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感恩,所遇皆幸福。
有人問:「人與人交往,為什麼相識容易,相處卻很難?」
看到一個回答:「根本原因在於,有的人總是喜歡以己度人。」
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為人處事,應學會尊重他人、體諒他人、理解他人。
少記人過,多記人好,推己及人,生活才會舒心自在。
人和人相處久了,難免產生矛盾。
如果心懷怨恨,不僅人際關係遭損害,內心也會受折磨。
若想與他人友好交往,不僅需要內在的反省,還要有外在的寬容。
既然往事無法挽回,想過舒心的日子,最明智的辦法,就是不計前嫌。
常言道:「終身讓路,不失尺寸。」
得理也饒人,做人有分寸。不計較仇恨,不是懦弱和無能,而是智慧和勇氣。
耿耿於懷,只會讓心裡的苦變得更苦;苦苦糾纏,只會讓生活的難變得更難。
記住別人的好,叫感恩;忘記別人的不好,叫寬容。
既往不咎,學會自我和解,釋放心靈的痛苦,生活才會有歡笑。
對別人做了好事,不必放在心上;受了別人的恩惠,卻要牢記在心。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做人要懂得知恩、感恩。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假如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的心,人際關係就會逐漸走向冷淡。
懂得感恩、懂得感激,人就會變得善良、寬容、有愛。
在人生的旅程中,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別人的幫助,沒有誰能夠脫離周圍的事物而孤立地存在,但在接受別人幫助的同時,我們也要心懷善念,學會去感恩、幫助別人。
那個在我們遇到困難時,無條件幫扶的人,他本可以不那樣做。
不管現在你是什麼身份,是窮還是富,永遠不要忘記,那個曾不圖回報幫你的人。
心懷善念,所遇皆美好;心懷感恩,所遇皆幸福。
處世,讓一步為高;待人,寬一分是福。
活著,讓自己高興;做人,讓別人舒服,是一個人真正的教養。
世上沒有完美的人,遇事互相包容,彼此理解,才能各自安好。
正所謂:「看人短,天下無人可交;看人長,世間一切都可為師。」
多記人好,少念人過,將心比心,就會發現,人生路會越走越寬。
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態度,決定一生的高度。為人豁達大度,人生就順了。
願你我,都能修行做人的風度、做事的氣度,心存感恩,享受從容的人生。
點亮「在看」,與朋友們共勉!
(收看收聽更多《夜讀》文章,請關注新華社微信公眾號、下載新華社客戶端。)
主播 | 董千齊
作者:魯墨無華 來源:國學生活(ID: gxsh789)
監製:關開亮、吳煒玲
編輯:雷雯雯、李昂、伍越、楊慕茜
美術設計:趙丹陽
畫家:惲壽平
實習生:趙躍澤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新華社音視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