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一個老人的一生,而我們,也終將走在人生邊上


翻開《走在人生邊上‬》這本書,就像是小時候,拿個小板凳依偎在外婆的膝邊,聽她講以前的故事。


不一樣的是,外婆講的是故事,楊絳先生講的是人生。


「我走在人生的邊緣上,向後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後看,我已經活了一輩子,人生一世,為的是什麼呢?我要探索人生的價值。向前看吧,我再往前去,就什麼都沒有了嗎?」


楊絳先生在文中有很多的經典語錄,這些經典需要極好的文采作為基礎,而對這一生的感悟才是這些經典的真正含義。


現在似乎有點明白了,那些被尊稱為「先生」的先生們,之所以叫「先生」,不僅僅是因為年齡,也不單單是因為學識,更多的是因為‬他們的思想。


書中的內容不像講故事一樣大起大落,卻帶來非一般的震撼抨擊著靈魂的深處。


如果有時間,一定要去看這本書,每一段文字都是一個人生哲學。如果沒時間,也抽點兒時間,書里的文字不僅治癒,也能讓你在繁忙的人生路上尋得片刻安靜。


(以下簡稱「楊絳先生」為「先生」)


寫這本書的時候,先生已近百歲。先生看得透徹,明知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將要回到他們的「家」,還是沒有停止思想。回憶這一生,也是在探索這一生的價值。


「向前看吧,我再往前去,就什麼都沒有了嗎?」


這是自問,也是在提醒我們思考吧!


先生用一本書記錄了她對人生價值的探索,對先‬生而言像是對人生經歷及感悟的總結。


來人世一趟,是有感情的;離別之際,留下一份禮物給世人,勸慰著世人從容面對人生。


你是否經常會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我是誰?我該做什麼?我為什麼來到‬這‬世上‬?......


人生來就好奇,人生初始,好奇這世界的一切,好奇「我為什麼是我」。走在人生邊上,面對即將離別的世界,好奇將會去向何處。


先生的這本書在前半部分的自問自答中,講述了人生的價值和靈魂的去向,這不正是我一直好奇的嗎?


希望讀過這本書的人,會有所收穫。不一定要通透,有所理解,有所‬感悟‬也是好的。


「人生實苦,終其一生,我們都要不斷地修鍊靈魂,完善自我。」


先生告訴世人「人生實苦」,卻用一生在示範著,告訴我們要將人生過得樂觀、豁達。


人性的長度有限,可寬度卻能由你改變。既然改變不了長度,何不擴寬它?


跟隨先生學習從容淡定、優雅豁達,相信來來會有更好的自己,也會有無數的美好。


人的一生,過得再華麗,必定要刪繁從簡,加法之後,必定會是減法。


當你來到這個世界時,這一生終究是要自己去過的,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需要自己去尋找思考。


人生‬,我們也並不能全懂,就算一知半解,也要尋找屬於自己的那份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