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版本是實況足球10(PES6)版本的特別版:2002世界盃珍藏版。需要遊戲的朋友看最後。
中場,是足球場非常重要的一個區域,上可攻,退可守,所以中場球員也直接決定了一個足球隊的攻防轉換能力。這一篇我們繼續來介紹下2002韓日世界盃里中日韓首發的中場配置。
中日韓三國首發中場配置
中國隊中場配置(4人):2後腰+2前衛
日本隊中場配置(5人):2後腰+2邊衛+1前腰
韓國隊中場配置(5人):2後腰+2邊衛+1前腰
從陣型上看,日本和韓國都是用的3-4-1-2陣型,都是5中場,特點是中場人員密集,強調短傳滲透,這也對中場球員的傳球能力和跑動能力有非常大的要求。日本一直在學習巴西足球,傳控是其特色。韓國足球雖然傳控沒有日本細膩,但其拼得更狠,團隊意識更強,彌補了個人能力的不足。
而中國足球選用的是4-4-2,在穩固防守的情況下,主要從邊路發動攻擊,外加上2個強力中鋒,有速度,身體棒,有高度,可以很好地對日韓發動本方優勢進攻,這也恰恰是日韓球隊陣型的不足之處,3中衛邊路防守薄弱,需要後衛有很強的防守能力和邊前衛足夠的回防能力。
中日韓首發中場球員主要能力值對比
【後腰整體對比】:
中國隊:肇俊哲+李鐵
日本隊:稻本潤一+戶田和幸
韓國隊:柳相鐵+金南一
【重要數據對比】:
防守:肇俊哲73,李鐵71,柳相鐵70,金南一75,稻本潤一63,戶田和幸71。
進攻:肇俊哲62,李鐵66,柳相鐵62,金南一65,稻本潤一69,戶田和幸63。
體能:肇俊哲85,李鐵85,柳相鐵85,金南一85,稻本潤一79,戶田和幸79。
短傳精度+速度:肇俊哲78+72,李鐵80+70,柳相鐵76+70,金南一80+79,稻本潤一73+76,戶田和幸78+76。
長傳精度+速度:肇俊哲78+72,李鐵80+70,柳相鐵76+70,金南一80+79,稻本潤一73+76,戶田和幸78+76。
射門力量+精度:肇俊哲78+72,李鐵82+72,柳相鐵73+69,金南一80+81,稻本潤一75+60,戶田和幸77+69。
頭槌精度:肇俊哲77,李鐵70,柳相鐵77,金南一78,稻本潤一68,戶田和幸68。
看得出來,後腰上韓國隊的比較全面一點,中國隊出腳有點慢,李鐵有一腳爆射,日本隊的體能稍差,頭槌稍差。
【邊衛整體對比】:
中國隊:馬明宇+李霄鵬
日本隊:小野伸二+明神智和
韓國隊:宋鍾國+李榮杓
從數值上看,韓國隊和日本更強一些,韓國隊兩個邊衛速度和體能都很好,日本隊小野伸二技術非常全面,中國隊李霄鵬正年輕,數值也都還不錯,馬明宇有點廉頗老矣,有一腳遠射。
【前腰整體對比】:
中國隊:無前腰設置
日本隊:中田英壽
韓國隊:朴智星
這兩位都是亞洲一流前腰,其中中田英壽效力過佛羅倫薩、帕爾馬、羅馬等隊,而朴智星效力過埃因霍溫和曼聯。遊戲里中田英壽的短傳能力達到了81+89,朴智星的體能達到了95的紅色區域,而中國隊替補上可以對標的一號人物是于根偉,我們也來看看。
雖然于根偉也很不錯,不過比較起前兩位,還是有些差距,也是從那一代起,中國足球開始嚴重隕落,以致於後面十幾年裡,和日韓差距越來越大。
【總結】:
中日韓的中場配置,日韓要強於中國隊,日本隊重技術和傳接球,韓國隊體能和整體更勝,中國隊更重防守和邊路快速反擊,這時候的中國隊和日韓還有得一拼。遊戲里中國隊兩個邊路也很活躍,主要還是找前面的兩點,畢竟那時候在頭槌和衝擊力上,中國隊的前鋒們還是有一定實力。
作為中國球迷,你覺得那時候哪些球員的落選是比較可惜的呢?
寫在最後
【注:】很多朋友留言要實況足球2000和2002的遊戲地址,真的找不到了,很久以前下的,如果需要麻煩關注進群。本人是追憶青春,建有一個實況足球群,希望愛好者可以經常探討實況足球。
@瘋子足球,80後一枚,和你一起進入足球的遊戲世界,用足球來追憶青春,用青春來緬懷自己,歡迎關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