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著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
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是關於子女的,往往讓我們承擔雙倍的重量。因為父母對子女的愛,本身就是一種無條件、不求回報的奉獻。即便他們成年後未必能對我們盡孝,一個簡單的電話或一條簡短的信息,就能輕易融化我們的心,讓我們原諒他們的疏忽。正因為如此,許多長輩在晚年依然過得異常辛勞,即便已經卸下了工作的重擔,他們仍為子女的未來擔憂,隨時準備伸出援手。然而,這種無私的奉獻,往往讓自己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畢竟,只有學會為自己而活,我們才能為未來提供真正的保障。過於依賴「養兒防老」的想法,往往會帶來失望。
首先,對子女的偏心不可言說。手足之情,親疏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引導。若父母能公正無私,營造一個充滿愛與和諧的家庭氛圍,子女們自小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自然會懂得如何珍惜彼此。反之,若父母總是偏袒某個子女,長此以往,不僅子女間的關係會惡化,他們還會對父母積聚不滿。在晚年,這種做法只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煩惱和困擾。
手中的積蓄不可透露。為何不應向子女透露自己的積蓄?答案顯而易見,親情有時也會被現實和利益所蒙蔽。一旦子女知道你的財產狀況,他們很可能會產生非分之想。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他們會首先想到你,若你拒絕,他們便會心生怨恨,甚至以道德綁架你。更有甚者,他們會根據你的財富多少來決定對你的態度,財富充足時對你百依百順,一旦財富減少,便對你冷若冰霜。有些子女甚至不擇手段地試圖奪取你的積蓄,讓你晚年的生活失去保障。任何時候,都不應高估人性,即使對方是你的子女。
對遺產的安排必須保密。在晚年,你只是人生旅程中的一名過客。若你提前透露遺產的安排,一旦子女對你不滿,他們可能會立刻改變對你的態度,甚至不再理會你。在金錢和利益面前考驗人性是極其不明智的,因為很少有人能夠經受住這樣的考驗。真正明智且具有遠見的老人,會守口如瓶,對遺產的安排保持神秘,這樣反而能激發子女爭相孝順、討好自己的慾望,即使他們的動機並不純粹。
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很多事都會變得相對被動。適當運用智慧,可以讓你的晚年生活更加有保障,這是一種智慧的體現。
人生如夢,草木一秋,終點終將到來。既然結局無法更改,那麼在此之前,我們應該儘可能地對自己好一點。以上提到的三件事,能不告訴子女的就不要告訴,這樣才能讓未來的生活更加穩定,更加有安全感。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人生智慧也應同步增長。希望每位老人都能擁有這份智慧,這是對自己最大的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