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線:通過兩件離婚案,認清了一件事,夫妻就是男女搭夥過日子

在第20集和第21集中,《底線》的劇情主要聚焦了兩件離婚案,符祥和吳華、陳濤與唐薇。

兩件離婚案

從勸和不勸離的角度上來說,結果並不理想,皆以離婚收場。

符祥和吳華的矛盾,集中在對公司的管理上,在符祥的眼中,吳華是「人菜癮還大」。許多決策過於短視,間接導致了公司的損失,故而符祥堅決反對吳華重新回到公司。加之,符祥整日里忙於工作,鮮有時間陪伴吳華,最終使得兩人之間產生了隔閡。

陳濤與唐薇的問題,有一部分跟符祥和吳華極為相似,就是其中一方一心撲在工作上,只不過這次是女方唐薇。同時二人是兩地分居,長時間不能見面、溝通,日子久了,感情也就淡了。

婚姻就是男方搭夥過日子

或許會有人對這兩段婚姻感到惋惜,要是彼此之間能夠多一些體諒,也不會走到離婚這一步了。平心而論,個人的觀點恰恰相反,長痛不如短痛,離婚是沒有對錯的。有人曾問我,為什麼要結婚,婚姻的意義是什麼?

講得現實一點,結婚就是找一個差不多的人,一起搭夥過日子。有些類似於求職,企業覺著求職者可以勝任所招聘的崗位,而求職者也能夠接受企業開出的福利待遇,那麼就達成了用工協議。至於雙方是不是彼此的最佳選擇,大概率仍有不滿意之處,但一方招不到更優秀的員工,另一方也是找不到薪酬更優越的工作。婚姻亦是如此,大多數人在擇偶時,同樣只能在觸手可及的範圍內挑挑揀揀。

但即便是走進了婚姻的殿堂,也未見得一定白頭偕老,離婚的人比比皆是。勞動合同有試用期,在試用期內雙方隨時可以終止僱傭關係,因為很多事情需要設身處地感受過之後,才能知道到底適不適合自己。婚姻雖然沒有試用期,但結了婚才發現彼此難以和平相處的人也是一大把,過不下去只能分道揚鑣了。

具體到符祥和吳華、陳濤與唐薇,儘管是老夫老妻,但人、客觀環境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發生變化。當初決定一起搭夥過日子的時候,對方可以提供的某些條件,現在給不了了,那麼搭夥過日子的基礎也就不復存在了。在現實生活中,因一方突然失去經濟來源或者身患重大疾病而分手的人屢見不鮮,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不要覺著這種觀點過於現實了,看看那些談婚論嫁的情侶,婚前肯定已經了解過對方的各種信息了。包括家庭狀況、經濟狀況、健康狀況等等,但凡有一樣不盡如人意,婚事都有可能會談不攏。應該說這是人之常情,以健康狀況為例,誰也不願意娶或嫁一個病秧子,不僅會成為經濟負擔,而且有可能影響到下一代。

婚姻的盡頭一定是親情

說到這裡,一定有人在思考,什麼樣的婚姻才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呢?

婚姻的盡頭一定是親情,因為愛情從來都不是一種長久的情感,會被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逐漸消磨殆盡,況且喜新厭舊是人的本性。沒有人不喜歡年輕養眼的異性,關於這一點大可不必遮遮掩掩,人非聖賢,難免會受到本能的趨勢。可一旦夫妻之間的感情從愛情升華為親情,性質就完全變了,愛一個人可以突然間不愛了,但親人是一輩子的事情。

曾經有一天非常傻的問題,女生問男生,男生的母親和女生同時掉落水了,男生會先救誰?

個人心目中的標準答案是救母親,原因前文已經闡述過了,母親一輩子只有一個,失去了,這個世界上就再也沒有媽媽了。事實上,救母親對於女生來說,也是標準答案。試想一下,一個人連自己的母親都可以棄之不顧,待到女生人老珠黃時,境遇可想而知了。

結語

劇中兩對夫妻的婚姻之所以走到了盡頭,只能說明他們之間的感情還沒有升華為親情,當愛情完全褪去了,已然沒有羈絆可以維持他們之間的關係了。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