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吃得越來越簡單了。
五十歲之後,越來越喜歡過簡單的生活了。
因為年紀大了,消化也不如年輕人了。
吃得稍多一點,就會給身體造成負擔,馬上就能胖一圈。
也不敢時常吃得太飽,吃得太好了。
只想著每餐簡單的吃點,吃得簡單一點。
因為美味的食物,往往高油高鹽高糖,對身體都不太友好。
吃得簡單,也就很省時省事了。
就像有一次孫儷說她家的菜很沒味道,經紀人從來不在她家裡吃飯。
她說她們家的菜大多都是水煮或者涼拌。
我現在每天吃飯,基本上也都是以蒸煮為主。
盡量少葷多素。
因為吃得多了,可能一天還不覺得餓。
3:不喜歡與人交往了。
五十歲以前還有朋友,還會經常地一起約著吃個飯,逛個街。
五十歲之後,感覺和誰在一起都累。
因為和別人在一起,做不到自說自話,自顧自,總要考慮別人的感受。
別人說的話,可能不是你感興趣的,也要假裝感興趣。
別人想做的事情,可能是你不想做的。自己想做的事情,可能別人又沒興趣。
既不想委屈自己,也不想為難別人,所以就越來越不想與人交往了。
4:不太買衣服也不太想花錢了。
我是從去年開始,不想花錢買衣服了,覺得沒必要。
也不是說就放棄形象了,只是沒有那麼在意別人的看法和眼光了。
現在穿衣服的標準就是舒服,簡單,得體。
不再像以前一樣,覺得穿新衣服才會高興。
前段時間刷到一位可口可樂剛退下來的高管的視頻,如果不是聽她談話,你會覺得像路人甲。
穿得非常普通,也不化妝,臉上有皺紋,頭上有白髮。
聽她說話,就會覺得很舒服。
她說她的衣服都是十多年的了。
一套灰色的運動裝,還是朋友送的。
她覺得穿得挺好的,有衣服穿為什麼還要買衣服呀?
沒有天天買新衣服,日子也過得開開心心的。
我現在可能也是這種心境。對穿衣服已經不那麼在意了,也可能是因為很少出去和別人打交道。
也沒有特別想買的東西。
總覺得現在家裡現有的物品,已經能滿足正常的生活需求了。
我現在所有的開支,也就是買菜買牛奶買水果,買日用品。
5:不喜歡與人爭對錯了。
五十歲之後,對於很多事情,不想爭多錯了。
明白了每個人都會想得不一樣。
懂得了各人有各人的立場和處境。
我平時在生活中,很少與人打交道,所以也很少與人有矛盾。
在家裡,也不再與老公或孩子爭對錯。
表達觀點,不強求對方一定認可自己的觀點。
在網路上,有人認可我的觀點,覺得像朋友一樣有了共鳴。
有的人不認可我的觀點,覺得我說得太片面,也可以理解。
就算有人在評論區出言不遜,我也不會針鋒相對的爭執。覺得沒必要。
6:不喜歡聚會了。
越來越不喜歡聚會了。
我本來就不是一個長袖善舞的人,不會看人臉色說話,也不會在大庭廣眾之下侃侃而談,所以,大多數時候,我都是聚會中最沉默的那一個。
如果只是吃飯,又顯得很尷尬。
又沒有什麼想說的。
聚會對我來說,就成了困擾。
以前不喜歡聚會,礙著一些情面,只好硬著頭皮參加。
現在不喜歡的,就可以拒絕參加。
老公的聚會,有時候會喊我一起去,晚上不想吃飯,所以,大多數時候,都是不想去的。
在家裡會更輕鬆。
習慣了在家的自由,就更加不能忍受聚會中的身不由己,言不由衷。
7:越來越喜歡獨處了。
不上班之後,大多數時候,我都是白天一個人在家裡。
早上一個人跑步,一個人在家裡吃早餐,一個人在家裡自由自在。
年輕的時候,到哪裡去,都想著喊一個人同行。
五十歲之後,到哪裡都想著一個人挺好。
就連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去超市,也覺得完全沒有不舒服。
這段時間看《百年孤獨》,我覺得最享受孤獨生活的,當屬麗貝卡。幾十年都可以不出門,不和任何人來往。
剛才看到有人評論:羨慕麗貝卡的生活。
原來,並不是我一個人喜歡獨處。越來越多的人,更喜歡一個人獨處,不喜歡一大群人咋咋呼呼。
獨處就是意味著自由。
8:不喜歡去別人家串門,也不歡迎別人到自己家串門了。
五十歲之後,不喜歡去別人家串門,也不歡迎別人到自己家串門。
去別人家裡不自由,哪怕是朋友家,也不如自己家裡自由自在。
別人在自己家裡,我也覺得不自由。
要陪著別人說一些無聊的話,有別人在家裡,總有顧忌,不能像一家人一樣,想幹什麼幹什麼。
去別人家,還是別人到自己家,都不自在。
9:不願意輕易麻煩別人,也不想總是被別人麻煩了。
我不喜歡麻煩別人。
任何時候,我自己能做的事情都自己做。
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
麻煩別人有心理負擔。
或許是因為從來不想麻煩別人,也不喜歡別人麻煩我。
我最不喜歡朋友圈裡幫忙轉發,點贊,投票的事。
有時候,本來也沒那麼熟悉,只是認識,有人就會突兀地發信息,請你幫著轉發,有的還要點進去投票,有的還要下載什麼軟體。
真的不喜歡。
遇到這種要求,我大多都是假裝沒看見。
我也從不會要求別人幫我轉發點贊。
▽
這就是五十歲的我的現狀。
不知道有多少同齡人和我是一樣的?
網路圖片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