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歲的舅舅背紅薯干來看母親,返程路上聽到母親和舅舅對話我哭了

2024年08月06日05:42:15 情感 1715

原創文章,全網首發,嚴禁搬運,搬運必維權。本文為微小說,情節虛構,請理性閱讀。

李明的手機在辦公桌上震動了一下,他瞥了一眼,是母親的電話。他有些猶豫,手指懸在接聽鍵上,腦海中閃過這個月他已經錯過了幾次母親的電話。最終,他還是嘆了口氣,接起了電話。

「媽,有事嗎?」李明語氣裡帶著一絲疲憊。

「明子,你舅舅說這兩天要來看我。」母親的聲音在電話那頭傳來,透著淡淡的興奮。

86歲的舅舅背紅薯干來看母親,返程路上聽到母親和舅舅對話我哭了 - 天天要聞

「舅舅?他已經86歲了,還能來嗎?是不是太折騰了?」李明微微皺眉。

「你舅舅一直挂念著我,說要帶點自己種的紅薯干過來,坐不住了。」母親笑著說。

聽到這裡,李明心裡忽然湧上一股複雜的情感。他回憶起小時候,家裡窮,舅舅常常會在收成季節帶些自家種的糧食和蔬菜過來接濟他們。那個時候,舅舅總是背著一個沉重的背簍,裡面裝滿了沉甸甸的希望和關愛。舅舅的身影在記憶里逐漸模糊,但那種溫暖的感覺卻始終清晰如昨。

「媽,我工作忙,可能回不去,你讓舅舅別來了,太累了。」李明下意識地說出這句話。

86歲的舅舅背紅薯干來看母親,返程路上聽到母親和舅舅對話我哭了 - 天天要聞

「他都說要來了,你勸不住他的。」母親頓了頓,語氣柔和卻堅定,「你工作再忙,家裡也是要顧的,舅舅年紀大了,你不見見他?」

母親的這句話像一根細針,扎在了李明心裡。他想到自己平日里忙於工作,幾乎沒有時間回家,更別提陪伴母親。上次回家,還是三個月前的事情。電話那頭母親的聲音彷彿透過了時間的縫隙,讓他重新看到了那個慈愛的舅舅和曾經的溫暖時光。

「好吧,媽,我這周末回去。」李明終於妥協,聲音裡帶著一絲愧疚。他掛斷電話後,靠在椅背上,眼前彷彿出現了舅舅背著紅薯干一路顛簸前來的場景。那個場景讓他心頭沉重,又充滿期待。

李明開始在腦海里構想著見到舅舅和母親的畫面:舅舅蒼老的面龐上依然掛著他記憶中的那種質樸笑容,母親看見他時的欣喜之情,家裡簡樸卻溫馨的場景。這些畫面讓他內心泛起漣漪,壓抑已久的情感像泉水一樣開始涌動。

86歲的舅舅背紅薯干來看母親,返程路上聽到母親和舅舅對話我哭了 - 天天要聞

他拿起電話,撥通了妻子的號碼。

「喂,瑤瑤,這周末我們回一趟老家吧。」李明的聲音低沉,卻透著一絲堅定。

「怎麼突然想起來要回去了?」妻子的聲音透出幾分意外。

「舅舅要來看我媽,我覺得我該回去看看他。」李明簡單地解釋道。

86歲的舅舅背紅薯干來看母親,返程路上聽到母親和舅舅對話我哭了 - 天天要聞

「好啊,那我去準備點東西。」妻子答應得很爽快。

掛了電話,李明開始整理周末的行程安排,心中既期待又有些忐忑。他不知道這次見面會帶來怎樣的情感衝擊,但他知道,自己必須回去。舅舅和母親之間的那種親情,他不能再錯過了。

周末一早,李明和妻子早早地出發,驅車回到了那個熟悉的小鎮。車子駛入小巷,李明遠遠地就看見舅舅李大山正在門口等候。舅舅依然是那個佝僂的身影,背上背著一個大包袱,像是沉甸甸的記憶。車子剛停穩,李明就快步下車,迎了上去。

「舅舅,您怎麼不進屋等?」李明有些心疼地扶住舅舅,感覺他比記憶中更加蒼老。

86歲的舅舅背紅薯干來看母親,返程路上聽到母親和舅舅對話我哭了 - 天天要聞

「沒事,等你們來了我再進屋,也順便透透氣。」舅舅笑呵呵地答道,那笑容里有著一如既往的質樸。

進了屋,母親早已將桌子擺好,見到舅舅,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大山哥,你可算來了。」母親接過舅舅手裡的包袱,放在桌上,打開一看,果然是滿滿一包紅薯干。

「家裡沒啥好東西,就帶了點紅薯干過來,你們嘗嘗。」舅舅說著,臉上依舊帶著那份樸實的笑容。

86歲的舅舅背紅薯干來看母親,返程路上聽到母親和舅舅對話我哭了 - 天天要聞

李明坐在一旁,看著母親和舅舅熱絡地交談,心裡卻是五味雜陳。小時候的記憶如潮水般湧來,那時家裡條件不好,母親和舅舅總是忙前忙後,為了給家裡多添點糧食,舅舅甚至常常來幫忙干農活。如今,歲月在兩人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記,李明忽然覺得自己似乎很久沒有這樣靜下心來,認真看過他們的臉。

「還記得那年,咱倆冒著大雨去地里收紅薯嗎?一身泥濘回到家,那時候條件差,吃的就是這些紅薯干。」母親回憶起往事,眼中閃過一絲懷舊的光芒。

「是啊,那時候苦啊,不過咱們也挺過來了。」舅舅應聲道,「這紅薯干是我自己晾曬的,現在條件好點了,我想著還是要給你送點來。」

李明聽著他們的對話,心裡湧起一陣暖意,但隨即又被一絲愧疚感所取代。他想到自己這些年來忙於工作,忽略了母親的感受,也忽略了舅舅的關心。舅舅年紀大了,還要背著紅薯干一路跋涉來看望母親,而自己卻連回家看望的時間都不多。

86歲的舅舅背紅薯干來看母親,返程路上聽到母親和舅舅對話我哭了 - 天天要聞

「舅舅,您年紀大了,下次不要帶這麼重的東西,太累了。」李明忍不住勸道。

「沒事,這點東西不算什麼,能帶給你媽,我也高興啊。」舅舅揮了揮手,滿不在乎地說道。

時間過得很快,天色漸漸暗了下來。舅舅起身準備回去,母親執意要送他到村口。李明也跟著一起,三人慢慢走著,夜風拂面,帶來一絲涼意。走到村口,舅舅停下腳步,對母親說道:「妹子,你別因為孩子們在外忙碌而難過,他們有他們的生活。」

母親抬頭看了看舅舅,輕輕嘆了口氣,說道:「大山哥,我知道他們不容易,我不怪他們。我就希望他們平安健康就好。」

86歲的舅舅背紅薯干來看母親,返程路上聽到母親和舅舅對話我哭了 - 天天要聞

李明聽著兩人的對話,心中一陣酸楚。他轉過身去,淚水在眼眶中打轉。舅舅和母親的關心和包容,讓他愈發感到親情的沉重。那一刻,他終於明白,無論走得多遠,家人始終是他心中最溫暖的牽掛。

李明目送舅舅漸行漸遠,直到那佝僂的背影徹底消失在夜幕中,他才轉身緩步回家。夜風輕拂,他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舅舅和母親的話在耳邊縈繞,彷彿一把無形的鎚子,敲打著他的內心。

回到家中,李明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燈光灑在他疲憊的臉上。他的腦海里不斷浮現出舅舅蒼老的面容和母親深深的牽掛。原本以為自己在城市打拚是為了給母親更好的生活,可如今他才意識到,母親真正需要的並不是物質上的滿足,而是兒女的陪伴和關心。

「我這些年到底都在忙些什麼?」李明喃喃自語,內心充滿了深深的愧疚。他拿起手機,翻看著與母親的聊天記錄,發現那些短短的對話里,滿是自己的敷衍與匆忙。

86歲的舅舅背紅薯干來看母親,返程路上聽到母親和舅舅對話我哭了 - 天天要聞

「媽,以後我會多回來看你。」李明在心裡暗暗發誓。

接下來的幾天里,李明開始重新規劃自己的生活。他在公司向上司申請減少加班時間,並主動提出每周回家一次,以便能更好地照顧母親。上司看到李明態度堅定,便欣然同意。

「瑤瑤,我想以後我們每周都回去看看媽。」李明對妻子說。

「我也正有這個打算,媽年紀大了,我們是該多陪陪她。」妻子點頭表示贊同。

86歲的舅舅背紅薯干來看母親,返程路上聽到母親和舅舅對話我哭了 - 天天要聞

周末,李明帶著妻子回到老家。母親見到他們來,臉上滿是驚喜。她忙著給他們準備晚飯,嘴裡念叨著:「你們怎麼這麼快又回來了?路上累不累?」

「媽,我們以後會經常回來,您別總是惦記著我們。」李明走到廚房,幫母親一起摘菜。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母親笑著,眼角的皺紋更深了。

飯桌上,李明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母親給他們夾菜,舅舅的空位顯得有些冷清。李明忽然開口說道:「媽,以後我會多抽時間陪您,我們也可以常去看舅舅。」

86歲的舅舅背紅薯干來看母親,返程路上聽到母親和舅舅對話我哭了 - 天天要聞

母親聽後,眼睛有些濕潤,但她依然笑著說道:「只要你們好,我就安心了。」

飯後,李明陪母親坐在院子里,天上星光閃爍,微風輕拂。母親突然提起了過去的那些時光,她講起了舅舅年輕時如何照顧他們一家,如何在艱難的日子裡維持家庭的生計。李明聽得入神,彷彿又回到了那個沒有憂愁的童年時光。

「媽,那時候舅舅真不容易。」李明感嘆道。

「是啊,你舅舅是個好人,他心裡一直裝著咱們。」母親輕輕點了點頭,眼裡透出些許懷念,「不過,現在你們也要好好過日子,不要再讓我操心了。」

86歲的舅舅背紅薯干來看母親,返程路上聽到母親和舅舅對話我哭了 - 天天要聞

李明握住母親的手,輕聲說道:「媽,您放心,我一定會照顧好您,不會再讓您孤單。」

母親欣慰地笑了,院子里只剩下夜晚的靜謐和一家人心底的溫暖。李明看著母親微微泛白的髮絲,內心暗下決心:未來的日子裡,他不僅要努力工作,更要用心去守護這份親情。他知道,這不僅是對母親的承諾,更是對自己人生的重新審視與規劃。

故事在這溫馨的夜晚畫下了句號,但李明心中的那份感悟卻深深烙印,成為他未來生活的指引。他相信,只要心中有愛,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現在做中介,也不好混了 - 天天要聞

現在做中介,也不好混了

前段時間一位TOP10房企營銷總在飯局上放出豪言:「現在雖然沒地沒項目,但也無所謂,大不了開個門店做中介老闆,20多年的房地產經驗總能有口飯吃」。如果是2019年之前,他的觀點也許成立,但放到現在只能說他還真的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因為房地產的「食物鏈」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24中國房地產中介行業白皮書》顯...
50歲以後,最該討好的是這4個人,永遠別得罪,現在知道還不晚 - 天天要聞

50歲以後,最該討好的是這4個人,永遠別得罪,現在知道還不晚

年輕時,我們總覺得世界很大,朋友很多,時間還長。可過了50歲才發現,人生就像一場減法,真正值得掏心掏肺的,不過寥寥幾人。五十歲之前,人們往往拼盡全力向外索求;直至五十歲過後,方才領悟要向內收斂。那些曾經追逐的名利、面子、社交,漸漸變得不再重
你照亮了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才會照亮你 - 天天要聞

你照亮了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才會照亮你

#心中的靈魂伴侶#活成陽光,成為一道光​每個人都喜歡身邊圍滿了人,被擁護,被人追棒,都想有人來照亮你,但是我們又不想成長自己,不想去行動起來,恐懼,依賴,退縮,……,將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但是當你這樣想的時候,其實別人也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我
女人有這些「微反應」,明顯是動情了 - 天天要聞

女人有這些「微反應」,明顯是動情了

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女人對你態度冷冰冰,對你的事情不上心,你親近她,她會後退,會下意識將你推開,你有事情要麻煩她,女人很容易失去耐心;某些時候,你穿荊度棘,為女人做一些事情,試圖哄女人開心,女人卻不受哄,總是怠慢你,在這個時候,你應當明白女
中年男女,與異性關係曖昧,是怎麼產生的? - 天天要聞

中年男女,與異性關係曖昧,是怎麼產生的?

中年男女,與一個異性之間的相處,彼此之間的關係,大大方方,坦坦蕩蕩更長久,更值得珍惜。人到中年,在日常生活中,與異性的相處過程中,智者的選擇是保持距離,不頻繁接觸,靠近。
當情人臨終想見你,你會如何選擇?一場戳心的靈魂拷問! - 天天要聞

當情人臨終想見你,你會如何選擇?一場戳心的靈魂拷問!

愛情這事兒,多半藏在生活的雞毛蒜皮里,可要是生死關頭突然來了,那些被身份、規矩裹著的感情,到底會露出啥樣的真相?好多人把情人關係當成生活的調劑,卻很少琢磨:要是有天她躺在病床上,用盡最後一點力氣說想見你,拋開那些世俗說的角色,你心裡頭抗拒的
一個德國客戶的人生經歷,真正闡釋了什麼叫做九死一生 - 天天要聞

一個德國客戶的人生經歷,真正闡釋了什麼叫做九死一生

(原創,歡迎點贊評論~)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鮑勃·迪倫曾說過:一個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被稱之為人。今天和一個德國客戶聊天,聽了他的人生經歷,我想說,一個人要經受多少磨難,才能被稱之為強者。他這一生,挺傳奇,也足夠悲催。
普通人變強的第一步:丟掉羞恥心 - 天天要聞

普通人變強的第一步:丟掉羞恥心

心理學中有個詞叫「焦點效益」。 是說人很容易太看重自己,從而高估別人對自己的關注。 因為過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怕尷尬、怕丟臉,以至於不敢嘗試新事物,從而錯過很多成長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