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追了一檔新上線的紀錄片《親愛的敵人》,圍觀了幾個真實的婚姻故事:
婚內出軌、家暴、爭奪孩子撫養權......
離婚的過程,像放大鏡一樣暴露和凸顯出兩人平時相處的衝突程度,那些婚姻里的陰暗、無奈、崩潰、失控和撕扯,都被這部紀錄片真實地記錄了下來。
1
「我在醫院做試管
老公卻和別人懷了2胎」
姜女士第一次走進律師事務所求助,狀態非常非常糟糕。
她結婚4年沒能懷上孩子,期間做了2次試管都失敗了。
就在她心懷愧疚,由於要不要堅持第3次試管的時候,丈夫劉某卻在結婚四周年紀念日那天,跟她提出了離婚。
姜女士捨不得這段婚姻,但也始終覺得「過錯」在自己。
而就在雙方申請離婚,為期一個月的離婚冷靜期的最後一天,姜女士的親戚在當地婦幼保健院看見了劉某,他正在陪一個年輕女孩去做人工流產。
原來,丈夫在外面早已有人。
姜女士稍加調查之後,更是如五雷轟頂!
丈夫與年輕女孩,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丈夫給了女孩15萬的彩禮錢。
女孩是一位大學生,與丈夫的關係從2020年開始已經持續 3年,並為丈夫2次墮胎。
而這一切,都發生在兩人的婚姻存續期間。
劉某帶女生去墮掉的第二胎,就是姜女士在做試管期間懷上的。
越想越辛酸。
剛開始,姜女士還想著和丈夫好好談談,但對方逃避見面,並且沒有絲毫的悔改之意,還對姜女士說:
「我爸年紀大了,你爸年紀也大了,你這樣(拖著不離婚)是不孝。」
甚至還辱罵姜女士剛剛過世的母親。
姜女士被氣到渾身發抖,情緒崩潰的她回懟:
「是你不孝,你知道嗎?
首先,你不愛我;
你也不愛那個女學生,如果你愛她,你不會讓她連續流產;
你也不愛你的爸媽,如果你愛他們,你不會做這些事情,讓他們背負這種恥辱,這麼自私,讓我們都成為你的擋箭牌,去實現你內心黑暗的私慾……
你最愛的是你自己!」
看清丈夫真面目的姜女士,決定用法律手段捍衛自己的權益,於是,她提起訴訟:
要男方一個道歉;
追回夫妻共同財產也就是給出去的那15萬彩禮。
幾個月後,法院判贈與無效,女學生歸還了 15 萬的婚內共同財產,姜女士贏了官司。
半年之後,再見姜女士,換上一襲紅衣,狀態煥然一新,她此時的她臉上滿是燦爛的笑容。
對一直沒等到的那句道歉也釋懷了,她發覺自己的人生不改被一句「對不起」所束縛,她要重新愛自己。
從前她是朋友圈裡公認樂觀的小太陽,一段壞婚姻拖得她身心俱疲。
擺脫這一切之後,自己獲得新生,生活也重新開始。
2
「兩個孩子都不是我的
我還是想要撫養權」
當然,婚姻中出軌的不僅有男性,也有女性。
結婚14年,妻子突然說自己有外遇了,要離婚。
丈夫覺得不可思議,想要極力挽回,妻子卻一如既往堅決。
父母想到別人說小女兒長得不像他,提醒他給孩子做個親子鑒定。
做下來,發現小女兒果然不是他的。
可沒想到的是,就連大兒子也不是他的……
還有更離譜的,妻子拿到鑒定報告也懵了:
小的我知道不是,大的我也是沒想到…
孩子親生父親,我也不知道是誰…
雖說不是親生,男方一家和兩個孩子的感情非常深厚,即使婚姻不能走到最後,他們也想要兩個孩子的撫養權。
「如果真要離婚的話,我要爭取兩個孩子的撫養權,再要求她支付部分撫養費,也不要求她再賠償精神損失了,只要兩個孩子能健康成長。」
律師對男方肅然起敬,看到他和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的親密相處,媽媽對親生孩子卻不聞不問,內心篤定孩子歸他撫養會是一個更好的結果。
但是孩子跟他沒有血緣關係,這個撫養權要怎麼爭?
最好的辦法還是先調解再走法律程序。
可真到了夫妻兩個坐下來調解時,發生的一幕,律師都傻眼了。
雙方還沒有說上幾句話,對對方的質問和指責就像機關槍一樣互相掃射。
不僅如此,孩子還被當成他們兩個博弈的籌碼。
他們完全沒有想到,這樣做最受傷的就是兩個孩子。
站在旁觀者位置的律師十分清醒,他說:
「人在情緒當中說的很多話,其實與他真實的訴求都是背道而馳的。」
冷靜下來的男方,還是想要孩子的撫養權。
在律師的分析下,女方考慮到自己還欠了一屁股債,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是問題,孩子跟著男方無疑是最好的。
最終,雙方達成了調解,2個孩子的撫養權歸男方所有,女方承擔教育費、醫療費的一半,每月3000元的撫養費。
3
「我不想離婚,不甘心
因此搶走了女兒」
還有一起二胎家庭的離婚案。
離婚之後,媽媽帶著兩個女兒一起生活。
但丈夫卻趁著來探視的時候,跟他父母裡應外合,搶走了小女兒,不讓母女倆見面。
8個多月,媽媽一直想見見孩子,卻被男方各種借口拒絕。
不得已,媽媽找到律師,希望能夠得到小女兒的撫養權。
可當律師查看兩人的離婚協議時,卻發現:
小女兒的撫養權和監護權本就歸屬男方。
不僅如此,女方還是凈身出戶。
律師非常疑惑:你為什麼會簽下如此不平等的協議呢?
原來是因為家暴。
在律師與男方的交談過程中,才發現了隱藏在這個家庭中的暗流。
男方覺得女方離開他,是因為收入高,能力強。
他不想分開,因此想用孩子讓女方回心轉意。
就像彈幕說的那樣:表達情感是用愛和溝通,而不是傷害對方的方式。
當他家暴時,當他搶走孩子逼著妻子與他對簿公堂時,這份感情已經有了最大的裂痕。
律師在調解時,讓雙方分別說說對方的優點。
妻子回憶說:他做飯好吃,自己特別喜歡吃他做的蝦。
丈夫也說:妻子人很有耐心很體貼。
兩人面對面聊天,心結解開,婚姻破裂的真正痛處被揭開,又被重新包紮……
回去的路上,丈夫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妻子自認也存在不足,兩人反思了自己在這段婚姻中的問題。
最後,女方獲得了小女兒的撫養權,兩人一起接孩子放學,雖然婚姻關係沒了,但也可以有另外一段關係存續。
婚姻不是結束,而是一種重新開始。
寫在最後:
如果實在有些難解的問題,也可以選擇放下,開始新的人生。
導演說片名之所以叫「親愛的敵人」,其實是希望把「敵」上面一撇拿掉:
「從敵人到故人,一個筆劃的轉移,其實就是一個心結的抽離。從敵人到故人各自尋求新生,就在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