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丁頓熊2》作為一部合家歡電影上映以後,憑藉其精良的製作和豐富的內涵獲得了良好的口碑與高額的票房,也再一次將「合家歡」這個詞推向了大家的視野,人們對合家歡電影也充滿了更多的期待與渴望。
一部成功的合家歡電影是需要多方因素促成的,敘事策略也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文主要以《帕丁頓熊2》為例,探討合家歡電影的無反轉敘事策略。
「合家歡」電影簡單來說就是老少皆宜的電影,然而目前在學術界尚沒有標準的定義,劉藩、何超在《國產動畫電影期待「合家歡」式的新模式》中對於「合家歡」電影做了相關界定,即「以包含兩代人以上成員的家庭為受眾並積極營造家庭觀影氛圍的,屏蔽色情、暴力、驚悚等限制級內容,適宜於全家觀看的全年齡向商業動畫電影,可以稱之為「合家歡」動畫電影」。
廣受歡迎的影片如《獅子王》、《瘋狂動物城》、《尋夢環遊記》、《帕丁頓熊》等都是較為成功的「合家歡」影片。
一般來說,「合家歡」影片的主要角色都對應著核心的家庭成員,故事的展開也始終是以成員間或角色本身的衝突為中心展開的,他們的矛盾衝突也反映出現代家庭里的種種狀況,在化解矛盾衝突、構建理想家園的過程中給大家帶去歡樂的同時,也完成了自己的教育使命。
故事的結尾也通常以重建理想家園、化解矛盾衝突等來重申家庭觀念的重要。
另外,影片在敘事結構上通常遵循的是線性敘事結構,故事線索清晰明了,情節環環相扣:通常以家園逝去或者平衡遭到破壞為開端,故事的發展走向是主角在危難中尋找家園,劇情的高潮通常是在與反派鬥爭的過程中實現自我成長,最終成功的克服了困難、化解了矛盾,家園得到重建,圓滿的大結局撫慰了觀眾的心靈。
「合家歡」電影的產生是市場的需求、觀眾的喜好和喜劇藝術共同作用的結果,它們可以同時顧及成人與兒童的欣賞需求,具有強大的受眾群體,具有更強的藝術性和商業性。
歐美的大片主要以好萊塢為代表,很多科幻類的影片通常都是大手筆投資,營造出具有強烈視覺衝擊的災難場面,無論故事是否老套、情節是否幼稚,往往也能製造出高票房神話。
同樣,在歐美電影市場中合家歡類型的影片也同樣佔有一席之地,類型也非常多元化。
比如大家熟悉的《小鬼當家》系列和《超能塞豆隆》是集懸疑、動作、搞笑於一身的影片。
動畫電影《機器人總動員》和《神偷奶爸》中,則彙集了愛情、科幻的元素來增強影片的戲劇效果。
《尋夢環遊記》主打親情、生死的主題,告訴人們死亡不是別離,而是生的延續;《瘋狂動物城》將追求夢想與社會偏見融合在一起,發揮了教育的意義。
近些年來,我國也逐漸重視「合家歡」電影的創作,也上映了一些頗有影響力的電影,然而,很多作品卻與觀眾家庭觀影的需求和屬性不匹配,比如《喜羊羊》、《豬豬俠》、《兔俠傳奇》等動畫電影也算是影響力比較大的電影,但是它們的主導方向依然是低幼化,這類作品大多是孩子們喜歡看,可是卻吸引不了成人的興趣。
再比如《捉妖記2》試圖將面向承認的影片向合家歡電影轉型,但是卻未能領會到「合家歡」真正的內涵,是一次失敗的嘗試,電影也是一味迎合孩子的需求而降低種種標線,充其量只能算作是「陪伴式觀影」。
當然,中國的合家歡也有成功的案例,2018年上映的《熊出沒·變形記》可以說是中國動畫電影的重要推動者,該部影片延續了《熊出沒》系列電影一直秉承的合家歡特徵,在影片中加入了光頭強父親的角色,賦予了人物更多的情感內涵,使影片內容更加符合大人與孩子消費需求,使所有觀眾都能有所收穫,這也是它與其他國產動畫電影最大的不同。
合家歡電影本身的定位就決定了其製作必須考慮目標受眾的心理需求,他們渴望帶有現實教育意義又兼具詼諧幽默的故事,無反轉敘事策略在劇情的發展上滿足觀眾的精神需求,《帕丁頓熊2》中開始描繪了帕丁頓同溫莎花園的人們其樂融融的畫面,不僅表達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內涵,也展現了外鄉人順利融入城市生活的美好。
故事一開始就滿足了觀眾的心理預期,這是誰都渴望擁有的幸福生活。緊接著帕丁頓入獄了,但是卻與獄友們友好相處,給大家帶來了很多啼笑皆非的趣事,這裡的無法轉敘事給觀眾也帶來了欣喜。
最後帕丁頓成功的洗脫了罪名,表面上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得到的,但是這一切也是源自於帕丁頓的與人為善、積極樂觀、堅持不懈的結果。
觀眾在無反轉的劇情下看到了現實生活中希望看到的畫面,將現實生活中人的優良品質放大了,告訴觀眾紳士善良的重要。帶有童話色彩的劇情不管是在內容上還是在思想上都是與當下的人們相契合的,擁有善意我們會收穫美好的生活,幸福是需要自己去創造的,這種正向的價值觀也可以成為觀眾的精神支柱。
《帕丁頓熊2》延續了第一部的劇情,繼續採用無反轉敘事策略,來自秘魯的小熊帕丁頓,獨自漂泊到倫敦,幸運地被布朗一家收留,逐漸成為家庭的一員,帕丁頓的友善,甚至感染了街區裡面的每一個鄰居。
第二部的故事,則是圍繞一本記載倫敦所以有標誌性景點的立體書展開,原本帕丁頓是想將這本書送給露西阿姨,可是卻在露西阿姨生日的前夕這本書莫名失竊,警察也將帕丁頓認定為小偷關進了監獄......
《帕丁頓熊》兩部電影的故事情節雖然不同,但是始終如一的是帕丁頓身上具備的的優秀品格———純粹的善良與愛。
故事伴隨著歡快的音樂在美好的清晨中展開,帕丁頓與布朗一家愉快的用餐,他不僅用自己的善良感染了敏感多疑的布朗先生,也感染了街區的朋友、鄰居,他會給每天騎車路過的姑娘帶三明治,提醒馬虎的醫生大叔盜鑰匙,親切的與上校先生打招呼,關心報亭小姐姐的相親結果,陪伴清潔工大叔一起學習......帕丁頓走到哪裡,就將溫暖帶到哪裡。
帕丁頓因為意外被關進了監獄,就在大家覺得一切的美好都要化作灰燼的時候,故事並沒有出現反轉,帕丁頓依然保持著一貫的作風:與獄友們友好相處,同兇悍的鐵拳廚師溝通伙食,在共同製作橘子果醬的過程中,帕丁頓發現了廚師內心的敏感,他積極幫助廚師改善廚藝,聯合獄友們一起製作了很多美味的點心,帕丁頓用自己的善良與愛溫暖了監獄裡的每一個人。
同時,在帕丁頓被抓走以後,所有的鄰居都相信帕丁頓是清白的,丟失書本的店主在法庭上為帕丁頓作證,報亭的小姐姐也在積極幫助帕丁頓,就連鸚鵡毛毛和流浪狗阿狼都在貢獻自己的力量。
就在布朗一家在外努力尋找真相的時候,鐵拳廚師長以幫助帕丁頓尋找證據為由,鼓動帕丁頓跟著他們一起越獄,帕丁頓在誤解布朗一家遺忘了自己以後決定越獄,當他們坐著熱氣球離開了之後,跟隨帕丁頓一同逃出的獄友卻欺騙了他,離他而去,就在我們以為獄友們辜負了帕丁頓的信任,在最後的關鍵時刻他們良心發現,從水下救出了帕丁頓。
故事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些許的波折,帕丁頓入獄、帕丁頓越獄,觀眾都以為故事的走向要發生變化,然而劇情依然延續溫情的路線,這裡將無反轉策略運用的恰到好處,給觀眾帶來了意料之外的驚喜,讓他們內心感到格外的溫暖。帕丁頓、布朗一家以及周圍的鄰居朋友們都具有善良的品格,從故事的開始到結局,始終讓大家沉浸在輕鬆愉悅、溫暖美好的環境里,片中人物的品格沒有發生不良轉變,對善良的這份堅定的守護將故事的主題表現得淋漓盡致。
現在的很多電影喜歡一味的追求翻轉策略,在劇情中設置一個又一個包袱,一次又一次打破觀眾在心中預設的結果,以期達到標新立異的效果。
一部分合家歡電影也彷彿為了吸引觀眾的目光,改變了傳統的敘事方式,比如在《史萊克》中一定要演繹一個反轉的結局,《沉睡魔咒》一定要搞個妖艷的巫婆,各種馬達加斯加企鵝、快車、愛麗絲,兒童戰警,一定要搞些驚悚的冒險的題材,彷彿這樣才有懸念,才能吸引大家看得下去。
可是,他們似乎忘記了合家歡電影的受眾不僅是成人,還有年幼的孩子們,一驚一乍的音樂、錯綜複雜的劇情與孩子的認知水平不匹配,甚至會引起他們觀影的不適,這就喪失了合家歡電影本身的意義。
合家歡電影的最主要目的的是讓全家人在觀影的同時能夠接收影片所要傳遞的價值觀,所以影片的創作要以兒童能夠接受的價值尺度進行,無反轉策略的運用,使大家不用絞盡腦汁的去觀影,即使是3歲的兒童也能夠坐下來靜靜的欣賞。
雖然當下有不少電影也成功的運用了反轉敘事手法,贏得了觀眾的喜愛,但是,反轉敘事策略對合家歡電影來說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合家歡面對的是所有年齡段的觀眾群體,既要迎合成人也要迎合兒童的心理需求,通俗易懂的劇情才能具有更廣闊的市場。
如果想要使合家歡電影得到進一步發展,除了要創新內容和加強製作外,運用無反轉等恰當的敘事手法才會使電影內容吸引更多的觀眾,也會讓合家歡電影的未來走得更遠。
尤其是中國的電影市場,首先要做得是充分理解合家歡電影的內涵,學習優秀電影的製作經驗,不要盲目追求所謂的獨特敘事策略,只要在無反轉敘事策略下加強對內容的創新、製作的用心,中國合家歡電影一定會在將來打開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