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生理需要,男人真正渴望的是女人這「三樣」,很少有女人知道

過於這個問題,我們很有必要先來認識「美」的意思。

許慎說文解字》認為,美是個會意的字。

美,初文見於商代甲骨文。美的古字形像戴著頭飾站立的人,本義指漂亮、好看。

「美」除了表示具體事物的美好外,還用來表示抽象意義。

比如形容一個人品德高尚稱為「美德」。美好的事物往往給人愉快的感覺,所以「美」有令人滿意的意思,「美」有時也作動詞使用,指讚美;又指使其漂亮。

世界上最美的東西很多,可誰都知道美麗並不是那麼輕易得來的,從中必然付出了努力和艱辛,即便很短暫,那也是奮鬥一生想擁有的東西。

曇花一現的美,我永遠記得,因為那是鼓勵我只有努力和付出,才會擁有的美麗。

花朵的美麗不在於形狀與色彩,而在於花朵的香氣和名字。

對於女人來說,要讓自己擁有花朵的香氣和名字的魅力,除了外貌的姣好之外,還需要注意以下三樣。

01:提升自己的涵養

一個有涵養的人,哪怕外貌並不出眾,也可以在人群中脫穎而出,得到他人的欣賞和喜愛。

禮記·中庸》中記載:「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沒有比在那些不易察覺的地方更能表現出君子人格的,也沒有比細微之處更能顯示君子風範的。

「慎獨」,獨自一人時也能慎重從事,自覺恪守道德準則。

慎獨歷來是我國古代先賢所追求和倡導的一種自我約束精神,也是提升自己的涵養應當具有的一種修養境界。正所謂,君子處世,無形亦守,所慎在獨。

歷覽前賢,品德高尚之人莫不講求慎獨。

東漢楊震面對故人送來的十斤黃金,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果斷拒之。

清朝葉存仁在離任時,僚屬為避他人耳目,趁夜色送來臨別贈禮,他當即以「月白風清夜半時,扁舟相送故遲遲。感君情重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己知」一詩婉拒,為「君子慎獨」留下了最好的典範。

做一個「慎獨」,舉止談吐都優雅而有涵養的女性,我們的魅力,與眾不同,就足以使我們戴上魅力的光環,留住伴侶的心。

02:關注自己

關注自己,並不是說要完全以自我為中心。關注自己強調的是「慎獨」。

慎獨就要內心清明、內外坦蕩。「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慎獨之人,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將道德法紀存於心、守於行,即便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依舊不逾矩、不放縱,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地謹慎做事。

「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慎獨,是一場戰勝自己的修行,最緊要的是守住自己的內心,做到內心清明、內外坦蕩。

我們唯有從小事小節守起,勤撣「思想塵」、多思「貪慾害」、常破「心中賊」,以內無妄思保證外無妄動,才能不囿於得失,不為浮名所迷,不被虛利所惑,明心正道、懷德自重。

有句諺語叫作,「你所渴望的一切,其實只在於你自己。」關注自己,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才能擁有更多的魅力。

03:營造氛圍感

氛圍感是可以讓人覺知的某種東西,影響到你內心活動的感受。

丹麥人認為,蠟燭能營造溫暖舒適的氛圍,他們特別喜歡在屋子裡點滿蠟燭,還在蠟燭的亮度、造型、香味上下足了功夫。

營造出一種讓人沉浸在其中的感受,就是氛圍感。

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氛圍感。

找到適合自己的氛圍感,學會保持自己的氛圍感,才是保持魅力的妙招。

慎獨就要篤行正道、表裡如一。「鑿壁偷光」的故事膾炙人口,「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更是廣為流傳,但人們卻鮮知「鑿壁偷光」的匡衡官至丞相後利用封地之人的疏漏謀取私利,寫出《憫農》這一絕唱的李紳竟是驕奢淫逸的酷吏。

身居要職的他們忘記了本該堅守的正道,一生努力付諸東流,一世美名煙消雲散。

慎獨是和慎微緊密相連的。古人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在加強自我道德修養的路上,我們絕不能心存僥倖,必須時常給精神補補「鈣」,給自己敲敲「警鐘」。

不論男女,無論從事何種工作,無論擔任什麼職務,我們都要「心不動於微利之誘,目不眩於五色之惑」,保持慎獨慎微的修養境界,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才能慎終如始,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