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批《長月燼明》有仙無俠有情無義,仙俠劇要涼了?

2023年05月09日21:45:11 娛樂 8300

關於近兩年的仙俠劇越來越無聊這件事,網友已經討論很久了,甚至有建議改名叫「仙偶」的,畢竟只有仙沒有俠。

只是沒想到,被網友稱為「六公主」、彷彿向來對一切都是誇誇誇的央視六套,居然在《長月燼明》大結局之際,點名批評現在的仙俠劇「有仙無俠、有情無義、只見神仙談戀愛」,觀眾早就看膩了。

央視批《長月燼明》有仙無俠有情無義,仙俠劇要涼了? - 天天要聞

說的都是觀眾苦其久矣的實情,自然引起共鳴。

網友:邪劍仙放到今天都得談上10集戀愛!

豈止,還得輪迴個三生三世呢。

央視批《長月燼明》有仙無俠有情無義,仙俠劇要涼了? - 天天要聞

央視批《長月燼明》有仙無俠有情無義,仙俠劇要涼了? - 天天要聞

關於仙俠劇為什麼會在近年來成為熱門題材,原因很多很複雜,在我看來,最主要的大約就是下面三個原因:

【製作上】相對其他題材,仙俠不需要多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日常觀察,只要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即可,創作門檻較低;與此同時,因為其架空背景,無論是服化道、還是過審,受到的限制也都更小

【演員上】仙俠劇是最容易捧人的,一方面古裝劇本就是我們的優勢與特色,另一方面,仙俠可以幾生幾世來回虐戀,而粉絲就是這麼虐出來的,典型代表成毅,僅憑《琉璃》《沉香如屑》甚至稱不上是爆劇的仙俠就吹著口哨火成了「次頂流」。

央視批《長月燼明》有仙無俠有情無義,仙俠劇要涼了? - 天天要聞

【觀眾上】傳統的武俠劇已經不能滿足速食時代越來越快節奏的年輕觀眾,仙俠劇生生死死情節更為大起大落更容易抓人眼球,而且,一言不合女主就捅死男主、動不動就黑化動不動就要三界陪葬,這樣極端的氛圍,跟近年來戾氣越來越嚴重的網路是一脈相承的。

央視批《長月燼明》有仙無俠有情無義,仙俠劇要涼了? - 天天要聞

必須要說的是,這裡說的仙俠,主要指《花千骨》之後的女頻仙俠,不包括早前以仙劍為代表的男頻仙俠

仙劍遊戲的世界觀架構是見功力的,在傳統神話基礎上加以創新,很多設定都被後來的仙俠玄幻沿用了,所以才能成為值得回味和翻拍的經典,而近年來絕大多數仙俠劇的原著小說都沒有這樣的魅力。

央視批《長月燼明》有仙無俠有情無義,仙俠劇要涼了? - 天天要聞

這一點其實讓人挺煩的,為什麼大男主的仙俠就往往是男主升級打怪拯救蒼生順便談戀愛,大女主的仙俠就大都是反過來,談戀愛時順便拯救一下蒼生甚至毀一毀蒼生?(不僅是仙俠,這幾乎是所有題材通病)

如果說,《仙劍》系列和《花千骨》主角愛得死去活來尚可理解,畢竟都是少男少女情竇初開,那麼從時間嚴重通貨膨脹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開始,動輒就活上幾千幾萬年的老神仙,居然還會對那點情情愛愛念念不忘,就委實讓人難以接受了。

也難怪網友紛紛給王母娘娘道歉:小時候錯怪你了,趕緊回來吧,管管這些一天到晚談戀愛的神仙,該罰天條的罰天條,該剔仙骨的剔仙骨!

央視批《長月燼明》有仙無俠有情無義,仙俠劇要涼了? - 天天要聞

所以為什麼現在仙俠劇也式微了?

我覺得,原因同樣也是上面三個,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其一,正如前文所說,女頻仙俠很多都是架構單薄、經不起推敲的快餐文化,所以套路翻來覆去也就那點東西,初看或許驚艷,但看多了會發現也就那麼點兒事,不僅故事重複,特效也都大同小異地幼稚,甚至連造型、乃至導演鏡頭都是互相「借鑒」,自然容易膩

央視批《長月燼明》有仙無俠有情無義,仙俠劇要涼了? - 天天要聞

其二,耽改涼了,仙俠更是成為資本捧人的不二利器,演員與角色的適配度就顯得沒那麼重要了,故事和場景已經沒有新意,演員還沒驚喜,那還看什麼?

典型代表,楊紫的大女主仙俠劇《長相思》,四個男主,全是各種押寶的「待爆流量」,尤其是鄧為,可謂押了又押。

央視批《長月燼明》有仙無俠有情無義,仙俠劇要涼了? - 天天要聞

再比如,《長月燼明》男主表演的一大問題,就是太想紅,每個鏡頭都要給滿以致過猶不及,每個畫面都彷彿精心設計的擺拍,那種顧影自憐的刻意感彷彿在給粉絲拍mv。

至於戲外諸如「男主獨美」「配角不配上桌」「女二艷壓」等各種各樣的紛紛擾擾,更別提了,除非斷網,否則很難不影響追劇體驗——可是問題來了,斷網還怎麼追劇?

其三,神仙們揮揮手就能讓人灰飛煙滅,這固然很爽,奈何這一屆網友,主打的就是多變,今天心情不好恨不得能毀天滅地,明天就意識到自己渺小如塵埃、恨神仙們為什麼不把普通人的命當命。

但這確實不能怪網友多變,而是,近年來的劇,越來越缺少那種悲憫的情懷。

編劇總是高高在上地代入主角,配角則是不配被當成正常人看待的工具人甚至炮灰,那種活在想像中的優越感,頗有點虛空的狗仗人勢之感。

央視批《長月燼明》有仙無俠有情無義,仙俠劇要涼了? - 天天要聞

仙俠原本是最應該打破門第世俗階級觀念、讓人呼吸一口自由空氣的,但諷刺的是,現在最封建的,恰恰是仙俠。

神仙不靠修鍊和功德成仙,而是靠世襲成仙,天帝的兒子自然就是太子,如果連仙俠世界都如此階級固化了,那凡人活著究竟還有什麼奔頭呢?

央視批《長月燼明》有仙無俠有情無義,仙俠劇要涼了? - 天天要聞

當然,仙俠劇里真正死去的永遠只有配角普通人,神仙主角們是不會死的,畢竟不糾纏個幾世都算不上是愛情。

其實這點我還蠻迷惑的,小時候看的劇很多都是悲劇結局,我本人也偏愛悲劇,會更刻骨銘心,包括仙劍一、仙劍三,也都是悲劇結局。

央視批《長月燼明》有仙無俠有情無義,仙俠劇要涼了? - 天天要聞

但近年來的劇,沒有了拯救蒼生的格局,往往只剩男女主角之間互虐,然後再加入「追妻/夫火葬場」之類的設定,最終往往就是大團圓了,哪怕再不自然也一定要來個happy end,到底有什麼必要呢?

就比如在《香蜜》里,錦覓捅死鳳凰之後,一定要痛徹心扉丟掉半條命想盡辦法地復活鳳凰,最終一定是兩個人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甚至一度黑化成反派的潤玉都能有好結局。

央視批《長月燼明》有仙無俠有情無義,仙俠劇要涼了? - 天天要聞

我還記得小時候看《甘十九妹》,最後一集男主捅死女主之後自殺殉情帶給我的那種震撼感,讓當時小小年紀的我這麼多年來都難以忘懷。

說到這裡,《甘十九妹》的設定,和近年來流行的「區區殺父之仇」也很相似,女主的師父滅了男主的門派,但是男主卻情不自禁地愛上了女主,那他是怎麼做的呢?

為了師門,他殺死了女主,為了自己,他自殺殉情。

情義兩難全,但我覺得他儘力兩全了。

但是現在大部分劇,在這樣的設定之下,居然都是可以he的。

he也就算了,最匪夷所思的是,《長月燼明》的女主在親眼看到男主滅了自己滿門之後,穿越回五百年前,居然是試圖用愛感化他。

央視批《長月燼明》有仙無俠有情無義,仙俠劇要涼了? - 天天要聞

且不說現實里大家已經重複過多少次「女人不要總想著感化男人」、也不吐槽女主該挖多少野菜了,甚至也不對比在被女二滅了滿門之後女主不僅要殺女二還要滅了女二全族的雙標,僅僅只說劇情張力,那種愛上仇人的宿命的拉扯感完全沒有了,只有沒有道理且毫無懸念的她超愛他。

央視批《長月燼明》有仙無俠有情無義,仙俠劇要涼了? - 天天要聞

你當然可以說這都是編劇的設定,女主一開始回去也是要殺他的啊,讓他動情只是任務的一環,所以這個設定就已經註定了故事的刻意與套路。

這個問題也是通病,為什麼男女主必須要相愛,為什麼根本沒什麼過程鋪墊、就忽然愛上了而且愛得死去活來?

對,現在的觀眾沒耐心,就想看男女主趕緊親親抱抱入洞房,但是究其根本,還是編劇功力不夠,寫不出前期循序漸進的精彩,只能飛快地製造工業糖精讓觀眾紙醉金迷。

央視批《長月燼明》有仙無俠有情無義,仙俠劇要涼了? - 天天要聞

再說回主角怎麼死也死不了這件事,這當然是為了推進劇情,但也喪失了懸念與動人之處。

就像知道男女主一定會相愛,觀眾也知道女主再怎麼捅、男主也不會真正死去,所以在「臨時死」的時候,虐,但又不是那麼虐。

央視批《長月燼明》有仙無俠有情無義,仙俠劇要涼了? - 天天要聞

反正還會活過來的。

這就很沒意思了。

愛情比生命更可貴的意義在於,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假若有好多次,那便也不值得珍惜了,於是連死亡這樣的大事也變得平平無奇。

我還記得當年看黃曉明演的《新上海灘》,最後一集,他猝不及防地就死在了丁力的槍下,讓我整個人都呆住了。

怎麼會這樣,他可是男主啊,前一秒鐘他還那麼帥氣地大殺四方,怎麼忽然就死了呢?

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心愛的女人嫁給自己曾經的兄弟,該有多麼的不甘心啊!

可是沒辦法,他再能打,也是中槍就會死的凡人,再不甘心,該死的時候也還是要死。

我甚至去翻了最經典的周潤發版《上海灘》的最後一集,那一版的許文強,死得同樣是那樣措手不及。

可生命就是這麼脆弱,誰都一樣。

想像中的圓滿結局沒有出現,故事在此戛然而止,留下無盡的遺憾,才會如此讓人放不下。

我也記得小時候看《神鵰俠侶》,看到公孫綠萼為救楊過而死,最開始是感動,後來又總忍不住回想,就為了這樣一個才結識不久、明顯不愛自己的男人去死,如果死後還有知覺,她會後悔的吧?

是那些永遠不會再活過來的死亡,才會給觀眾以無限的遐想空間。

央視批《長月燼明》有仙無俠有情無義,仙俠劇要涼了? - 天天要聞

即便是早些年的男頻仙俠,也不流行復活甲,月如死了、靈兒死了、龍葵也死了,她們都不會再回來,所以才能賺足眼淚。

仙劍三里雖有三生三世,但別說觀眾,就算劇中的夕瑤,也非常明確地知道景天並不是她一直在等待的飛蓬,林業平也會糾結顧留芳是誰。他們並不是如複製粘貼般地輪迴成命中注定的同一個人,而是每一世都有自己的人格與經歷。

央視批《長月燼明》有仙無俠有情無義,仙俠劇要涼了? - 天天要聞

但如今的仙俠劇,同一個人,來來回回地死去活來只為了跟同一個人談戀愛,顯然已經扼殺了觀眾的想像空間。

所以,如今的仙俠劇,越是號稱「極致的愛恨」,越是索然無味。

央視批《長月燼明》有仙無俠有情無義,仙俠劇要涼了? - 天天要聞

最後我想說的是,大爆仙俠劇的標配是出圈歌曲,能讓人在哪怕多年之後只要一聽到熟悉的旋律就能回想起當年追劇的畫面,甚至忍不住想要重溫,這樣才有成為經典的可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上一部真正大爆的仙俠劇,還是五年前的香蜜……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