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頻道主播出鏡率調整,魯健擔任門面,多位新面孔被重用

2022年12月23日21:53:37 娛樂 1091

文丨希希

一方面是央視在進行大規模的主持人員調整,另外一方面則是主播們的個人身體原因,讓央視主持陣容開始出現更大幅度的變動:越來越多新面孔出現在一檔節目的製作中,同時出鏡參與主持工作的主播工作量明顯增加。

在此基礎上,央視主持人已經完成新一輪的陣容調整,具體到不同的頻道中也就是相對應主持陣容變動,以及相關節目的主持陣容變動。

央視國際頻道主播出鏡率調整,魯健擔任門面,多位新面孔被重用 - 天天要聞

對比來看,央視新聞頻道以及綜合頻道的主持人調整最為明顯,除了頻道自身所製作的節目數量相較於其他頻道更多之外,這兩個頻道在主持人的選擇上也擁有更多方向。

當然其他頻道針對節目的主持人調整同樣在繼續,以央視國際頻道來講,在多位新面孔首次被安排主持全新節目的基礎上,該頻道的陣容影響力也在發生變化。

具體來看,魯健依然保持著自身影響力,同時越來越多新面孔開始脫穎而出。

央視國際頻道主播出鏡率調整,魯健擔任門面,多位新面孔被重用 - 天天要聞

魯健是央視國際頻道當之無愧的門面擔當,央視每每製作具備影響力,需要各個頻道安排主持人參與錄製的節目:比如主持人大賽、比如公演節目等,魯健就會以央視國際頻道主持人的身份出現在觀眾面前。

顯然從頻道製作人的角度出發,魯健是那位能夠代表頻道門面的優秀主持人。

央視國際頻道主播出鏡率調整,魯健擔任門面,多位新面孔被重用 - 天天要聞

這一點同樣可以通過央視國際頻道相關晚會的製作看出,相較於綜合頻道,央視國際頻道主導的晚會製作並不多,這也讓製作的機會顯得更加珍貴。

在此情況下,魯健多次以主持人的身份參與錄製央視中秋晚會,晚會的市佔率足夠突出,也幫助魯健得到更多觀眾的關注,對於他的事業發展來講,這是一種良性循環。

央視國際頻道主播出鏡率調整,魯健擔任門面,多位新面孔被重用 - 天天要聞

既然魯健能夠代表央視國際頻道的主持人門面,那麼能夠與之合作的主持人、主播在事業發展上自然也能夠收穫肯定:如合作中秋晚會的孟盛楠,如合作《中國輿論場》的崔爽。

崔爽是通過主持人大賽得到入職機會的年輕主播,在入職央視國際頻道後被安排主持多檔新聞節目,此次首次合作魯健主持《中國輿論場》,讓這位年輕面孔進入到更多觀眾的視線。

央視國際頻道主播出鏡率調整,魯健擔任門面,多位新面孔被重用 - 天天要聞

「老帶新」是央視給予年輕主持人機會的一種體現,通過和老面孔甚至門面主持人的合作,既能夠幫助年輕主持人打開觀眾市場,也能夠讓她們在和前輩的合作中學習到更多主持技巧。

基於此,崔爽被央視國際頻道製作方安排搭檔魯健主持節目,足以證明頻道對這位年輕面孔的信任。

當然就表現來看,崔爽也沒有辜負節目製作方的認可。

央視國際頻道主播出鏡率調整,魯健擔任門面,多位新面孔被重用 - 天天要聞

其實《中國輿論場》恰恰就是央視國際頻道製作方對崔爽的又一次考驗,當崔爽通過主持人大賽的考驗得到入職央視的機會後,她再次憑藉自己的努力亮相《中國新聞》《今日環球》等代表節目。

而如今被安排搭檔門面主持人魯健,不正是對其過往主持表現的肯定,以及對其未來工作安排的又一輪考驗嗎?

央視國際頻道主播出鏡率調整,魯健擔任門面,多位新面孔被重用 - 天天要聞

劉顥玥同樣是在主持人大賽大放異彩,同時在央視國際頻道被重用的新面孔,和崔爽一樣,這位年輕人具備獨當一面的實力,所以央視國際頻道節目製作方也給予她更多主持機會。

在年輕面孔被重用的大方向上,劉顥玥的事業發展進入到快車道。

央視國際頻道主播出鏡率調整,魯健擔任門面,多位新面孔被重用 - 天天要聞

央視國際頻道如此,其他頻道同樣如此,越來越多新面孔出現在觀眾視線中,越來越多有實力的主持人被委以重任。

在出鏡率出現調整的情況下,這些新面孔將會獲得更多工作機會,而在一次又一次不同的工作挑戰中,她們也將一點點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不斷拉近自身和門面主持人的距離。

-【全文結束】-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