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解惑」為什麼會「好心得不到好報」?

精英人士:我為什麼老是好心得不到好報,反倒引起別人對我的嗔恨心?

愛倫老師:這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面對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好心得不到好報,反而適得其反呢?好心落不到好報是因為那個好心是你自己認為的。好比說,你的孩子今天要去約會,他希望自己穿得漂亮一點,這樣他的心情好,但你非得逼他穿上厚厚的衣服,他就不開心。你的好心是從你的觀念出發的,你認為的好心不見得是別人需要的,不見得對別人是最好的幫助,所以當你的好心同別人的需要產生衝突的時候,就會出現好心落不到好報這種結果。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我們在人世間做事有一個規則,這個規則不可以違背,違背了就會出現「好心落不到好報」的情況,這個規則就是「有求必應」。如果他沒有求你,你主動地從你的角度替他著想,你去做了還引起他的反感,還不一定落到你理想的那種結果,這就叫「有為必有漏」,這就違背了「有求必應」這個規則。所以我們替別人著想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別人的需要,如果別人需要我們,我們就出手幫助,如果別人不需要我們,我們要學會等待,不要著急。

如果你學會了這兩個規則:有求必應;有為必有漏,今後就不會出現這種煩惱。我現在同樣的錯誤就不會再犯第二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