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男女,不要把年邁的父母接到家裡養老,五個原因。

老人健康問題成了家裡的「隱形炸彈」。父母一感冒就緊張兮兮,有時候甚至小病也要大驚小怪,明裡說身體不舒服,暗裡是想讓子女多陪陪。大表姐本來每天工作壓力就大,回家還得應付這些,脾氣再好的人也扛不住。偏偏老人這種「求關愛」的方式,容易讓其他家庭成員感到不滿,矛盾就這麼來了。

最讓人頭疼的還是生活理念的衝突。老一輩講究節儉,天天嘮叨家裡別浪費水電;年輕一代覺得這雞毛蒜皮的事多操心沒意義。大表姐自己也常為這些瑣事左右為難,夾在兩代人中間,誰都不想得罪,結果誰都不滿意。你以為是一家人互相遷就,其實是兩代人都覺得委屈。

時間久了,問題不是慢慢解決,而是越積越多。人都有放大別人缺點的習慣,老人覺得子女不孝順,子女覺得父母挑剔愛管閑事。甚至連孩子對爺爺奶奶的態度都不如以前親近。家裡原本的溫情漸漸被怨氣取代,這不是幸福家庭該有的樣子。

老人想要的是關愛和陪伴,子女能提供的是支持和尊重,但這兩者未必需要住在一起才能實現。養老方式的選擇要考慮每個人的感受,否則,孝心反而會變成一種負擔。

行文至此筆者想問:接父母同住真的能讓家庭更和睦嗎?當初的一時感動,值不值得後來的紛爭和犧牲?對此您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