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這個月的生活費怎麼還沒打過來」「不打了,我們離婚了」

2020年12月01日19:36:12 情感 1974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兒媳,這個月的生活費怎麼還沒打過來」「不打了,我們離婚了」 - 天天要聞

01

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指的是太過溫順老實的人,容易被欺負。

這句話表面上聽起來感覺不合理,因為跟我們常規理解的「人要善良」「與人為善」「勸人向善」等等說辭不一致。實際上,二者並不矛盾,說的是一回事。

我們活在這個現實中,確實要善良,確實要與人為善,但是,沒有人告訴你說必須對所有人都善良,只不過是你自己理解錯了而已。

勸人向善,也並不是說要求別人對所有人善良,你聽到的話很多時候是一種省略掉前提條件的說法,你不能因為自己沒理解透就說有問題。

不管你自己對別人善良,還是別人勸你向善,合理的理解應該是有前提的「善良」,對值得你善待的人善良,對不值得你善待的人,則沒必要善良。

你的善良,可以比喻成你隨身懈怠的補給,確定你有這個東西,然後就可以區別對待不同人了。值得你善待的人,你的補給可以多分給他一些。不值得你善待的人,你少分給他一些就是了。

「兒媳,這個月的生活費怎麼還沒打過來」「不打了,我們離婚了」 - 天天要聞

02

很多人談及婚姻時,也會提到「善良」二字,而且往往有具體的指向,比如,兒媳要懂得尊老,婆婆要懂得愛幼,男人要懂得護妻,妻子要懂得旺夫,這都是善良的範疇。

這些東西,在各種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沒有問題,你可以大肆揮霍你的善良。

但是,如果某些條件不具備,出現了不值得你善待的人,你要學會給自己的善良打折扣,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收回。

前段時間跟麗玲聊天的時候,她說她現在對婚姻有了深刻的認知,重點對婚姻中涉及到的「善良」有了深刻的認知,這一切,都是拜她之前的那段婚姻所賜:

「兒媳,這個月的生活費怎麼還沒打過來」「不打了,我們離婚了」 - 天天要聞

『在那段婚姻開始前後,我都是常規意義上的善良之人,因為我一直受到的教育就是要與人為善,不僅對陌生人要心存善意,對跟自己關係近的人更應該心存善意,我媽甚至說善良是一種功德,對別人善良,既是渡人,亦是渡己。

本著這個原則,我在跟前夫結婚以後,對各種事都盡心儘力,不僅照顧好家裡,照顧好他的衣食起居,而且從來不忘善待婆婆,即便我們外出工作了,我也會定期給婆婆打電話,每個月會打一筆生活費給她。

捫心自問,我不管是作為妻子還是作為兒媳,都已經盡到了自己能盡的責任,可以說,對我前夫和婆婆都已經仁至義盡了。

那時候,我還不懂「善良」應該是「雙向」的,以至於我的付出都可以說是無條件的,只有付出,不求回報。

「兒媳,這個月的生活費怎麼還沒打過來」「不打了,我們離婚了」 - 天天要聞

如果前夫對我好,我可以一輩子不求回報。可是,他對我不好,我不由自主就開始計較得失了,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人的一種本能,反正就是,他對我不好,忽視我,冷落我,沖我發脾氣,還動手打過我,都讓我忍不住去想,自己的付出一點也不值得。

我問他為什麼我付出了那麼多還要被打罵,他回了一句讓我很寒心的話:「因為你是我老婆!」

這句話對他來說是輕描淡寫,但對我來說猶如針扎。就因為我是他老婆,就活該不被善待?就活該被打罵?我結婚難道就是為了這個目的嗎?我付出了那麼多,難道就是為了委屈自己嗎?

我提醒他不允許再這樣對我,他根本不當回事,所以,真的不是我突然要離婚,真的是事出有因,而且是我無法接受也無法繼續忍受的原因。

「兒媳,這個月的生活費怎麼還沒打過來」「不打了,我們離婚了」 - 天天要聞

離婚對他來說或許沒什麼妨礙,但是對婆婆來說妨礙很大,因為沒有人再像我一樣定期給她打電話了,也沒有人每個月給她一筆生活費了。

已經對我養成依賴習慣的她,在我跟前夫離婚第一個月的時候,因為不知情,所以打電話問我,「兒媳,這個月的生活費怎麼還沒打過來?」

我骨子裡依然是個善良的人,雖然收回了對前夫的善良,但是婆婆又沒招惹我,她開口問我要錢的時候,一想到從今往後我都不會再照顧她了,不免感到心疼。但是,我不能因為心疼婆婆就繼續委屈自己,所以,還是狠下心跟她說了實話,「不打了,我跟你兒子離婚了,從今往後,你如果缺錢,直接問你兒子要吧!」

婆婆追問離婚原因,我沒告訴她,找借口把電話掛了。那一刻,我做出了決定:往後餘生,我要做個「不好惹」的女人,可以繼續善良,但不會再像以前一樣盲目善良了,只善待值得我善待的人,遇到不值得我善待的人,就儘早離開!』

「兒媳,這個月的生活費怎麼還沒打過來」「不打了,我們離婚了」 - 天天要聞

03

麗玲所總結的經驗,並不是什麼高深的大道理。可是,為什麼如此淺顯的道理,很多人卻像她一樣,經歷離婚之前沒有意識到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很多人貪圖安逸,貪圖穩定,走過的路都是一種相對被動的狀態,所秉承的觀念都是被灌輸的觀念,缺少自己的理解。

就像麗玲說的一樣,她一開始很善良,是因為受到的教育使然,她的父母要求她必須對所有人善良,所以她就這樣做了,這不是她自己的觀念,而是被灌輸的觀念。

如果她的婚後生活能像婚前一樣波瀾不驚,她或許會窮極一生秉承父母灌輸給她的觀念。可這不現實,沒有誰的人生會一馬平川,早晚都會遇到波折,人生中的波折,往往會動搖我們的既有觀念。

「兒媳,這個月的生活費怎麼還沒打過來」「不打了,我們離婚了」 - 天天要聞

有人或許會覺得,說來說去,還是需要自己親身經歷了一些事之後才能想到改變。其實不是,因為在你之前,已經有人趟過渾水,他們的經歷值得你參考。比如上面提到的麗玲的那段婚姻經歷,就值得你參考。

麗玲是離婚之後才明白善良的深層含義,你沒必要重走一遍她走過的路,可以直接對善良進行深一點的理解:為人妻者,「善良」不是你的標籤,「不好惹」才是。你可以直接將這個結論應用到你的婚姻當中。這不是讓你丟掉善良,也不讓你做個潑婦,而是,要有的放矢,確定自己隨身攜帶了善良以後,用不好惹的一面示人,婆家人才不敢招惹你,他們不招惹你,你當然就可以善待他們了。

另外,除了參考過來人的經歷和經驗以外,還有個好方法是:多看書,多讀書。書中有沒有黃金屋和顏如玉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書中有很多故事,有很多人的親身經歷,有很多人的人生感悟,有很多你沒經歷過的事,有很多你沒犯過的錯,這些都可以當作參考,可以讓你少走很多彎路。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 天天要聞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你好,我是一名單親媽媽,79年的羊,今年46歲了,獨立撫養一個大一的娃。我在飯店工作,為了碎銀幾兩努力的奔波著,日常空閑見縫插針的寫小作文貼補家用。生活從來都是懼怕強者的,「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這句話也適合我們的生活。我從三十多歲就自
鄰里街坊那些事兒(5):潔癖和待客是兩碼事兒,不能混為一談 - 天天要聞

鄰里街坊那些事兒(5):潔癖和待客是兩碼事兒,不能混為一談

原創作品,感謝您的關注點贊、評論與轉發!我們3樓的高阿姨在社區里工作,人長得不漂亮,但能說會道,關鍵是全身上下打扮的很利索乾淨。聽對門葛大媽說,高姨可是有福之人,人家結婚幾十年,她老公從來不讓她洗衣做飯收拾家務,就連兩個孩子小時候也沒管過。
(完)這一世,我不哭不鬧答應離婚,但我也不打算輕易放過她 - 天天要聞

(完)這一世,我不哭不鬧答應離婚,但我也不打算輕易放過她

我為保護妻子車禍不能人道,她卻以安心休養為借口,直接替我去學校辭職。我想找她評理,卻看見身為教授的她正抱著研究生熱吻。「我懷了他的孩子,咱們離婚吧。」我毫不猶豫的在離婚協議上簽字。只因上輩子我抱著女兒鬧到教務辦。在大家的風言風語中,男學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