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這裡是微夢小院,會分享關於個人成長、情感心事等溫暖治癒內容,累了乏了可以來這瞧瞧。希望與你,在這裡,彼此成全,相伴成長。
文/北望 | 圖/網路
在近幾年生活里,你是否有出現過以下這些情況:
◆看個劇,習慣拉進度條,一倍速不行,至少得三倍速;
◆上網課,聽了一兩分鐘,又極度不耐煩地快進再快進;
◆點個外賣選「立即送達」,若騎手晚了幾分鐘,分分鐘就差評;
◆連交友,也不再耐心地從「你叫什麼名字」開始,而是「你能帶給我什麼?沒有?那拜拜。」
想做的事,在做之前,總想得很美好。可真當要去做了,你又變得急不可耐,最後成了什麼都想快快快。
快進後,又會反過頭來自我糾結:總是三分鐘熱度,怎麼能做成事?
曾看到有人說:「我們都變得貪心而又急功近利,我們總希望能在一開始就選到最對的答案,可是卻忘了,最契合的東西,都需要用時間慢慢篩選。」
一路走來,收到了一些反饋——有不少人都來問過我是如何保持更新了五六百篇文章的?
從很早前就陸續有人對我這種行為感到些許不可思議,只是我都當作是出於禮貌的誇誇,沒怎麼放心上。
然後,某天有位號主找來說想申請開白轉載一篇文章。同時,還順便問我是怎麼保持更新的。
隨後,相關記憶被勾起,進而發現其實不止一位朋友給予過反饋,甚至還有說看到我一直保持更新而受到鼓勵。
這其中不乏有較長時間斷更、時不時斷更、時不時想擺爛不更等類型的朋友。甚至,有些朋友在我看來,做的號比我還好,反而背地裡是我在偷偷仰望著。
很多時候,我還是覺得微夢小院就是個發展得有些失敗的小破號,感覺就是個「不爭氣的孩子」。
甚至有一度我還因為在這上面寫了幾百篇文而感到不好意思——寫這麼多篇,也還沒能嚷嚷「做自媒體月入過萬」,略顯尷尬喲。
所以,聽到有人說正是看到我這樣還一路在走著而受到鼓勵,大哥震驚!
之後仔細想想,這些是一個人數年時光的積澱。顯而易見的「月入過萬」確實沒有,但看不見的收穫,其實也不少。
我們或許太片面了,以為所謂的成功就得是大房子、大豪車,可有的人腳踩自行車,住簡房,一日三餐,安安穩穩,小日子也很幸福。
「不是只有量化、看得到的收穫才叫收穫。」
比如在我不知道的情況下,自己持續在小院更新這個行為,給一些人帶去正向的影響,就是一種看不見的收穫——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哪句話,可能就救贖了另一個人。
那麼,就跟你說說我是怎麼還在更新的。如果你很早就關注小院,會發現規律更新也只不過是在這幾個月里。
沒錯,有2/3的時間裡,小院只是被我當作一個輸出的秘密樹洞。沒運營推廣前,讀者並不多。興緻來了,天天更,有時甚至一天發兩三篇文。
被打擊、陷入迷茫了,就不更了,想著也沒人在等著看,也罷也罷。
我不是什麼自律達人,是很普通的一嚴重懶人,典型的「好吃懶做臉皮厚」。
也可能正是因為我有這種自知之明,因而聽到有人因為我受到鼓勵,才震驚不已。
可說來也有點神奇,寫下的文字累積著累積著,也不少。這樣看來,可能持續更新的重要一點在於——我話多!
有什麼好東西就想分享,有心事也要寫寫文,這樣一來二去,就寫到現在了。
當然,現在學運營,內容上也在儘力提升到一個新層次。自嗨總歸只能自己一個人爽,畢竟說了要當大哥,自然會希望帶著小院的人一起爽。
因此,現在有意識地會寫多些對彼此成長有用的內容。不知道你能看得出來不?
「那如果我話沒你多,是不是就不能寫了?」
其實,我不覺得有真正話少的人,而是大家表現出來的方式不同。有的人話多,喜歡通過嘴巴喋喋不休來輸出;有的人話多,喜歡藉助一些方式來輸出,比如寫作、畫畫、運動等。
「都是個平凡的普通人,活在世俗中,誰的內心還沒有點小九九呢?」
那麼,歸根結底,就看你自己有沒有誠實地面對內心了。
一個多思考,多與自己對話的靈魂,就像假裝沉睡的火山,表面上看安靜無聲,實則暗流涌動。
你也有這樣一個鮮活的靈魂,只不過注意力總是被世俗各種奶頭樂誘惑——刷視頻、打遊戲、追老公、想女神等。
「我們總是在聽他、聽朋友說、聽我媽說,卻很少聽自己說,當然沒話說。」
如果真要持續做成一件事,倒可以看看以下這四個方面是否可以給你一點啟示。
◆第一,要有所興趣。
都說「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想持續做一件事,你沒點興趣,是有點困難的。
就好像你想體驗甜甜的愛情,那就不可能去找個沒興趣的對象談戀愛。你對人家都沒有那種世俗的慾望,再怎麼逼迫自己,估計也嘗不出哪裡甜吧。
只有你感興趣,才會想要靠近,探索更多,動力這不就有了。
就拿小院這個號來說,儘管還是個小破號,但依然存在著。沒點興趣的話,估計早就被註銷了。(雖然也有一兩次差點真的沒了)
◆第二,記得輸入。
要輸出自然就得有輸入,很多人進行寫作後,都會說這倒逼自己去輸入、去學習。
道理更簡單,就像你不吃飯的話,上廁所是產不出什麼東西來的。你想持續更新,就得不斷有養料輸入。
就我自己而言,腦袋空空時,會去找書看,或者翻別人文章看。像為了研究下標題,收集整理了800+篇文章,時不時翻看一下。
所以你說怎麼做到持續更新,可能也離不開這方面的行動——有了輸入,你也會自然而然想要輸出。
正如前面舉的例子:你吃多了,不上廁所產點什麼出來,也會憋得慌呀!
因此,你懂的。
◆第三,認真生活。
如果你記性不錯的話,可能會發現大哥似乎經常提起這句話。因為我覺得現在很多人看起來像是在生活,可生活感並不明顯。簡單來說就是:生命力有,但是不多。
入眼所感受到的,是一具具麻木、焦慮、煩悶的軀殼。
「明明是為了有更好的生活而奔波,最後奔波到忘了生活、沒了生活。」
另外,我說的「認真生活」是指著眼於一些小事,可不是大家馬上想到的「榮華富貴,應有盡有」。
如果你將「有千萬身家、超大獨棟別墅、限量版豪車」等作為「認真生活」的標配,那很有可能你這輩子到最後都不曾生活過。
由於我的微信對外開放,因而好友人數多了起來。幾百上千條朋友圈裡,只有一些朋友圈被我刷到時,會有種意外的驚喜感。
人家發的是什麼呢?
是在天台上吹過一陣晚風,舒適得忍不住讚歎;是出門逛逛,發現一家好玩的小書店,興奮得像中獎;是跑去廣場跟朋友看海鷗;是對著藍藍天空燦笑;是在陽光里奔跑……
「是難得的、少數有在認真生活的人呀!」
◆第四,保持心態。
現世浮躁,人心易亂。心不定,則神散。
寫出來覺得寫成了一堆狗屎,懷疑自己,好了,從此擱筆;堅持寫了一段時間,發現沒有想像中容易、好玩,好了,都給老娘退下;寫了一陣,某段時間斷了,好了,都白寫了,還寫個p哦……
如果你真的想堅持做一件事,最好時刻提醒自己調整好心態,別動不動就像領不到糖吃就坐在地上撒潑的小孩。
警惕產生「破窗效應」:如果有一扇窗被打破而久不維修,接下來就可能會出現更多被打破的窗。
放到這裡來說,就是開始暗示自己不想堅持了,後面就可能越來越不想寫,最後更談不上「持續更新」啦。
以上看起來像是在說持續寫作、持續更新的話題,實際上所提及到的思維邏輯,是適用於生活多種情況的。
比如跑步,當你有認真生活的想法時,你會明白運動可以使你身體更加健康、強壯;稍微有點興趣後,調整好心態,去跑起來,享受大步邁開,風從耳邊吹過的舒適,慢慢地你會發現自己不再老是癱在沙發上刷手機了。
再如學習,對語文這一科感興趣,平時認真生活,可能出去爬次山,便領悟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式生活情懷。這樣的感受,又會讓你忍不住輸出一番感慨。於是,這科目你越學越精彩。
有一句我很喜歡跟自己說也跟別人說的話:「要站在自己熱愛的世界裡閃閃發光呀!」
而不發光的時候,是在為發光做準備。
因此,不要怕,儘管去做吧。把熱愛發揮到極致,最後你所熱愛的,相信總有一天會反過來擁抱你。
以上,共勉。
我是北望,今天也是想祝你快樂的一天
還有,感謝你,一直陪在我身邊
大哥問:你堅持最久的一件事是什麼?歡迎留言嘮一下
▼猜你想看▼
[玫瑰]無刪減版原文在此: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所觸發,請點個小小的贊鼓勵一下呀~更歡迎可愛的你轉發分享喲~
作者/北望
圖片/網路,侵刪
這裡是【微夢小院】全網同名!
如果你覺得內容還不錯,請動動小手指給個贊+關注,謝謝你啦!
如果您也是終身成長主義者,歡迎來一起抱團成長~
全網同名,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