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小某書上有這樣一篇帖子引發熱議。
➤事情是這樣的:發帖人(女)她說某天老公早上起來從冰箱拿了兩瓶酸奶出來,一瓶給女兒一瓶給自己。因為現在天氣冷,把酸奶提前拿出來放一會、回頭喝的時候就不會那麼冰了。
↑↑發帖人就生氣了:我平時也不愛喝冰的啊,為什麼不能把我那瓶也一起拿出來呢?這讓我覺得自己好多餘!
「是我老公自私,還是我太敏感了?」、「到現在他都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有問題,難道是我的問題嗎?」
➤網友在評論區吵翻了。有人覺得是帖主老公做的不對。
▽愛一個人會下意識都會想到他,不存在什麼忘記了,就是不上心吧!
▽也有人認為多大點事啊,當場說開不就好了?不至於內耗成這樣!
➤一開始我也是同情帖主的。我覺得她的吐槽沒問題啊!家裡有三個人她老公只拿兩瓶,這說明啥?說明她老公想到了給身邊人一起喝,但只想到了女兒、卻沒想到老婆。站在帖主的角度確實會覺得難受。讓她過不去的不是一瓶酸奶,而是老公沒有把她記在心上。
▽而且帖主這個事,很容易讓人想起來之前大火的「八個瑞士卷」事件,然後把帖主腦補成一個在家中沒有話語權、備受忽視、連一瓶酸奶都不配喝的可憐媽媽。
➤但是後來看了帖主的回復,很多人都收起了對帖主的同情。
>>網友A評論:「你就不能直接張嘴和他說嗎?」
帖主回復:當時就說了,他說他不喝但我不信就是狡辯。
>>網友B評論:「你太敏感了吧。我起來倒牛奶也是只弄自己和孩子的,根本沒其他想法,就是誰知道他早上想不想喝啊,他起來了自己弄唄,這麼小個事…」
帖主回復:我平時也這樣,但我可以這樣他不可以。
➤不知道大家看出點什麼沒?敢情帖主吐槽的老公只給他自己和女兒拿酸奶,也不一定是真的。
♢自己不長嘴要人猜,沒做到她心坎子上就開始生悶氣:不知道我也不愛喝冰酸奶么?你應該主動給我拿的啊!
>>帖主可以不對老公上心,但是老公對她不上心她就受不了了,這不就是雙標嗎?
➤好多人都說帖主是「麥琳本琳」。前陣子因為各種金句和奇葩操作火上熱搜的賣琳女士,就是特別典型的「雙標又內耗」。
>>她可以肆無忌憚那的不給老公面子,但是對方不能不給她面子。
>>她想要一個東西,明明可以直接說出來讓老公去買,但是偏偏就要說「我配擁有啥啥啥」這樣的話,後面還怪對方沒有理解到她的點。
➤這種話不僅是說給對方聽的,也是說給在場的不在場的第三個人聽的。這種話就相當於把自己擺在了弱勢的地位,再反手給對方扣上一個「大大」的帽子。
我配擁有一杯咖啡嗎=我這個人,你還愛不愛?
我不配喝一杯不冰的酸奶嗎=這個家裡,還有我的位置嗎?
>>這種操作、這種味兒簡直一模一樣!
♢02
不管是帖主還是麥琳,她們"雙標且內耗"的背後折射出來的是已婚女性自我意識的缺失。
➤也就是沒有自我。她們把全部的情緒牽扯到另一半的身上,渴望通過另一半的一言一行,來證明自己是「被愛的」和「值得被愛的」。並且樂此不疲的進行一次又一次的試探。
而一個沒有自我的人,時間一長只會喚起身邊人強烈的反感。因為這樣的人內核不穩定,會不斷依賴外界正向反饋來確認自我價值。
△今天是酸奶咖啡,明天是車厘子,後天是金子包包奢侈品...一旦自己的需求被對方「忽略」或「漠視」,她們就情感崩潰,甚至連帶著信念也會崩塌。然後陷入「是我太敏感了嗎「「是我沒事找事了嗎?」「是我小題大做了嗎」的情緒困境中。不斷內耗的同時,也消耗身邊人的能量。
➤可是她們大多數又是值得同情的!很多女人在結婚前都曾信誓旦旦好好過日子,只是婚後的激情都被柴米油鹽、帶娃的瑣碎事情消耗殆盡。最後才發現:心酸無處訴說、自己對自己產生懷疑。除了丈夫孩子,無處尋求安慰和溫暖。
▽宮崎駿說過:「不要輕易地去依賴一個人,它會成為你的習慣。當分別來臨,你失去的不是某個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學會獨立行走,它會讓你走得更坦然些」。
▽獨立的姿態有千萬種,但是第一步應該是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就算有人嘲笑也沒關係,畢竟那些嘲笑你的人,又算個什麼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