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現在網路上對於一個事情的評判是非黑即白,且互不認同,都試圖打著正義的大旗對另一方進行批判。
熱點事件上,安倍晉三遇害。一幫人拍手叫好,另一幫人則持完全相反的態度。互不相讓,一邊是打著「中日國讎」的旗號,另一邊則是打著「珍愛老人」的旗號,而在曾穎被抨擊之後,又湧現出一群打著「我只是一個不懂政治的普通女人」的文案來蹭熱度的人。很顯然,一旦這群人被抨擊,那麼矛頭肯定又會對準這群「不懂政治的女人」為什麼一定要說是女人?難道就沒有不懂政治的男人嗎?無非就是在被抨擊以後能夠拿著女人的身份進行反擊,然後就是男女對立的爭吵……
再來看看最常見的婚戀問題。女人總是打著「他不愛我」的旗號對男性口誅筆伐,而男性打著「她只要錢」進行反擊,繼而又引發「彩禮該不該的爭論」「姓氏冠冕權」的爭論……
這種事情其實本該是戀人自己的事,渣男渣女都有,自己遇人不淑不考慮自己的問題,卻把事情上升到性別高度,一棍子打死所有人,在網路上站在自己認為的正義立場對別人口誅筆伐……
結果當然不會有結果,但是卻很有可能造成嚴重的性別對立!
而諸如國內熱點的唐山事件,同樣出現了這種情況,這實際上已然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卻還有人以男性喝醉酒,女性大半夜不該出門來蹭熱度,製造熱點,製造對立情緒!
還有以旁觀男性冷漠為由打著道德旗號對男性進行譴責製造對立情緒!
還有以被打女性朋友那一啤酒瓶卻沒被追責,製造男女不平等的對立情緒!
在網路上,我們見到了太多的針鋒相對,卻很少見求同存異的包容。
事實上,除了那些刻意製造煽動對立情緒的人別有用心以外,其他人往往都有相同的目的,只是表達可能欠妥,看問題相對片面罷了!
安倍晉三遇害,我們高興是因為歷史遺留問題讓我們的愛國心頓時澎湃,珍愛老人則是呼籲老吾老及人之老,善待而已罷了,僅此而已!這兩點並無矛盾!
婚戀問題,我們爭論的彩禮,姓氏,本是婚戀者自身遇到的情況,我們交流的背後無論男女,都是為了找到更好的伴侶,而不是把所有人都定義為「渣男渣女」!
唐山事件,我們爭論都是為了如何防止類似事情發生,都是對於這類事情的痛恨!
至於那些別有用心者,只不過是蹭熱度的跳樑小丑罷了,只要我們能識破他們的詭計,那麼他們也就只能悄摸摸離開。
網路發達,我們需要的是更多文明和諧的交流,意見有不同很正常,但是我們應該求同存異,而不是針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