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開年的一部《狂飆》,以黑馬之姿橫掃屏幕,觀眾都中了黑道老大「高啟強」的毒。
轉眼間,《狂飆》已落下帷幕,戲裡的故事停在了「高啟強」團伙伏法,正義終究勝利的瞬間。
而戲外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狂飆》是一部雙男主的劇,由張頌文飾演的「高啟強」和張譯飾演的「安欣」為故事的脈絡展開。
相信不少看過劇的觀眾都對張頌文飾演的「高啟強」更加印象深刻,除了有張頌文演技好的原因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張頌文的人設比張譯的人設更加豐滿立體。
張譯的「安欣」是一個為了追求正義,堅持和黑勢力鬥爭20多年的警察,形象光偉正,角色可供發揮的空間不多,更扁平。
相反,張頌文飾演的「高啟強」,從一個受欺負的賣魚佬到隻手遮天的黑老大,身上的故事和戲劇性都更強,是從普通人一步步成長起來的,角色有很明顯的轉折期,觀眾更容易被打動。
《狂飆》大火後,關於兩位主演的討論聲就不斷,被放在一起比較更是常有的事情。
然而,事情的走向很快變味兒了,一個被捧上了「神壇」,另一個卻幾乎不斷被潑髒水,甚至「人人喊打」,而張譯就成了這個被拉踩的對象。
回到事情最初的時候,那時候觀眾的討論聲還圍繞在兩位主演的演技上。很顯然,大家都被張頌文驚艷到了,在那之前,他頂多算個給大眾留下過印象的實力派中年演員,影響力著實有限。
而張譯已經是獎盃在手的影帝了,出名也更早,在《我的團長我的團》里就已經嶄露頭角,最近幾年更是頻頻合作大導演,成了電影圈裡的「香餑餑」,幾乎成了張藝謀的「御用男主」。
今年的春節檔電影《滿江紅》里,張譯一襲綠袍,挺拔的身姿,飾演起有點邪氣的角色,就獲得過一波誇讚。
本來觀眾更期待張譯,沒想到張頌文突出重圍,反倒襯托得張譯「黯淡無光」了,還有不少觀眾批評張譯演啥都是一個樣子,演技被高估了。
在觀眾們各抒己見的時候,有網友挖出專業人士的評價,中戲的老師稱張譯的角色其實難度更大,因為可供發揮的空間不多。
然而這卻引起了有些網友的反感,覺得是在替張譯「挽尊」,張譯的演技就是和他的地位不匹配,張頌文才是這部劇里最大的亮點。
明明兩人的演技都不錯,也正是因為兩人的用心表演,才給觀眾帶來了這麼精彩的作品,但兩位演員的粉絲,卻開始「掐架」了。
此後,戰火由演技延伸到演員的人品、片酬,張頌文的口碑節節攀升,張譯的口碑跌入谷底。
先說人品問題,圍繞著兩位男演員對待女性的態度展開。張頌文被誇讚「好教養」,從幫著還是小糊咖的「大嫂」高葉說話,到替被質疑「戲霸」的李夢解圍,張頌文都體現了他的風度與善意。
而張譯則被質疑侮辱女性、厭女等等,有人挖出了他在2013年參加綜藝時候的發言,向大傢伙兒揭露這個影帝的發言有多麼「惡俗」,張譯的口碑也因此受損。
然而實際的情況是,張譯在2017年就為此事道過歉,並解釋自己說這番話是想讓節目效果好笑,並沒有欺負別人,為自己的口無遮攔道歉。
有不少女星「聲援」張譯,就連當時「妖精會」的成員們也幫著張譯說話,女星王珞丹也說張譯是「婦女之友」,如果一個男性厭女、辱女,恐怕也沒有這些女星幫忙說話了。
回到2023年,依然有人拿著這點攻擊張譯的人品,女演員劉雅瑟稱想和張譯合作的時候,還有網友「好心」提點是否想成為「妖精會」一員,可見這說法多麼根深蒂固。
(網友陰陽怪氣)
然而流言像野草,解釋是沒多大用處的,稍微有火星點燃,很快就不可控制,張譯的人品,接著被「扒」,很快又和戲霸扯上了關係。
起因是《狂飆》大火後,主演、配角們都紛紛下場「營業」,張頌文、高葉等演員都在社交平台上和網友們互動,很是活潑親切。
反觀同樣是主角的張譯,卻顯得有那麼幾分「不正常」,除了一條動態和《狂飆》相關外,其餘全是他的電影作品《滿江紅》。
有說法是張譯這些年將重心放在了電影方向,對電視劇的宣傳不多;有的說法則指向張譯和劇組「鬧掰」了。
在《狂飆》大結局後,張譯刪除了關於這部劇的唯一一條動態,徹底挑開了和劇組鬧掰的事情,關於兩方之間的紛爭,也算是浮出了水面。
有說法是此前《狂飆》的兩位主演是張譯飾演「高啟強」,楊洋飾演「安欣」,張譯連「高啟強」的人物小傳都寫好了,結果楊洋因為檔期問題辭演了,張頌文入局,結果因為張頌文的表演更符合導演的預期,於是張譯被迫成了「安欣」。
張譯和導演的「不對付」從這裡就開始了,不過兩人都是為了作品更好的呈現,鬧點矛盾也正常,而且從《狂飆》的最終效果來看,兩方都沒有因為私人恩怨影響電視劇的水準。
但在戲結束後,張譯卻和劇組割席了:劇組的慶功宴不去、《狂飆》各種話題不參與等等。
(張譯一個人去開了會)
(其他主演都去參加了慶功宴,沒有去的也解釋了原因)
然而不少網友卻逮著這個點,對張譯的「不合群」找說法,很快就有各種「爆料」被挖出來,有人說張譯不僅是戲霸,還小心眼、脾氣差、隨意改劇本。
就連《狂飆》里的配角演員也站出來,給張譯的「不好惹」蓋個章,覺得他隨意刪減了自己的戲份,導致自己不被觀眾看到,言語間還時不時陰陽兩句,更驗證了網友的「猜測」。
然而很快這名女演員就「自己打臉」了,發道歉文稱自己的話給大家帶來了歧義,看得出來更多的是想趁著大家都不喜歡張譯的這個點,蹭一下熱度。
這還不算完,還有網友挖出來張譯多年前的一些戲,來證明他是個人品不好,很難搞的演員,什麼強行給自己加戲,合作的演員都不願意再合作等等。
然而事情真的就是這樣嗎?並不是。很多對手演員說張譯「難搞」,其實是因為張譯對戲的要求很高,不僅自己是個戲瘋子,還要求對手演員也要輸出高標準才行。
在《狂飆》里,就有不少演員談起張譯,滿是佩服。張頌文說一場很驚艷的戲,是張譯的構思。
還有配角演員們說張譯專門給他們講戲,做人物小傳,所以觀眾才會對《狂飆》里配角們那麼記憶深刻,可以說張譯填充了不少配角的血肉,像是「李想」、「李彪」都這樣。
除了對手演員「難熬」,要求更高外,這其實是觀眾的幸事,正是有張譯這樣嚴苛的演員,不僅關注自己,還關注整個劇組,才使得整體的作品呈現這樣完整。
不過,也正是從這個方面,可以看出張譯和導演的矛盾所在了,可能正是由於張譯「越線」,對本該導演的工作「指手畫腳」,導致了兩人的工作分歧,由此鬧崩。
可以說,前面對張譯人品的「潑髒水」,其實是沒什麼道理的,然而這些還不算完,有人對張譯的片酬造了謠。
有消息傳出稱張譯的片酬是在3000萬左右,然而同為主角的張頌文卻只有35萬,懸殊特別大。
(早前張頌文接受採訪說過很多演員片酬低的事情)
因此就有觀眾對張頌文「抱不平」,誇大張頌文演技的同時,貶低張譯的演技,還暗搓搓表達出張譯「德不配位」的意思。
很快就有製作人出來「打假」,稱張頌文的片酬500萬左右,在《狂飆》之後,會漲到千萬左右,而張譯則因穩坐一線,片酬在2000萬左右,沒什麼漲價空間了,謠言才算止住了。
可以說,不管是演技、人品還是片酬,張譯後面都證明了是被「潑髒水」、「扣帽子」,這對於一個兢兢業業演戲的好演員來說,真是天大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