段落沒必要,有些角色讓人不明所以。
但我依然認為瑕不掩瑜,因為影片處理好了一個關鍵問題:怎樣對待 「心青年」?
最令人佩服的是,故事並沒有拿著殘障題材來煽情,而是帶出了對殘障人士的態度和思考。
仁愛之家的老師樂光和魏教練,代表了兩種對殘障人士的態度,前者認為殘障人士應該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和保護。
後者認為殘障人士需要的是公平,需要磨練必要的生存能力,樂光不能一輩子照顧他們,「要是你死了呢?」
答案沒有對錯。
我們應該對「心青年」有仁愛之心,但不要用異樣的眼光打量他們,也要相信他們的能力。
片中飾演樂亮的岳亮是一位孤獨症青年,因為平日在康復服務中心學習籃球,被選中參與電影的拍攝,花絮中他用不太流利的話語堅定地說:「我喜歡打籃球,我演得也很好。」
而故事的最後,樂光看到弟弟樂亮獨立買到冰淇淋,笑著笑著眼睛就泛起淚花。
電影里和電影外,「心青年」都成長了。
他們都超越了自己,戰勝了孤獨。
你可以說這些就像童話,但這個過於現實的人間需要的,不正是童話?
7:眾人拾柴火焰高
雖然不是開心麻花電影,影片還是獲得了眾多業內人士的支持。
比如成龍大哥,拿著擦眼淚的紙巾被請上台,說自己看得又哭又笑,回去要讓親戚朋友都來看。
上海這場,韓寒和沈騰都來了。韓寒說笑點和哭點都能get到,
沈騰說如果電影賣不到20億,就是別的原因。
你可以說這是場面話。
但他們敢說這樣的場面話,是因為電影給了他們底氣。
作為喜劇電影,《好像也沒有那麼熱血沸騰》沒有想著要教育觀眾,而是好好拍了一個喜劇故事,不抄段子不自嗨,非常工整用心,其中的熱血沸騰和給予「心青年」的一份尊嚴,觀眾自會感受到。
整部電影前半段我笑的不行,沒想到結尾那麼感動。
而電影的道理,那麼簡單又那麼治癒:就是別怕輸。
在現實世界,影片在強手如雲的國慶檔,並不佔優勢,雖然最先點映口碑爆棚,想看人數依然遠不及《前任4》這樣的預定爆款。
但電影創造的最純粹的歡愉,讓影片成為今年國慶檔中的一股清流。
電影也好人生也罷,總有打不完的比賽。
比賽是為了交流友誼嗎?魏教練說,「放屁,比賽就是要贏」。
但如果拼盡全力打出了一場精彩的比賽,結果還是輸了,那麼即使失敗了,也沒關係。
至於魏翔,再次證明了沈騰或許是他身前唯一的大山,這個故事,倒真的讓人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