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如果很早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非常幸運的,他會比別人覺醒的要早。
如果他能不受誘惑,堅定的向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努力。那他的生活一定會免去很多苦悶,因為他有難得的清醒。
我身邊就有這麼一個朋友,人生的規劃非常清晰。在每一件大事的選擇上都保持著清醒,每次見到她,我都覺得自慚形穢。
我們還在讀高中時,她就說不想離家太遠。沒什麼大志向,以後還是會回到父母身邊。讀大學時,就決定要考公務員。
所以,畢業之後直接回到了家鄉。一邊工作,一邊考公務員。一開始沒考上,但因為特長,被市區領導借到身邊工作。
工作自然是認真的。我以為公務員很輕鬆,結果有時也會加班到凌晨。就這麼一邊工作,一邊考試。最後考到了縣區公務員,去報道了。
她說還會繼續考,想要考回市區,因為市區離家近。早早的貸款買了房和車,每一份工資都花在了刀刃上。
在婚姻觀上,也無比清醒。她說以後還要贍養父母,所以希望男方以及男方父母的條件要稍微好一點,最好也是體制內,這樣他們壓力會小一點。
碰到媽寶男,男方父母對她不滿意的,她也不糾纏妥協。除了工作,還有自己的業餘愛好。做飯攝影旅遊,一個人也把日子過得津津有味。
看著別人的規劃,我不得不感慨,人家能過得好不是沒有理由的。
十八歲的我們,靠著一腔熱血,只想著去到機會更多的大城市。從來沒想過以後要過什麼樣的生活,自己的性格適不適合,家鄉的父母老了以後怎麼辦。
戀愛結婚全憑愛意,不曾考慮過現實。盲目相信愛可抵萬難,不顧父母的反對與擔憂,義無反顧地奔向未知。
等到被現實當頭一棒,才驚覺,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想要改變,卻已有諸多的身不由己。
於是掙扎、不甘、焦慮、不安,卻又無可奈何。最後麻木不已,泯然眾人。人生已過半,還能不能翻盤?
雖說人生是段旅程,重要的是過程,好的壞的都是經歷,都是獨一無二。但沒有人不想在這段旅程中舒舒服服。所以,人生是需要智慧的。
人生兩個境界:一個知道,一個知足,知道自己想要的,知足自己擁有的。便是人生的一種智慧。
《道德經》里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是一種難能可貴的能力。它是一種清醒的自我認知,能夠明確內心真正的追求與渴望。
世間的誘惑與噪音太多。如果我們不能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便極易迷失方向,隨波逐流。
知道自己想要的,我們便有了明確的目標。人生的每一步都有了方向,外界的干擾就很難動搖我們。
當我們明晰了內心的渴望,便會自覺屏蔽外界的流言蜚語,拒絕無效的社交,也不再畏懼各種艱難險阻。
知道,讓我們明確了人生的方向,讓我們有了追求的動力;而知足,則讓我們在追求的過程中保持內心的平靜和滿足,讓我們懂得珍惜和感恩。
一個人如果只知道自己想要的,卻不懂得知足,就會在追求的過程中不自覺地陷入慾望的膨脹和貪婪之中。最後可能失去更多。
老子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在追夢的道路上,要時常回頭看看自己的收穫,學會感恩。
時常矯正自己的心態,避免陷入無盡的索取與追求之中。
知足也並非是讓我們不思進取,安於現狀。時常看看自己的目標,努力去追逐。只是提醒自己在追求的過程中不要被慾望所吞噬,別忘了初心。
人生這場旅途,我們會經歷四季更迭,會走過山川湖海,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誘惑與迷茫常在。
願你早日看清自己的內心,明白自己的追求。也祝你知足常樂,以歡喜之心慢度日常。能夠看盡世間美好,也能到達想要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