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丁克,如今想讓我養老,我爸贊成,我笑了:先拿30萬幫我娶妻

2024年11月06日22:02:05 情感 1124

「志強啊,叔叔以後就靠你了。」叔叔端著茶杯,笑得有些含蓄。


「當然可以啊!我早就說過了,志強就是你親兒子,以後你有什麼事情就找志強。」父親也點頭附和,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我擱下筷子,抬頭看著他們,嘴角微微揚起。 

叔叔丁克,如今想讓我養老,我爸贊成,我笑了:先拿30萬幫我娶妻 - 天天要聞


「那得先幫我解決個人問題,我買房子需要30萬,叔,你幫我出了,咱們再談養老的事。」說完這句話,我看到叔叔和嬸嬸瞬間僵硬的表情,心裡不禁感到一絲諷刺。


這頓周末午飯的家庭聚餐,因為這番話,氣氛變得微妙起來。



其實,事情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叔叔和嬸嬸結婚後沒多久,就宣告要做丁克——不要孩子。

叔叔丁克,如今想讓我養老,我爸贊成,我笑了:先拿30萬幫我娶妻 - 天天要聞


當時,他們的決定在家裡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尤其是爺爺奶奶,怎麼也無法理解這個觀念。


「沒有孩子,怎麼傳宗接代?怎麼養老送終?」這幾乎成了爺爺奶奶每次見到叔叔時說的口頭禪。


但叔叔和嬸嬸的態度非常堅定,他們覺得人生已經足夠幸福,不需要孩子來「打擾」。 

叔叔丁克,如今想讓我養老,我爸贊成,我笑了:先拿30萬幫我娶妻 - 天天要聞

他們有自己的事業,周末可以去旅遊,平日下班回家兩個人也能享受生活。 


丁克的生活方式,是他們當初一致的選擇,而我父母,當時只是旁觀者,默默看著這一切。


我從小就知道,叔叔嬸嬸和我父母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


 他們無拘無束,常常出國旅遊,住精緻的房子,開豪車,而我們家則是典型的工薪階層,父母勤勤懇懇地工作,供我上學,攢錢還房貸,日子雖然不算清貧,但也絕對算不上富裕。

叔叔丁克,如今想讓我養老,我爸贊成,我笑了:先拿30萬幫我娶妻 - 天天要聞

因為是獨生子,我從小就知道,父母的養老責任全壓在我一個人身上。我不抱怨,也知道這是責任,畢竟父母為我付出了這麼多,未來我理應回報他們。


但叔叔和嬸嬸的選擇,在無形中也改變了我的生活軌跡。在我很小的時候,叔叔就喜歡帶我出去玩,給我買昂貴的禮物,甚至在一些事情上比我父母還慷慨。


我隱約察覺到,他們對我有種特別的期待,彷彿我將來會成為他們生活中的某種「補償」。

叔叔丁克,如今想讓我養老,我爸贊成,我笑了:先拿30萬幫我娶妻 - 天天要聞

直到幾年前,我才真正意識到這種期待背後的含義。



我28歲,已經到了適婚年齡。 工作穩定,但工資並不高。 如今的結婚成本實在太大了,特別是在我們這個小城市,彩禮、婚房、裝修加起來,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我父母雖然願意支持我,但他們的積蓄有限,能拿出的並不多。


就在這個艱難時刻,叔叔突然找上門來,提出了養老的事情。

叔叔丁克,如今想讓我養老,我爸贊成,我笑了:先拿30萬幫我娶妻 - 天天要聞

「志強啊,叔叔和嬸嬸老了以後,就靠你了。」他說得輕描淡寫,彷彿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我聽著,心裡說不出的複雜。 叔叔嬸嬸選擇了丁克,享受了幾十年的自由生活,如今老了,卻想讓我這個侄子來承擔他們的養老責任?


我沒有立刻拒絕,但心裡也沒有答應。 養老本就是一件需要深思熟慮的事情,而且,我自己眼下的生活壓力已經夠大,又怎能輕易接下這份額外的重擔?


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父母,父親的態度出乎我的意料。


他竟然覺得叔叔的提議不錯,說一家人本就應該互相扶持,叔叔沒有孩子,我是侄子,照顧他們也是理所當然的。


「你叔叔對你一直不錯,小時候沒少疼你,現在他們年紀大了,你幫襯著點也不算過分。」父親說著,語氣中甚至帶了一絲勸說的意味。


我看著他,心裡一陣無奈。父親是個老實人,從小到大都習慣了為家人付出,哪怕是對待兄弟也從未計較過什麼。


 可我不一樣,我知道生活的艱難,也知道責任的沉重。我當然不想做那個冷酷無情的人,但也不能在自己未來未定的情況下,輕易接下這份沉重的擔子。


於是,在那次家庭聚餐上,我試探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條件」。


「叔叔,」我笑著說,「養老的事,我當然可以考慮。不過,您也知道,我現在還沒結婚,30萬彩禮錢是個大問題,您和嬸嬸要是能幫我解決這個問題,養老的事我肯定不會推辭。」


話音剛落,我就看到叔叔和嬸嬸的臉色立刻變了。 他們顯然沒有預料到,我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30萬?」嬸嬸有些不可置信地反問,語氣裡帶著明顯的抗拒。


「是啊,30萬,」我點點頭,「結個婚不容易啊,需要買房子給彩禮錢,辦婚禮,30萬已經是最少的了。」


叔叔的臉色也有些難看,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索著如何回應。


「志強啊,」叔叔終於開口了,「給你出錢娶媳婦,不是你爸媽的事情嗎?怎麼找我們要錢?還跟我們養老的事情扯到一起?我們這麼多年對你不薄,難道你現在就這麼計較這些?」


聽到這話,我笑了笑,心裡卻有些冷。


「叔叔,您說得沒錯,給我娶妻生子是我爸媽的事情,因為我是他們的兒子,我以後要給他們養老送終。可是,你們又怎麼好意思要求我養你們的?再說,您和嬸嬸這麼多年過得舒舒服服的,30萬對你們來說,應該不算什麼大數目吧?」


我故意加重了「舒舒服服」幾個字,目光直直地看著叔叔和嬸嬸,想看看他們會怎麼回應。


叔叔的臉色更加難看了,他沒有再說話,嬸嬸則低頭默默喝著手中的茶,氣氛變得無比尷尬。



那頓飯,最終在沉默中結束。叔叔和嬸嬸沒有再提養老的事,而我,也沒有再多說什麼。


回到家後,父親有些責備地看著我,「志強啊,你怎麼能這麼說你叔叔呢?他們可是你親叔叔,再怎麼說,也不能這麼直白地提錢的事。」


我淡淡地笑了笑,「爸,您知道現在年輕人壓力有多大嗎?我現在連結婚費用都湊不齊,叔叔嬸嬸還想把責任甩給我,合適嗎?又不是我讓他們不要孩子的,我能養得起你們老兩口就算不錯的了,怎麼可能有精力再養他們?」


父親不再說話,看著我的眼神里有些複雜。他大概也明白,現在的生活和他那一代已經完全不同了,年輕人肩上的壓力遠比他們想像的要重


母親則站在我這邊,她一直覺得叔叔嬸嬸做丁克的決定是自私的,如今又想讓我來承擔他們的養老責任,更是有些不合理。 


她私下裡跟我說:「你該堅持自己的想法,別讓他們白白佔了便宜。」



幾個月過去了,叔叔嬸嬸再也沒有提過養老的事。我知道,他們其實也在猶豫。


其實,我並不是不願意養老。 叔叔嬸嬸畢竟是我親人,如果他們真的有需要,我不會袖手旁觀。


但我提出30萬的條件,並不僅僅是為了錢,更多的是為了讓他們明白,每個人的選擇背後都有責任


他們享受了丁克的自由和輕鬆,那麼現在,也該為自己的選擇承擔一些成本。


生活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選擇題,我相信,未來的某一天,叔叔嬸嬸或許會再次提起養老的事。


到那時,我會視情況而定,但前提是,他們也要理解我的處境,懂得彼此之間的平衡


人活一世,責任和選擇從來都是相伴而生的。叔叔嬸嬸的決定讓我明白,有些責任是無法逃避的,而我,也必須在生活的重擔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裡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著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