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孩子,不給我養老我去告你」,我:愛誰找誰去,與我無關

深秋的雨裹著寒意敲打窗欞,李梅攥著手機的手微微發抖。屏幕上母親發來的消息刺得她眼睛生疼:"你是我孩子,不給我養老我去告你!"窗外的梧桐葉打著旋兒飄落,恍惚間,她彷彿又回到了十六歲那年的午後,那個徹底改變她命運的下午。

記憶里,老家堂屋的八仙桌總是擺著兩副碗筷。大哥愛吃的紅燒肉冒著熱氣,弟弟的搪瓷碗里堆著最嫩的雞腿,而她的碗里永遠是清炒時蔬。"女孩子家少吃點肉,免得以後嫁不出去。"母親總這樣說。上初中時,她的成績在年級名列前茅,可初三那年,父親把她叫到昏暗的堂屋,煙袋鍋敲得桌角咚咚響:"你弟要上補習班,家裡供不起兩個學生,你退學吧。"她跪在潮濕的泥地上哭到聲嘶力竭,換來的卻是母親的嘆息:"女子無才便是德,嫁個好人家才是正經事。"

退學那天,她攥著書包站在校門口,看著同學們背著書包嬉笑走過。教室里傳來琅琅讀書聲,像無數根細針在扎她的心。從那以後,她跟著同村人去縣城飯店當服務員,端盤子、洗碗、打掃衛生,指甲縫裡永遠洗不幹凈油漬。而大哥順利考上大學,弟弟復讀兩年也進了大專,父母四處借錢供他們讀書時,總不忘說:"砸鍋賣鐵也要讓兒子有出息。"

命運的轉折發生在五年前。老家的老房子要拆遷,李梅特意請假趕回去,滿心期待能分到一間小屋子。可當她推開家門,卻看見大哥和弟弟正圍著拆遷協議討論。母親看見她,臉色一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是老李家的事。"最終,350萬拆遷款和五套房子,全落在了兩個兒子名下。她紅著眼問母親:"我也是您的孩子,為什麼..."話沒說完,母親就打斷她:"你都嫁人了,要這些做什麼?"

這些年,李梅在城裡開了家小超市,起早貪黑進貨、理貨。丈夫在工地打工,夫妻倆省吃儉用供女兒讀書。每次回老家,她總要給父母買新衣服、營養品,可母親永遠嫌她買的東西不夠貴。有次過年,她給母親包了五千塊紅包,轉頭就聽見母親跟鄰居說:"嫁出去的女兒就是小氣,哪比得上我兩個兒子。"

此刻手機又震動起來,母親發來長長的語音:"你弟弟生意賠了,你大哥房貸壓力大,只有你過得最輕鬆!"李梅盯著窗外的雨幕,記憶如潮水般湧來。去年冬天,母親摔斷了腿,兩個哥哥都以工作忙為由,把照顧母親的擔子全推給她。她在醫院陪護了整整一個月,白天給母親擦身喂飯,晚上趴在病床邊打盹。可當醫藥費需要分攤時,大哥說要還房貸,弟弟說要養孩子,最後還是她默默付了全款。

"媽,這些年我給您的錢還少嗎?"李梅顫抖著按下語音鍵,"您生病住院,我哪次不是隨叫隨到?可您心裡什麼時候有過我這個女兒?"電話那頭傳來母親的怒罵:"白眼狼!生你養你這麼多年,這點孝心都沒有!"李梅突然笑了,笑聲裡帶著無盡的悲涼。她想起小時候,自己偷偷用攢下的零花錢給母親買頭花,卻被母親當眾扔在地上;想起自己結婚時,母親嫌彩禮少,在婚禮上冷著臉一句話不說。

"愛找誰找誰去,與我無關。"李梅終於打出這句話,手指懸在發送鍵上許久。窗外的雨越下越大,她想起女兒昨晚發來的簡訊:"媽媽,我這次考了年級第一!"淚水不受控制地滑落,滴在手機屏幕上。這麼多年,她把所有的溫柔和愛都給了女兒,就是不想讓女兒重複自己的命運。

夜色漸濃,手機再次響起,這次是大哥的消息:"小妹,你別鬧脾氣了,媽年紀大了..."李梅把手機扔進抽屜,打開燈開始清點貨架。暖黃的燈光下,洗髮水、紙巾、零食整齊排列,這是她用雙手打拚出來的小天地。曾經那個躲在角落裡哭泣的小女孩,早已在歲月的磨礪中學會了堅強。

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過雲層灑在超市門口。李梅正在整理貨架,女兒背著書包跑進來,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媽媽,今天老師表揚我作文寫得好!"看著女兒明亮的眼睛,李梅輕輕抱住她,在她額頭印下一個吻。這一刻,她終於明白,有些親情註定是失衡的天平,但她可以為女兒重新搭建一個充滿愛的世界。

手機在口袋裡震動,李梅看了一眼,是母親發來的律師函照片。她深吸一口氣,把手機塞進抽屜最深處。生活總要繼續,而她,已經不再是那個任人擺布的小女孩了。門外傳來熙熙攘攘的人聲,新的一天開始了,帶著希望,也帶著重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