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的名義》這部電視劇中,劇初的一段劇情很好的為我們展現了官場的一些潛規則。記得侯亮平在查巨貪趙德漢時,拔出蘿蔔帶出泥,順勢查到了漢東省京州市副市長丁義珍也有貪腐問題。隨即侯亮平一邊請示最高檢,沒等手續辦全就一邊讓漢東檢察院反貪局長陳海帶人抓捕丁義珍。
然而當事情被漢東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季昌明知道後,第一時間制止了陳海等人的抓捕行為,讓其跟隨自己先到省委做彙報等指示。可以說季昌明的這一步回報,就喪失了抓捕丁義珍的最有利時機。
而到了省委之後呢?參會的各位大佬是各有各的心思和算盤,主持會議的高育良想要通過放走丁義珍來給李達康挖坑,順便保護自己的安全。而李達康則是想要通過爭取丁義珍的辦案權,將對自己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從而保住自己的上升仕途。
季昌明則是想要坐山觀虎鬥,不想攤上事情,想要安穩退休。祁同偉則是想方設法的給自己創造機會好通風報信。只有愣頭青陳海是會議上唯一的一個想要真正抓住丁義珍的人。
就這樣原本很簡單且極其講究時間的一個抓捕會議,愣是被拖了又拖,最後丁義珍都已經跑了一段時間了,會議上的幾位老狐狸還沒開完會。可以說丁義珍的逃跑,參會的每個人都有直接和間接的責任。
如果一開始實行抓捕,後面就不會有這麼多的事情了,而且丁義珍能夠順利逃脫,肯定是會議上有人通風報信,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但具體是誰沒人知道,不過能夠參加這個會議的人,級別最低的都是副廳級的陳海,陳海顯然不可能是那個通風報信的人。
這就反而更加說明了這件事情的可怕,畢竟往上就是正廳級的省公安廳長祁同偉以及各位副部級大佬了。這些人任何一個通風報信,就意味著丁義珍就是一個窩案,所以當後面會議結束後,當丁義珍徹底逃脫時,陳海和季昌明都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人被通風報信放走了,為什麼卻沒有一個人被追責
丁義珍的逃走,從季昌明到當初參加省委抓捕會議上的每個人,其實都有一定的責任。但現實情況卻是省委沒有追責任何一個人,這就說明了在官場上工作彙報程序的重要性了。對於混跡官場的來說,遵守規則是對自己的最大保護。
經驗豐富的季昌明難道不知道第一時間抓捕丁義珍最有效嗎?他肯定知道,但他更知道官場上工作彙報程序的重要性,甚至比工作結果更重要。如季昌明所言,人民檢察院屬於漢東省委和最高檢雙重領導,在抓捕丁義珍之前,向省委先彙報是必須的,這是程序上的問題,這一步不能少,要不然後面出了問題誰擔責?
除此之外,季昌明隱晦的點明了一點,丁義珍是漢東省委常委李達康的副市長,是他的人,你要抓李達康的人都不事先跟人家打一聲招呼?可以說在季昌明的這一通操作下來,工作程序有了,面子也給出去了,後面出了什麼事情,他和陳海也不需要擔責,這是最重要的。
而陳海當初如果沒有被季昌明攔著,不稟告省委,不跟李達康打招呼直接抓人呢?那麼陳海不僅會得罪了漢東省委,還會得罪李達康,可以說幾乎把整個漢東權力頂層都得罪了,日後別說更進一步了,就是想要保住自己的位置都難。
後面經過老狐狸季昌明的操作之後,大家看見了,丁義珍即使被眼睜睜的放跑了,漢東省委有追究誰的責任嗎?並沒有,因為大家的工作程序都合規,季昌明先彙報了省委,主持會議的高育良又中途彙報給了地方調研的省委書記沙瑞金。
可以說大家在工作上的操作都沒有問題,所以即使後面的結果出了差錯,丁義珍逃跑了,也不需要追究誰的責任。所以對於季昌明和高育良這些深諳官場之道的老狐狸來說,工作彙報程序永遠比結果重要,遵循程序才是對自己的最大保護。
在這一點上,愣頭青的陳海和侯亮平可就差了不止一星半點,若是這兩位背後沒有一點背景,仕途真的是說停就停,甚至有可能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
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