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來自身邊小事,但故事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請勿對號入座。
我叫林玉蓮,今年56歲,剛退休一年。
老公吳大軍62歲,兒子吳斌28歲。
晚上睡覺前我特意關了鬧鈴,令我自己失望的是,我按時按點醒來,看了一眼手機,6點40,和鬧鈴一樣精準。
我閉上眼睛,裝作自己還在熟睡,平時這個時間,我已經在廚房忙著做早餐,一會兒兒子匆忙洗漱完,迅速把兩口飯,或者直接打包帶去上班。
閉著眼睛,我發現耳朵變得異常靈敏,我聽見老吳和兒子起床,我聽見老吳對兒子說:小斌,你媽媽瘋了,她說以後不管我們了,讓你在食堂吃飯,我自己想吃什麼自己做。
吳斌奇怪地問:爸,到底怎麼回事,是你惹我媽生氣了嗎?
老吳搖頭,說:誰知道是怎麼回事,反正現在就是她不做飯,也不洗衣服,以後要怎麼辦,你自己看著辦。
吳斌煩躁地說:爸,那我住宿舍吧,這樣我每天還能多睡一會兒,臟衣服也有阿姨收,挺好的。
老吳嘆氣,說:小斌,你也不回家,那我怎麼辦,你媽媽這個樣子,我覺得特彆氣悶,你不能不管我。
吳斌匆忙出門,說:爸,先不說了,我要遲到了,等我下班再來拿東西。
兒子走了,老吳坐在客廳嘆氣,他每天去鍛煉前都要吃點東西,不然他胃不舒服,還容易頭暈,今天早上我沒做早飯,他才會有空唉聲嘆氣。
我笑了笑,打開喜馬拉雅一邊聽書,一邊睡覺,伸個懶腰,裹緊被子,格外舒服。
心情放鬆,睡覺似乎都格外香甜,等我再次醒來,已經到了9點半,我自己都想不起來,我上次睡到這個點是什麼時候了。
我洗了個澡,擦乾自己的長頭髮,裡面有夾雜著幾根白髮,看著鏡子里的自己,皮膚有些鬆弛,眼角的細紋特別明顯,我終於相信了小潔的話,女人真的要捨得給自己花錢,不然突然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蒼老的特別快。
我想著是不是應該去剪個頭髮,這麼多年一直是長發,自己卷個大波浪,然後隨手紮起來,這樣打理很方便,我自己也習慣了這個形象。
可今天我有些衝動,想改變一下自己,包括髮型,包括著裝,包括自己滿身的煙火氣。
外面下著小雨,我給小潔打電話,說:你忙什麼呢,陪我去剪頭髮吧。
小潔不敢置信地說:玉蓮,你說真的,你真捨得把頭髮剪了?
哈哈,太好了,你等我,我現在就開車去接你,一會兒再請你吃西餐,讓你好好享受一下。
我聽著她的聲音,都能感覺到她的活力,如果真能跟她一樣,那生活中可能沒什麼好怕的了。
我穿了件香芋紫的開衫毛衣,拿著傘趕緊下樓,她可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此刻肯定在路上。
我打著傘,聽著雨傘上滴滴答答的雨聲,想起我和小潔上學時,一起在雨里奔跑的樣子,那時候的我們,對畢業後的生活充滿了期待和嚮往,總覺得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有好工作,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等我們畢業了,才發現生活是那麼現實,我們找不到心儀的工作,我們連養活自己都困難,更別說孝敬父母。
當我第一次走進工廠,跟著師傅去啟動泵時,拿著F型扳手不知怎麼下手,師傅看我那樣子,很生氣,冷著臉自己麻利地弄完,頭也不回地工作室。
我戰戰兢兢跟在她後面,坐在一邊不敢說話,她喝了大半杯水,說:小林,我都教你好幾遍,你看著挺機靈,可這腦袋怎麼這麼不靈光。
小林,你看看你同學,和你一起來的,可她現在都能獨立操作了,你怎麼心裡還沒一點章程啊。
我也很氣餒,找工作不容易,我媽媽想讓我回家慢慢找,或者考老師。
可我的同學一個個都找到了工作,雖然我很明白,他們多半都是家裡託了關係,畢竟對我們這些剛走出校門的人來說,沒有經驗,沒有人脈,我們有的只有一顆心,還被社會匆匆磨去稜角。
我報名參加考試,然後和同學一起走進工廠,第一次倒班,第一次一個人走夜路回宿舍,第一次因為一隻突然竄出的貓,嚇的一路狂奔……
小潔的車在我身邊停下,我又一次對她刮目相看,這個小區很少讓不是業主的車進來,可她就是有辦法,這麼快開著車進小區。
我坐進副駕駛,她笑著說:呵呵,是不是想起我們淋雨的事了,那時候人真傻,不過在雨里跑一會兒,也能笑的跟個傻子一樣。
我選了一首喜歡的歌,說:可我們看到了彩虹啊,你還記得不,那天的彩虹像兩道完美的拱橋,好像了解了過去和未來。
她說:是啊,我也以為那麼遙遠的事,我早不記得了,可現在那兩道彩虹好像還掛在那裡,一直在那裡。
我望著車窗外的雨,淅淅瀝瀝,聽小潔說:玉蓮,你還記得你第一次拿工資嗎?
我不由笑了,我人生的第一筆工資,總共發了526塊,那天晚上,我們幾個校友去燒烤攤慶祝,我們捨不得炕羊排,烤了幾個羊頭,大家唱歌喝啤酒,慶祝我們第一次掙錢。
小潔不和我一起,她打算自己開店,父母也很支持她,她是我們中起點比較高的一個,讓我們羨慕不已。
我給媽媽打電話,告訴她我發了工資,那時候打電話很不方便,都是先打到小賣部,跟人家說好時間,在固定的時間打過去。
可就算那樣,我還是很開心,我給媽媽買了一條羊毛圍巾,上面有精美的雙面綉,雖然看見它在一間小店鋪,可我看見它的第一眼,就覺得它是屬於媽媽的。
也許作為一名農村婦女,媽媽沒太多機會戴這條圍巾,可我還是和老奶奶講了半天價,花50塊錢買了它。
老奶奶知道是我給媽媽買的,才最後賣給我,說:姑娘,看在你一片真心份上,我才賣給你,不然這個價我真捨不得,這上面的刺繡可是我一針一線綉上去的。
我告訴媽媽這件事,她笑著說:玉蓮,媽整天在地里忙活,你買那麼好的圍巾,太浪費。
玉蓮,我和你爸挺好的,你別擔心我們,自己掙的錢多去買點好吃的,別委屈了自己。
我含著淚笑了,爸媽就是這樣,他們可以吃苦受累,可他們永遠希望孩子過的好。
想起這些事,想起那條圍巾,這麼多年了,她還是媽媽的心頭好,保存的好好的。
也許這就是生命的傳承,一代人又一代人,都在這麼走下去,這裡面包括媽媽,包括我,包括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