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娟是一個不幸的女人,卻又是一個幸福的女人,因為她有著不幸的遭遇,有坎坷的人生經歷,沒有很好的家庭背景,還要肩負起養育私生子和全家生活的重擔,她在拚命的活著,甚至是為了別人活著。
活著就要面對不幸,但不幸也得活著,就是這麼一個殘酷的現實,就是這麼一個艱難的家庭,沒有別的辦法,也沒有別的奢望,只要能吃飽穿暖,只要能活下去就知足了。
自從她認識了周秉昆,就認定他是一個好人,因為他同情她們這個家,把跑腿費的錢全部交給了她,接著還自掏腰包按月送來了救命錢,鄭娟把周秉昆當成了恩人,也把周秉昆當成了終身的依靠。
鄭娟自從嫁給了周炳琨,她覺得自己是幸福的人,因為他很知足,不管是照顧婆婆,還是洗衣服做飯,她都沒有絲毫的怨言,任勞任怨的默默承擔著,讓大家都覺得他是周家的福星。
鄭娟的這種知足讓她感到幸福和快樂,這是在新舊的對比中得來的,也是因為她有一顆善良和感恩的心。她沒有更多的奢望和更多的幻想,只要丈夫周秉昆在她就覺得幸福,即便周炳昆做了監獄,她也是一心一意地等他回來。
再看看喬春燕就不一樣了,她想得很好但是許多事情都不能如願,她和曹德寶結婚後,時不時地和他吵架發脾氣,為什麼呢?她嫌自己的丈夫沒有出息,不能和其他優秀的男人那樣,讓她露臉和過上體面的生活。
她永遠都是一個有理的女人,從來也是一個要強的女人,說白了她一切都做得對,別人都不對都對不起她,因為她的期望值太高,奢望也太大,一旦達不到他的要求時她就發脾氣,就把家庭鬧的烏煙瘴氣氣的曹德寶幾時想離家出走,日子實在沒法過。
都是女人都有家庭,也都有丈夫,為何鄭娟能把家庭過得紅紅火火、井井有條,而喬春燕卻做不到呢?原因很簡單:一個是知足常樂,另一個是不知足。其實幸福的道理很簡單,少一些奢望多一些理解,幸福的日子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