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照顧102歲母親和81歲姐姐,蘇州老人樂觀接納「人生劇本」

2025年06月10日21:10:23 情感 4826

102歲的母親腦梗後患上了老年痴呆症,81歲的姐姐從小智力殘疾,隨著父親和妻子相繼離世,今年75歲的蘇州老人徐偉君獨自扛起照顧媽媽和姐姐的重擔。 「母親85歲高齡戰勝乳腺癌,99歲時腦梗病危也挺過來了,」最近,在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時,徐偉君笑稱母親兩次「闖關成功」,福氣屬實不小。為防止意外事故發生,退休後的徐偉君幾乎寸步不離,甚至連同學聚會都不能去,可他依然樂觀看待自己的「人生劇本」:「無人分擔,雖辛苦,卻也少了兄弟姐妹間因照顧老人引發的矛盾紛爭,心情是愉快的!」

獨自照顧102歲母親和81歲姐姐,蘇州老人樂觀接納「人生劇本」 - 天天要聞

徐偉君出生於1950年,姐姐徐倩倩比他大6歲。「姐姐在兩三歲時發高燒導致智力殘疾,從小不會說話,生活上離不開人照顧,」 徐偉君告訴記者,那時候父母帶著他們姐弟倆,很是辛苦。後來,父親因病去世了。20多歲的徐偉君從太倉回到蘇州,和母親、姐姐居住在市中心景德路附近。1985年,單位給徐偉君分配了位於蘇州市姑蘇區彩香新村二區的兩室一廳,他帶著媽媽、姐姐搬了進來,到現在已經住了40年。成家後,徐偉君和妻子共同撐起這個家。誰料,1997年,妻子在一場意外車禍中不幸離開。

獨自照顧102歲母親和81歲姐姐,蘇州老人樂觀接納「人生劇本」 - 天天要聞

記者來到時,徐偉君剛剛給母親王雲寶喂完早飯,攙扶著母親起身走動走動。「3年前腦梗後,媽媽聽力、視力都受到了損傷,她已經不認得我了,彷彿退回到了嬰兒時期,」 徐偉君告訴記者,現在媽媽102歲高齡了,消化功能也退化了,只能每天做些軟爛的食物給她吃。記者在廚房看到,徐偉君時常做燉雞蛋,當天,他燒好了一鍋蘿蔔燉老鴨湯,讓媽媽吃點蘿蔔、喝點湯,多補充些營養。「明天的菜是豆腐、黑魚片,盡量換換口味和花樣,」 徐偉君說。

獨自照顧102歲母親和81歲姐姐,蘇州老人樂觀接納「人生劇本」 - 天天要聞

黃芪粉、藍莓葉黃素片、益生菌粉、龜膠、輔酶q10、猴頭菇山藥米糊……在餐桌旁邊的電視柜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保健品,這些都是徐偉君買來給母親增加營養的。記者看到,餐桌下面還壓了一張張手寫的「說明書」:「補氣血喝西洋參+紅棗,眼乾、肝不好喝西洋參+枸杞,愛上火、咳嗽喝西洋參+陳皮或鐵皮石斛……」

獨自照顧102歲母親和81歲姐姐,蘇州老人樂觀接納「人生劇本」 - 天天要聞

回憶起母親兩次「闖關成功」的經歷,徐偉君總結為「母親心態比較好,性格隨和,經常說『人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不要受痛苦就好』。」他告訴記者,第一次是母親85歲那年被查出了乳腺癌,手術切除病灶後醫生建議進一步治療,防止複發和轉移。徐偉君考慮再三,認為母親年事已高,再做放化療對身體傷害也很大,權衡之下放棄了後續治療。如今,十幾年過去了,母親的病情沒有進一步發展,複查結果都很好。

第二次「險情」發生在3年前夏天,「那次母親突然高燒昏厥,馬上打120送到醫院進行搶救,當時全身水腫,陷入昏迷狀態,搶救醒來後,確診為腦梗。」在醫院護理母親的一個多星期里,徐偉君記掛著獨自在家的姐姐,每到飯點趕回家給姐姐做飯,弄完後再去醫院陪護母親。從icu出來後,徐偉君注意到,腦梗留下了不少後遺症,包括母親開始不認識人了,聽力和視力都下降了很多,「基本上聽不見也看不清了。」

獨自照顧102歲母親和81歲姐姐,蘇州老人樂觀接納「人生劇本」 - 天天要聞

自此以後,徐偉君最擔心的事情,便是母親不慎摔倒。「每天早晨出門買菜,最多1個多小時要趕回來,下午母親午睡後,會下樓和鄰居聊聊天,其他時間都在家裡,唯一的消遣是空閑時在手機上看看新聞,」 徐偉君笑著說,自己不能像其他退休老人一樣去聚會、旅遊,少了很多樂趣,慢慢地和外界接觸也越來越少,對外面的事情都不太了解。儘管有不少「遺憾」, 徐偉君卻樂此不疲: 「每家都有各種各樣的事情,遇到了就是上天安排的緣分。她養我大,我養她老,這是應該的!」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周曉青

校對 王麗麗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女人有這些「微反應」,明顯是動情了 - 天天要聞

女人有這些「微反應」,明顯是動情了

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女人對你態度冷冰冰,對你的事情不上心,你親近她,她會後退,會下意識將你推開,你有事情要麻煩她,女人很容易失去耐心;某些時候,你穿荊度棘,為女人做一些事情,試圖哄女人開心,女人卻不受哄,總是怠慢你,在這個時候,你應當明白女
中年男女,與異性關係曖昧,是怎麼產生的? - 天天要聞

中年男女,與異性關係曖昧,是怎麼產生的?

中年男女,與一個異性之間的相處,彼此之間的關係,大大方方,坦坦蕩蕩更長久,更值得珍惜。人到中年,在日常生活中,與異性的相處過程中,智者的選擇是保持距離,不頻繁接觸,靠近。
當情人臨終想見你,你會如何選擇?一場戳心的靈魂拷問! - 天天要聞

當情人臨終想見你,你會如何選擇?一場戳心的靈魂拷問!

愛情這事兒,多半藏在生活的雞毛蒜皮里,可要是生死關頭突然來了,那些被身份、規矩裹著的感情,到底會露出啥樣的真相?好多人把情人關係當成生活的調劑,卻很少琢磨:要是有天她躺在病床上,用盡最後一點力氣說想見你,拋開那些世俗說的角色,你心裡頭抗拒的
一個德國客戶的人生經歷,真正闡釋了什麼叫做九死一生 - 天天要聞

一個德國客戶的人生經歷,真正闡釋了什麼叫做九死一生

(原創,歡迎點贊評論~)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鮑勃·迪倫曾說過:一個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被稱之為人。今天和一個德國客戶聊天,聽了他的人生經歷,我想說,一個人要經受多少磨難,才能被稱之為強者。他這一生,挺傳奇,也足夠悲催。
普通人變強的第一步:丟掉羞恥心 - 天天要聞

普通人變強的第一步:丟掉羞恥心

心理學中有個詞叫「焦點效益」。 是說人很容易太看重自己,從而高估別人對自己的關注。 因為過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怕尷尬、怕丟臉,以至於不敢嘗試新事物,從而錯過很多成長的機會。 ....
玄學!他27歲宣布跟她戀愛了,她28歲時,卻傳來了倆人分手 - 天天要聞

玄學!他27歲宣布跟她戀愛了,她28歲時,卻傳來了倆人分手

玄學!他27歲時宣布跟她戀愛了,她28歲時,卻傳來了倆人分手剛好差7歲,剛好出處了8年,到底是他等不到她,還是她耗不起他呢?當年他27歲,他的事業還是巔峰期,她才20歲,她的事業還在上升期!他不管不顧的宣告了倆人的關係,他作為頂流,事業一度
在這複雜的社會生活環境中,像這樣的情人關係會真的有嗎? - 天天要聞

在這複雜的社會生活環境中,像這樣的情人關係會真的有嗎?

有一種特殊關係能夠長久維持。好多人都覺得這種關係不道德,會破壞別人的生活。其實在生活中每當出現這種關係的人,其實他們是真正有著真感情的人,其中互相之間沒有任何利益關係與算計對方的想法。這樣的感情是很難遇到的,也是很珍貴的。
女人這一生,什麼樣的活法最高級? - 天天要聞

女人這一生,什麼樣的活法最高級?

香奈兒曾說:我的生活不曾取悅我,所以我創造了自己的生活。在這個喜歡定義女性「應該這樣、應該那樣」的時代,有太多的標籤綁架。有人把婚姻當終點站,有人將年齡作倒計時,更多人困在「既要又要」的完美陷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