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底,某娛樂網站做了一個女性最想嫁的「富
二代」調查,完勝京邵,位列第一。他的父親是價值十億美元的紡織巨頭,作為唯一的繼承人,馮紹峰將接管家族企業。
然而,馮紹峰更喜歡被稱為「富有的一代」。其實他是個很好賺錢的人,他的片酬標準是20.1萬集。僅2011年一年,他的電視劇收入就超過1000萬,代言嬌韻詩、天梭、傑尼亞等品牌,以及電影片酬和商演走秀,年收入達到2000萬。
會花錢的「富二代」多,會賺錢的「富二代」少。2011年底,馮紹峰向我們講述了他從「富二代」到「富二代」的故事...
將來我會帶多少錢回來,
爸爸能留給我多少財富就留給我多少。
如果沒有意外,我應該是這樣生活的:在豪宅的時候,出了跑車。凌晨三點多,去自己的公司逛了逛,學了點業務技能。過了幾年或者更久,我成了董事長。如果幸運的話,我會繼續擴大我的業務。如果我運氣不好,我可能會關閉我的生意。當然,我會有一個有自己生活軌跡的孩子,等等等等。
但是我爸爸的一個決定改變了我的生活。當我滿18歲時,他說我已經成年了,所以我只會承擔教育的具體費用。至於生活,享受和娛樂,都是我自己的事。他很直接的跟我說,以後我帶回來多少財富,他就留給我多少。
所以,到了高中,我就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對比了自己的優缺點後,決定了自己未來的方向——娛樂圈。小學拉小提琴,參加過劇社,演講比賽,當過主持人。我覺得這是我的優勢。
上海戲劇學院來我們學校招生的時候,我順利通過了三個專業的考試,並且憑藉著考試中的全優成績,免試考上了劇院,成為表演系唯一一個拿到獎學金的學生。
我的大學生涯很功利,很現實。很多同學都在無憂無慮的享受校園生活,或談戀愛,或通宵看電影,或玩網路遊戲。但是我很少有這樣的閑暇時間。我很忙,認識各種導演,各種製作人,各種經紀公司。畢業後失業越來越普遍的時候,我畢業就就業了。
但是就業還是很難。找不到投入巨大的角色,也沒有資深人士支持。只能到處試鏡,跑龍套的也做配角,希望我能從新人到熟面孔,再從綠葉到紅花。
但我從未成功過。上海的機會太少了。兩年下來,除了養活自己,我幾乎沒有什麼積蓄。我決定去北京發展。到了北京,手裡所有的錢加起來有8400元。
租了半年地下室,花了3000。去超市補充生活用品,花了1200。我的總財富縮水了一半。但我連擔心錢的時間都沒有。如果接不到戲,我最多餓兩個月。
這是他之前給我的問題,
現在是我要不要的問題了
我堅持住了。最窮的時候,連續一個月吃一包四毛錢的白象速食麵。後遺症就是直到現在,一聞到泡麵就噁心,一看到泡麵廣告就立馬轉頻道。
所有的努力都不是沒有回報的,我想要的回報是一點一點來的。我從幾百塊錢的獎勵開始,慢慢變成四位數,再變成五位數。我終於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不愁吃住。
因為待遇不高,我只能走以量取勝的路線。最多的時候,我同時有七八部電影和電視劇。我熟練地走過橫店的每一條小路。當我離開這個棚子進入那個組的時候,我一天要換好幾套衣服。以三流演員的標準,我的收入接近一流演員。
從零值到10萬元是一個坎,從10萬元到100萬元是另一個坎。過了這個坎,錢就會來得又快又猛。然後我對父親財產的渴望越來越淡漠。
以前是他給不給我的問題,現在是我要不要的問題。我很坦白地告訴他,我根本不想放棄自己辛苦掙來的事業,下海經商。我說我想繼續做演員,希望父親繼續在公司工作。我只會在他精力有限,承受不了的時候,或者我在娛樂圈待膩了的時候,才會考慮回來。說這話的時候,我覺得很自豪。
用你賺的錢,
收購父親公司的股份
在圈子裡,沒有人知道我是「富二代」,也沒有人相信我是「富二代」。回到北京後,出了車禍,顱內出血,兩根肋骨斷了,耳朵裂了,車徹底報廢了。我醒來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要求劇組不要換人。我一定會好起來的。住院21天後,我回到劇組繼續拍攝。
最後我紅了,站在了一線演員的行列。賺錢成了一件容易的事。
當我的個人資產超過1000萬的時候,我帶著父母去夏威夷進行了一次豪華旅行。全程入住惠特尼·休斯頓下榻的總統套房,租遊艇出海,乘坐勞斯萊斯敞篷房車,不步行。
我給他們最貴的禮物是在虹橋買了一套400平米的別墅。我媽媽搬進來後就再也不想離開了。我笑她:「我住的房子比我買的別墅豪華多了。真是大到不能再小了。」媽媽的回答是:「住我買的房子和住兒子給我的房子不一樣。」
我當演員的時間不多了,父親也老了。他說他想早點退休,和媽媽一起環遊世界。至於具體哪天退休,就看我哪天願意回去接班了。
但是我還沒想好。我保持著每年幾百部電視劇的工作量。我把收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電視劇總片酬,一部分是電視劇以外的收入。後者是用來花錢,滿足生活需要,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孝敬父母,而前者是我以後重返商界的信心和資本。
電視劇沒花一分錢,都用來買股票了。只買爸爸公司的股票,擱置,千萬不要賣。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成為父親公司的頭號個人股東,而不是繼承父親的股份,加入董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