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圖片和文字均不涉及真實人物和事件。
"遠志,當初你奶奶教我的,叫媽和不叫媽是不一樣的,叫著叫著,不是親的也會叫成親的。"
周慧芳撫摸著我的臉頰,眼睛裡閃爍著淚光,"婚禮上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我都理解。"
我握住她粗糙的手,心中已有決斷。
01
我叫李遠志,從小生活在偏遠的北方農村。我的人生如同一條蜿蜒的河流,在命運的峽谷中奔騰不息。
回首往事,每一個轉折都刻骨銘心,尤其是那個改變我一生的婚禮現場。
我的故事要從頭說起。
我的父親李建國是爺爺奶奶抱養的兒子,在村裡出了名的老實本分。
爺爺李德明是煤礦工人,常年在礦上辛勤勞作;奶奶王桂蘭則勤儉持家,把一家人照顧得妥妥噹噹。
爺爺奶奶對父親寄予厚望,希望他能通過讀書改變命運,可父親性格使然,初中畢業便放棄學業,選擇了學習泥瓦匠這門手藝。
他勤懇踏實,幹活從不偷懶,手藝很快就在方圓幾十里有了名氣。
"兒啊,你這手藝越來越好了,該找個媳婦成家了。"在父親22歲那年,奶奶開始張羅著給他找對象。
經過一番打聽,奶奶看中了本村堂姐家的三女兒林玉梅。林玉梅生得明眉秀目,又學過裁剪,在村裡頗受年輕小夥子的青睞。爺爺對這門親事卻有些顧慮。
"老婆子,那姑娘太精明了,不像是老實人家的閨女,我怕她日後會嫌棄咱兒子老實。"爺爺憂心忡忡地說道。
"哎呀,咱兒子能幹,走正道,懂得心疼人,村姑家的閨女還能貪圖啥?肯定錯不了,你就放心吧。"奶奶拍著胸脯打保票。
就這樣,父親和母親的婚事定了下來。
奶奶對這個兒媳婦十分大方,不僅給了雙倍的彩禮,還添置了縫紉機、鎖邊機等嫁妝,村裡人都說母親是"掉進福窩裡了"。
婚後的頭幾個月,家裡一片和睦。奶奶像對待親女兒一樣疼愛母親,家中大事小事都與她商量,父親掙的錢也全交給母親保管。
不到一年,我出生了,給這個家庭帶來更多歡笑。
爺爺給我取名"遠志",寄託著我能夠"志存高遠,走出山村"的期望。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時間推移,母親的本性逐漸顯露。她開始頻繁出門,越來越不管家務和我的撫養。
最初她說是去縣城學習提高裁剪技術,後來就改口在城裡租了店鋪做生意,一去就是好幾天不回家。
"這媳婦,整天往外跑,也不管家裡的活和孩子。"村裡人開始議論紛紛。
爺爺的憂慮成了現實。他的血壓不斷升高,整日愁眉不展。奶奶不信邪,堅持去找我的姥姥商量。
"姐姐啊,咱家條件不差,不需要孩子在外吃那個苦啊。再說,孩子也想媽啊。"奶奶哀求道。
讓全家人震驚的是,母親竟然提出了離婚。
她聲稱和父親"沒有共同語言",還說自己"不想在窮山溝里窮一輩子"。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爺爺氣得卧床不起。
父親不甘心,前去縣城尋找母親,卻發現她早已與一個南方來的服裝商人同居。更讓人心痛的是,當父親試圖挽回婚姻時,母親竟幫著那個男人打了父親。
爺爺的心病終究難醫,住院半月無效後,執意回家,沒過多久就離開了人世。
爺爺的去世給這個家庭帶來沉重打擊,奶奶哭得死去活來,畢竟他們夫妻一輩子恩愛有加,從無爭吵。
面對殘酷的現實,奶奶擦乾眼淚,勸說父親:"兒啊,咱不能在一棵樹上弔死。走錯了路,記得回頭。離了吧,離了咱再給遠志找個好媽。"
父親無奈同意了離婚,但他心灰意冷,表示再也不想找媳婦了。奶奶卻不這麼想,她明白一個沒有母親的孩子會有多苦,於是暗自托媒人給我尋找後媽。
"好孩子,奶奶年紀大了,說不定哪天就像你爺爺一樣離開了。只有給你找到一個好媽,她才能一直陪著你,保護你啊。"奶奶常常這樣教育我。
02
在我3歲多那年,通過鄰村趙姑奶奶的介紹,我們認識了周慧芳。她在鎮上賣火燒謀生,人勤快、心善良。
初次見面那天,奶奶帶我去她的小攤前,買了熱騰騰的肉火燒給我吃。周慧芳看著我吃得津津有味,臉上露出慈愛的笑容。
"這孩子真討人喜歡,眼睛又大又亮,像顆黑葡萄。"她撫摸著我的頭,輕聲說道。
不久後,周慧芳便開始頻繁來我家做客,每次都會帶著好吃的給我。奶奶讓我喊她"媽",我聽話地叫了。
起初只是奶奶教的,漸漸地,這聲"媽"在我心裡生了根。
周慧芳勤儉持家,性格溫柔,對我和父親都很好,很快就得到了奶奶的認可。他們舉行了簡單的婚禮,從此,我有了後媽。
"遠志,從今以後,媽媽會好好照顧你和你爸爸,和奶奶一起,咱們一家人好好過日子。"周慧芳摟著我,眼神真摯。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們的家庭重新變得溫馨和睦。周慧芳起早貪黑做生意,從不買新衣服,卻總惦記著給我和父親添置新衣服。
奶奶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時常感嘆:"要是你爺爺能看到你這會過日子的媽,該有多好啊。"
在我上小學的前夕,我們得知周慧芳因早年遭受前夫家暴,做了子宮切除手術,無法再生育。這個消息讓奶奶難過了一陣子,但很快就釋然了。
"不能生就不能生,咱家有遠志就足夠了。"奶奶安慰周慧芳,"你是好人,老天爺會保佑你的。"
我上小學那年,一場意外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父親在一戶人家幹活時,為了趕工,加班到很晚。就在即將完工的最後時刻,他不慎從腳手架上摔下,頭部重重地撞在一塊三角形的石頭上。等人們將他送往醫院時,已經回天乏術。
噩耗傳來,周慧芳痛不欲生,癱坐在地上失聲痛哭:"我這苦命的人啊!你撇下老的,撇下小的,叫我們怎麼活啊!"
奶奶受不了這個打擊,當場暈厥過去,被送往衛生室搶救。我站在一旁,完全懵了,不知道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周慧芳擦乾眼淚,將我緊緊摟在懷裡:"好兒子,別害怕,後來的路,媽媽陪你一起走。媽媽會永遠保護你,守護著你,盡全力護我兒子周全。"
聽了這話,我在她懷裡痛哭一場,感到了依靠和勇氣。周慧芳就是我在黑暗中的一束光,指引我前行的方向。
03
父親去世後的第三個月,奶奶也撒手人寰。
臨終前,她拉著周慧芳的手,淚眼婆娑:"好孩子,是我們對不起你啊。我這輩子攤上你這好兒媳婦知足了。我會和你那未曾謀面的公公說,孫子交給你,我們放心了。"
失去了父親和奶奶,我和周慧芳相依為命。她繼續經營小買賣,拚命工作養家。
可是,村裡的流言蜚語和半夜的騷擾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不安寧。有人說周慧芳年輕漂亮,守寡不易;也有人暗地裡打她的主意。
一天晚上,幾個醉漢砸開我家的門,要不是鄰居及時趕來相助,後果不堪設想。這件事深深刺痛了周慧芳,她開始考慮再婚以求保護。
"遠志,你覺得媽媽再找個人家,你能接受嗎?"周慧芳小心翼翼地問我。
我想起了奶奶的囑託,點點頭:"媽,有合適的好人,我支持您。這樣咱們娘倆也能睡個安穩覺。"
在趙姑奶奶的介紹下,我們認識了劉明亮。他是周慧芳的小學同學,妻子因胃癌去世,有個比我小兩歲的女兒。
劉明亮主動來我家幫忙,對我和周慧芳都很好,很快就贏得了我們的信任。
我漸漸接受了他,開始喊他"爸爸"。周慧芳也對他產生了好感,兩人常常聊到很晚。劉明亮的女兒也被接來我家,周慧芳對她照顧得無微不至。
"遠志,這是你妹妹,你要好好照顧她,相處好了,就是親兄妹了。"周慧芳囑咐我。
我認真地答應:"媽,這您放心,我一定做到。"
表面上看,我們似乎要組成一個新的幸福家庭。可天有不測風雲,就在我們準備正式結婚的前一周,劉明亮突然失蹤了。
更可怕的是,周慧芳發現自己積攢的五百多元錢全部不見了。
經過打聽,我們得知劉明亮在縣城租了房子,把他母親接去照顧女兒,而他自己卻和廠里一個姑娘好上了,那姑娘已經懷孕了。
他嫌棄周慧芳不能生育,擔心將來沒人養老,就這樣狠心騙了我們。
"兒啊,我是傷了感情又掉上了辛苦錢。從今以後,我再也不給你找爸爸了!咱娘倆相依為命往前奔吧!"周慧芳抱著我,淚如雨下。
這次打擊讓周慧芳決定帶我離開這個傷心地。通過趙姑奶奶的兒子——趙老師的幫助,我轉到了市裡的學校讀書。
周慧芳在城裡租了小房子,早出晚歸打幾份工,供我上學。
城市的生活節奏快,競爭壓力大,但教育資源豐富。我知道周慧芳為我付出了多少,便發奮讀書,成績一路攀升。
看到我的進步,周慧芳總是欣慰地笑著,即使她的手指因長時間幹活已經裂開了口子。
有一次,周慧芳下班回家,臉色通紅,步履蹣跚。我察覺不對勁,趕緊找出體溫計一量,竟然高燒39度。
"媽,您怎麼不說自己發燒了?"我心疼地問。
周慧芳勉強笑了笑:"兒啊,我只是覺得有點累,沒想到是發燒了。還是我兒子心眼多啊。"
我趕緊給她服藥退燒,那一刻,我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有能力讓媽媽過上好日子,不再受苦。
周慧芳省吃儉用,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我沒有辜負她的期望,初中、高中一路過關斬將,最終考入了一所985重點大學。
"兒啊,你考上這麼好的大學,媽媽真替你高興!"周慧芳激動得熱淚盈眶,"咱家終於出了個大學生,你爺爺的心愿實現了。"
04
大學期間,我認識了同樣來自單親家庭的蔣麗娟。她的母親在她初中時因胃癌去世,姐姐放棄學業去廣東打工供她讀書。
我們有著相似的經歷和價值觀,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我們都不喜歡奢侈的生活,課餘時間都用來勤工儉學,能省則省。畢業後,麗娟在市裡當了中學教師,我則保送了本校研究生,後來進入市中心醫院工作。
工作後,我把麗娟帶回家見周慧芳。
兩人一見如故,周慧芳拉著麗娟的手,親切地說:"娟啊,你真是一個樸實的好閨女!這下我可放心了!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
麗娟回去後,一再誇讚周慧芳為人可親,也讓她想起了自己的母親。我知道,這是最好的結果。
讀研期間,我有補助,還申請了助學金,基本不需要周慧芳的錢了。可讓我沒想到的是,等我工作後,周慧芳竟然給了我十五萬元作為買房首付。
"媽,這錢您留著養老吧,我自己能掙。"我堅決推辭。
周慧芳生氣了:"兒啊,你怎麼就不懂媽媽的心意呢!我留著錢幹啥?我活著就是為了你啊!如果不是為了你,我活著都沒有意義了!"說著,淚水奪眶而出。
我無奈地接過錢,心裡既感動又心酸。知道這每一分錢都凝結著周慧芳的血汗,我更加珍惜這份深情厚愛。
與麗娟商量後,我們決定結婚。麗娟家境不富裕,但她堅持不要彩禮,和我一起出資買了房子,領了結婚證。
就在籌備婚禮的幾天前,周慧芳突然提了一個讓我意外的建議。
"兒啊,這幾天我一直在考慮,舉行婚禮的時候,人家都是親爸媽上台。我怎麼說也是個後媽,要不你通知你親媽一聲?這絕不會影響咱母子之間的感情,咱做人不留遺憾。"
我斷然拒絕:"媽,我不會叫她,我沒有遺憾。在我心裡,您就是我的親媽,從來沒有'後媽'二字。婚禮上,您就是我唯一的母親!"
周慧芳含淚點頭答應了。我以為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卻沒想到,婚禮當天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
05
那是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婚禮在市裡最好的酒店舉行。
當我牽著一身婚紗的麗娟走進禮堂時,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我們向台上的周慧芳走去,準備行跪拜禮。
就在這時,我看到一個陌生而又熟悉的身影。那是我許多年未見的親生母親林玉梅,不知何時已經坐在了母親的位置上!
周慧芳站在一旁,臉上表情複雜。
全場一片嘩然,我感到一陣眩暈。多年的記憶如潮水般湧來,那些被遺忘的傷痛,那些無助的夜晚,以及周慧芳給予我的無盡關愛與支持……
時間彷彿在這一刻靜止了。我該怎麼選擇?是選擇血緣關係的親生母親,還是選擇養育之恩的繼母?這個決定不僅關乎我自己,也關乎在場所有人對"母親"二字的理解。
我深吸一口氣,緊握麗娟的手,一步步走向前方。全場寂靜,所有人都在等待我的選擇。
走到台前,我毫不猶豫地拉著麗娟,向周慧芳深深跪下。
"媽!"我高聲呼喚,聲音中飽含激動與感恩。
麗娟緊隨其後,同樣叫了一聲響亮的"媽"。周慧芳連忙上前攙扶我們,眼中淚光閃爍。
我站起身,面向所有賓客,聲音堅定而有力:"媽啊!您雖然和我沒有血緣關係,但您對我的愛早已超越了血緣。您不是親媽勝似親媽,咱母子之間的親情已經滲透到骨子裡、血液中,這是任何人都改變不了的事實!"
"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時候,是您用愛守候著我,是您給了我前進的動力。我這輩子永遠不會忘記,在我最無助的時候,是您說'兒啊,堅強起來,別怕,有媽在,媽會永遠保護著你,咱娘倆一塊前行'。您用瘦弱卻無比堅強的肩膀,扛起了我生活的重擔。媽,您就像一顆閃耀的啟明星,照亮了我腳下的所有路!"
說到動情處,我哽咽了。周慧芳緊緊抱住我,淚水打濕了衣襟。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許多賓客也被這一幕感動得落淚。
我轉身面對林玉梅,語氣冷淡:"謝謝你生了我,但我更恨你拋棄了我和我的家人。我永遠不會忘記爺爺和奶奶是怎麼離開人世的,我恨你!"
06
林玉梅低下頭,默默地走下台,離開了婚禮現場。據我所知,她的生活並不順遂。
與那個南方男子生了一個女兒後,發現他早有家室,逼他離婚未果,最終被拋棄。她獨自撫養女兒長大,可女兒卻跟隨一群不良青年離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
婚後,我和麗娟生了一對兒女,由周慧芳幫忙照顧。麗娟把周慧芳當作親母親一樣孝敬,婆媳關係和睦融洽。
周慧芳盡心儘力照顧孫子孫女,享受著天倫之樂,臉上的皺紋中總是藏著幸福的笑容。
多年後的一天,我在醫院偶然遇見了年邁的林玉梅。她已滿頭白髮,面容憔悴,雙眼渾濁無神。她患了重病,無人照料,孤獨一人來醫院看病。
"遠志,是你嗎?"她顫抖著聲音問道,"媽媽好想你啊!"
我內心複雜,既有怨恨,也有一絲憐憫。回家後,我把這事告訴了周慧芳。本以為她會生氣,沒想到她卻說:"兒啊,再怎麼說,她也是給了你生命的人。幫她看病吧,但不必太親近,點到為止就行。寬恕別人,也是放過自己。"
在周慧芳的開導下,我為林玉梅安排了醫療,但始終保持距離。真正的母親,永遠只有周慧芳一人。
如今,我已是一名資深醫生,麗娟成了中學校長,兒女也都長大成人。周慧芳雖然年事已高,但依然精神矍鑠,是我們家的精神支柱。
每當看著周慧芳和孫輩們其樂融融的場景,我就會想起那個婚禮上的決定。
那一刻,我不僅是在選擇一個母親,更是在確認一種價值觀:真正的親情不在於血緣,而在於相互的愛與付出。
血緣可以連接生命,但唯有愛才能連接心靈。在我的生命中,周慧芳的愛如同陽光,溫暖且永恆。
我所能做的,就是用同樣的愛去回報她,讓這份愛延續下去,照亮更多人的心靈。
"媽,兒子永遠愛您。"每當我這樣說時,周慧芳總會笑著回應:"兒啊,媽也愛你,你是媽的驕傲!"
這大概就是人生最美好的饋贈——在命運的轉折處,我們選擇了愛,選擇了感恩,選擇了守護彼此的心靈港灣。無論風雨如何,這份情感都將生生不息,照亮我們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