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村裡「壞孩子」差不多都比老實巴交的人早婚?

對於農村來說,確實是早婚的主力軍,但是早婚的有「好小孩」也有「壞小孩」,相對來說「壞小孩」佔大部分。

「壞小孩」通常有什麼特點呢?他們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壞人,只是有些壞毛病,比如打遊戲,喝酒,無所事事。或許是因為早早地踏進了社會,他們普遍都擁有著豐富的生活閱歷,頭腦機靈,懂眼色,嘴巴甜,會哄人。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面臨需要結婚成家等現實壓力時,他們會逐漸走上正道,出去打工掙錢,原來的惡習也會有所收斂甚至改掉。這些特點足夠讓他們在社會,並且獲得更多姑娘的歡心,這即是「壞小孩」早婚的原因之一。

對比「好小孩」,「好小孩」老實巴交,做什麼事情都很實誠,做人忠厚,循規蹈矩的。

舉個例子吧,假如你的女朋友打電話給你,問你在幹嘛?「好小孩」通常會一五一十地交代清楚,而「壞小孩」可能就會說:「在想念我的心上人寶貝你呀」。通過這些不同的特點,不難看出,「壞小孩」在男女關係中更佔優勢。

同時農村普遍有著兒孫滿堂的觀念,這使得這些「小孩」的父母普遍年齡一到便早早有了催婚的行動,勸孩子早早成家立業。

所以,這些原因造就了農村的「壞孩子」都比較老實巴交的人都要早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