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學生張培祥,24歲病逝被葬於八寶山,她到底是什麼身份?

人生命運多舛,越是處於逆境,越要善待自己,生活終會光明。

或許有人會問,命運安排下難道有選擇?穩身而退你就是懦夫,放手一搏你就是英雄,誰不希望頭頂各樣的光環散發光芒,是前者還是後者自然無需多言。

言論不無道理,每個人都習慣於在理想狀態下生活,但架不住的便是它的無情與刻薄。

曾有這樣一位才女,她的名字叫張培祥,由於家庭條件的不易,自身只能輟學回家。

張培祥的能力萬般出色,當地中學校長親自致電邀請,你不能拿前途開玩笑,資金方面我替你解決,她的內心極度奢望,因為這是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但全家人需要她賺錢。

權衡利弊後,她來到了醴陵四中進行讀書,旁人內心對她抱有很大的期望。

結局是那樣令人欣慰,張培祥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到北京大學,光明之日即將到來,父母終於可以在自己的照顧下安享晚年。

誰也沒想到,一場意外即將降臨在她的身上,大好年華被迫於24歲終止。

如此勵志的一生,值得旁人去悼念,可她的葬禮卻在八寶山舉行,主持人撒貝南更是來到現場致悼詞,除了北大女學生之外,她還有什麼特別的身份?

北大才女

張培祥1979年出生在湖南,父母親都患有嚴重疾病,只能常年卧病在床,家庭正常收支根本無法維持。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張培祥從小便格外懂事,每天除了正常的學習生活外,還會照顧父母吃喝打掃家務

讀書是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沒想到在張培祥10歲時,這都成了一種奢求。

全家人的正常生活維繫都成了問題,更別說有多餘錢財供她讀書,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張培祥只得輟學在家。

好在姑父接受過高等教育,自然懂得讀書的重要性,最終將她送入到當地最好的高中醴陵四中進行讀書,但這也僅僅持續了一年之久,輟學之事再次被提上日程。

她的優秀旁人看在眼裡,多次代表校方競賽獲獎,讓校長羅定中對她很是賞識。

看著未來的人才就這樣被磨滅,羅定中的內心很不是滋味,當天晚上就託人帶話。

張培祥很是意外,但問題不僅僅是資助學業,全家人還需要她去賺錢養活。

羅定中決定親自致電:「上學的費用由學校替你支付,父母的病我們一起想辦法,你的前途只有一次不能隨便開玩笑」。

張培祥的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看到重病的父母,她的內心還是有些猶豫。

羅定中知道她的內心在想什麼,決定先替她解決這些後顧之憂,大好年華不容有耽誤,張培祥最終來到了學校繼續讀書。

接下來的兩年時間,她沒有過半點兒鬆懈,只要考試就是名列前茅,未來能夠達到多高的上限,沒有人能做出定論

命運不負有心人,張培祥以出色的成績問鼎株洲狀元,最終被北京大學法學系錄取。

英年早逝

光明之日即將到來,全村百姓敲鑼打鼓,可算是出了個像樣的大學生。

來到北大後,張培祥勤工儉學,不僅能夠承擔生活費和學費,每個月還能給家中寄點錢。

別人閑暇之餘都是談戀愛逛街,張培祥卻將自己的過往進行了記錄,即諸位熟知的《賣米》一書,國內無數人被她的勵志所感動,包括筆者本人。

北大師生知曉了張培祥的過往,紛紛向她伸出援助之手,但都被她拒絕,因為自己不同於當年,現在有能力去面對這一切。

20多歲的年紀,擁有如此出色的文筆,加上令人感動的事迹,多家電視台均向她拋出了「橄欖枝」,最終她選擇了自己的家鄉湖南。

事業學業都是那般順遂,可還是沒能引得上天對她的同情,一場意外悄然降臨在她身上。

當時張培祥身上出現了許多紅點,她以為自己是過敏導致,經過院方檢查最終被確診為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這個消息對她而言猶如晴天霹靂,張培祥在原地放聲痛哭。

此刻最擔心的不是自己,而是遠在老家的親人,父母接下來能否按時吃藥,弟弟能否順利完成學業,扛起家庭的重任……

她沒有退路,她必須選擇堅強,因為家人要需要自己去照顧。

為了減輕病魔帶來的傷痛,她重拾文學創作一事,用個人的觀點對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進行了解讀——《大話紅樓》。

即便她是那樣樂觀,即便她是那樣勵志,可無情的病魔還是沒能放她一條生路

24歲生日的前幾天,張培祥永遠地合上了雙眼,如此豁達的人生態度,這值得當下的每個人去學習。

經過溝通後,校方在「革命聖地」八寶山為她舉行了葬禮。

葬禮當天北大師生均放下手頭工作,送她最後一程,主持人撒貝南更是親自來到現場,對她進行緬懷並致悼詞……

笑侃人世間

她沒有什麼特別的身份,她只不過是一個普通人,可看起來卻是那樣的不凡。

生命有限價值無限,張培祥這朵短暫的曇花留下了不盡的芳香,她的過往和經歷鞭策著一代又一代人,願天堂沒有痛苦,願當下的每位生者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別忘了留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