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發生婚外情後,最害怕什麼?三個女人的擔憂很有道理

2020年12月05日23:56:11 情感 1897

女人發生婚外情後,最害怕什麼?三個女人的擔憂很有道理 - 天天要聞

婚姻一直是我們最在意的話題,很多人都想有一個幸福的婚姻,但是能夠擁有的,少之又少。而婚外情,就是幸福婚姻最大的殺手,那對於女人而言,婚外情也是一件很冒險的事情,女人如果發生婚外情後,最害怕什麼呢?

1.姜女士 怕被老公發現唄

當然是怕被老公發現啊, 我之前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當時老公很忙,然後要離開我出差一段時間,而我覺得他對我不關心,一氣之下就在外面找了一個情人。

他回來之後我也沒有斷了這個關係,覺得自己能夠隱瞞,正好他單位一個女人也是有情人,被老公直接鬧到單位,一頓打不說,大家都罵她,而且工作也丟了,我真覺得挺慘的。

後來我問老公我要是那女的你會怎麼辦,他毫不猶豫的說會離婚而且會報復,我當時害怕極了,趕緊把婚外情結束了,一心一意對待家庭。

女人發生婚外情後,最害怕什麼?三個女人的擔憂很有道理 - 天天要聞

2.牛女士 就怕親朋好友不理解

說實話婚外情這種事情,我不怕面對丈夫,我對他沒有感情,他對我也不好,我不覺得自己欠他的。但是我害怕的是親朋好友的不理解,這種事情畢竟關乎名聲,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被大眾接受的。

我受不了被人指指點點,所以我想和丈夫快點離婚。

女人發生婚外情後,最害怕什麼?三個女人的擔憂很有道理 - 天天要聞

3.曹女士 怕面對孩子

別人我真的不怕,就怕面對孩子,之前我出軌過一次,被丈夫發現了,他看在孩子的面子上,選擇了原諒,但我知道他沒有真正原諒我。

而我開始贖罪,卻發現並不是想的那麼簡單,他為了孩子不責備我,也不和我有什麼聯繫。可是孩子知道這件事後,也看不起我,覺得我不配做他的媽媽,我真的很傷心。

我覺得自己真的太傻了,沒有考慮孩子的想法,為人母,被兒子看不起,真的是很心酸的事情。

結語:婚外情本身就是很冒險的行為,而之所以冒險還這麼做,無非就是自私。奉勸所有婚外情的男女,不要執迷不悟,回頭是岸!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女生主動要紅包說明什麼?揭秘 5 種潛在含義輕鬆讀懂她 - 天天要聞

女生主動要紅包說明什麼?揭秘 5 種潛在含義輕鬆讀懂她

女生主動要紅包說明什麼?和女生聊天,突然收到 「發個紅包唄」 的消息,瞬間懵圈,不知道她葫蘆里賣的什麼葯?別瞎猜!女生主動要紅包,背後可能藏著不同信號。揭秘 5 種潛在含義,從親密互動到經濟需求,幫你輕鬆讀懂她的小心思,不再為這突如其來的請
女生說困但是睡不著咋回復?掌握 5 個回復方法暖心陪伴 - 天天要聞

女生說困但是睡不著咋回復?掌握 5 個回復方法暖心陪伴

女生說困但是睡不著咋回復?和女生聊天,她突然發來 「困死了但就是睡不著」,瞬間不知如何回應?別著急!她的這句傾訴,藏著對你的信任。掌握 5 個回復方法,從暖心安慰到實用助眠,用貼心話語陪她趕走失眠,讓她感受到你的溫柔,感情在一來一往中悄然升
怎麼委婉的問女生年齡?學會 5 個詢問技巧輕鬆化解尷尬 - 天天要聞

怎麼委婉的問女生年齡?學會 5 個詢問技巧輕鬆化解尷尬

怎麼委婉的問女生年齡?想知道女生年齡,卻怕直接問太冒犯?別發愁!詢問女生年齡有妙招,掌握委婉的方法,既能滿足好奇,又不會讓對方尷尬。學會這 5 個詢問技巧,從巧妙借題發揮到趣味互動,幫你輕鬆開口,讓交流自然又融洽!一、藉助場景,自然引入話題
熟人面前這些話別亂說!專家揭秘最傷人的4種語言陷阱 - 天天要聞

熟人面前這些話別亂說!專家揭秘最傷人的4種語言陷阱

你有沒有發現,有些話在微信上發個表情包就能帶過,可當面說出來就像在友情里埋了顆定時炸彈?去年某高校心理學實驗室的一組監測數據顯示:78%的人際關係破裂都始於不當的言語表達,而熟人之間的語言傷害造成的心理陰影面積是陌生人的3.2倍。
脫北者回憶錄:在中國第一次用衛生棉和母親的遭遇 - 天天要聞

脫北者回憶錄:在中國第一次用衛生棉和母親的遭遇

媽媽離開的那天晚上,勇善幫我上了一堂衛生課。以前我從沒看過坐式馬桶,她教我怎麼使用;我本以為要爬上去蹲在上面,跟我們在朝鮮用的蹲式馬桶一樣。她還教我在洗手台怎麼洗手,並提醒我使用牙刷和牙膏的正確方法。爸爸被捕後,我們家變得很窮,都用手指沾鹽
一個家庭最大的不幸,不是缺錢,而是有人「很犟」 - 天天要聞

一個家庭最大的不幸,不是缺錢,而是有人「很犟」

古人云:「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家庭氛圍,本應溫馨融洽。成員之間,相互理解、彼此扶持。可有時,卻因一人的「犟」,風波不斷。原以為,家是避風港灣。卻不想,因這份倔強,港灣泛起層層漣漪。倘若家庭中,「犟」的風氣蔓延,溫暖親情,便會逐漸冷
人生建議:不要過度提醒任何人,包括你的兒女 - 天天要聞

人生建議:不要過度提醒任何人,包括你的兒女

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與人相處時,好多人習慣憑藉自身經驗和認知,頻繁提醒別人。他們覺得,這是對別人的關心和愛護。然而,這種看似善意的過度提醒,常常給對方帶來無形壓力,甚至破壞彼此關係。要是每個人都無休止提醒別人,那大家都會活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