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已經了解到了最近的娛樂圈,可以說是五花八門,也就是因為這樣的一場風波,讓某些明星徹底跌入i深谷之中。沒有風波的時候,人人皆知誰是偶像,人人崇拜,一旦面臨風波,或許將會是毀滅性的,轉眼將從一個光鮮亮麗的舞台之人變成一直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在網上一直有「將軍枯骨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的論調。鍾南山院士為國家做出這麼多貢獻,因為兒子戴了條愛馬仕皮帶被網友批評;袁隆平爺爺因在車展上摸了一下豪車也被網友批評。真正做貢獻的人報酬太低,花里胡哨的演員明星坐擁財富金字塔頂端,動輒千萬過億的片酬。
做科研不掙錢,做演員卻賺這麼多。影響學生的,不僅僅是職業觀,還有金錢觀,價值觀。他們會質疑書本上傳輸努力的意義在哪兒。他們會質疑從小學習的公平究竟是什麼東西。
娛樂圈中只要能混得風生水起,又有誰的片酬會低呢?他們應該擁有這麼高的收入嗎?天價片酬的娛樂圈是我們常人所不能想像的。有些明星拍一部劇的片酬,也許普通人一輩子都賺不回來,但是,高收入必定面臨的是高風險,這是毋庸置疑的。
一部影片的片酬少則千萬,多則上億,商業活動的出場費也是從沒有底過,品牌的代言費更是難以想像。女明星鄭爽被曝天價「陰陽合同」,其在2019年出演《倩女幽魂》片酬高達1.6億元,拍攝77天,摺合日薪約208萬元。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鄭爽方為逃避「限薪令」,將片酬拆分為4800萬片酬費和對疑似其母親持股的公司增值1.12億元。這一系列令人咋舌的操作又將「天價片酬」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不久前,央視點名批評鄭爽代孕事件,鑽法律的空子,這絕不是無辜,不尊重生命,就該受到應有的懲罰。作為公眾人物,就應該做起好的榜樣,為大家帶頭做好事,最低的限度不能做這些違反道德,違反法律的事情。如果真的是這樣的明星,那麼我們崇拜的意義在哪裡呢?如果是以這樣的事情來博取高額的收益,到頭來還是落得一敗塗地。
還有很多這樣的反面例子,做了公眾人物,卻做了沒有起到帶頭作用的事情。明星的社會輿論壓力是不小的,有的人選擇坦然接受,因為每個人的想法都是天差地別的,不可能都一樣,每個人也都有自己喜歡的明星,既然要接受眾多的輿論,就要有一定的收入來作為精神與貢獻的補償,但有的片酬是不是太高了啊。說到公眾人物,國家的研究人員一年才有多少錢的收入,他們為了國家做出了那麼多的貢獻。
對於娛樂圈,我相信大家都覺得這裡很複雜,每個明星的收入也和他們自己的努力程度有關係,每個人應該有什麼樣的收入,我們不做評論,只要在眾人的眼裡覺得合理。
那我們再來看一下國外的明星片酬會是多少呢?說出來大家有可能都覺得不信,在韓國,極少數的一線韓流明星,如金秀賢、全智賢,拍攝電視劇的單集片酬是1億韓元,摺合人民幣約60萬元。宋仲基拍攝《太陽的後裔》時,單集片酬為6000萬韓元;至於一些大熱偶像團體出來、有影響力的新晉演員的單集片酬一般是1000萬-3000萬韓元。怪不得很多明星選擇回國發展,國外這待遇「不香啊」。這與國內的片酬來比,真的可謂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了。而日本明星的片酬就更低了。著名日本問題專家、復旦大學教授馮瑋表示 「日本演藝女明星片酬,最高的是米倉涼子,單集500萬(合RMB30萬),其次是天海佑希,單集300萬(合RMB18萬)。新垣結衣這種有點資歷的『新人』,單集150萬(合RMB9萬)。」這些演員的收入甚至還比不上一些北上廣深的白領。
在日韓明星的對比下,中國明星賺錢如此輕鬆,公眾難免對此有著一股怨氣。不過我們需要認識到的是媒體習慣把中國與日韓的明星片酬做對比也是一種引流方式,畢竟越是這種鮮明的對比越能激發讀者對於天價片酬的聲討力度。不過,如果要把中國明星的片酬與好萊塢一線明星對標,恐怕還是小巫見大巫了。
相對來說,韓萊蕪大片的一線明星的片酬還是不低的,為什麼做這樣的對比呢,就是想在這樣的環境中形成鮮明的凹凸點。
看看好萊塢大片中明星的片酬排行。
范·迪塞爾《速度與激情8》,上映時間:2017年,薪酬:2000萬美元。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好萊塢往事》,上映日期:2019年,薪酬:1000萬美元。
小羅伯特·唐尼《蜘蛛俠:英雄歸來》,上映日期:2017年,薪酬:1000萬美元。
這是中國演員片酬的大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