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關於過去
- 「一個人,可以無視今天,沒有明天,但他總會看見昨天。」
雙腿癱瘓後,C變得異常自卑。
他開始抗拒外出,害怕被鄰居議論,也害怕被陌生人用異樣的目光打量。
在戀人X面前,C更是自慚形穢。
一想到自己無法像正常男人一樣,給予戀人歡愛,C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耽誤了對方的人生。
他排斥戀人的接近,那會讓他想起自己的缺陷。
為此,他染上了煙癮,常常吞雲吐霧,自我麻痹。
可他越是自暴自棄,往事越像蛛網一般,纏得他無法呼吸。
沒等C從往事中抽身,戀人X的不辭而別,又給他沉痛一擊。
因為不堪外界的流言蜚語,戀人X突然遠走他鄉,杳無音訊。
C發了瘋地四處尋找,可他不知道X去了哪裡,又怎能尋得到對方的蹤跡?
無數個寂靜的深夜,C在家門口的古園徘徊,咀嚼哀傷的往事,紓解內心的苦悶。
他漸漸領悟,在預設好的生命軌跡里,每個人都有不可避免的苦難和挫折。
與其消極逃避既定的事實,不如坦然接納缺憾,過好當下的生活。
許多年後的一天,C終於收到了X的一封信。
X告訴他,不久之後,自己就要回來。
沉寂已久的愛意霎時湧上C的心頭,這一次,他沒有因為殘疾而畏縮。
他立刻回信,表達了對X的思念。
兩個相愛的人,最終突破重重阻礙,邁進了婚姻的殿堂。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里有一句話:
「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以往的一切都無法復原。」
這世間,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暗傷。
越迴避,越容易處處碰壁;越假裝視而不見,越容易陷入自我攻擊。
與其活在自欺欺人的劇情里,不如正視既定的事實。
打破自設的玻璃罩,勇敢直面過往的殘缺,適應當下的困境。
當你與昔日的傷痛和解,終將穿越濃稠又漆黑的長夜,迎來生活的曙光。
3
關於遺憾
- 「有些話是不能說的,是沒有辦法說的,只能收藏在心裡,如果不在心裡死去,它就會爬上你的發梢,變成一團燃燒的冰凌。」
相比起C和X終成眷屬,書里另一對戀人的經歷,卻讓人扼腕嘆息。
那便是醫生F和女導演N。
兩人曾是情投意合的戀人,可因為N的家庭原因,這段感情遭到了F父母的強烈反對。
F和N無奈分手,離別那天,F的頭髮一夜之間變得雪白。
沒多久,F在家人的張羅下結婚了。
結婚那日,N碰巧路過F辦酒席的地方,她沒有上前和F相認,而是通過盥洗間鏡子的反光,遠遠注視著舊日的愛人。
N沒想到,F也同樣從鏡子里看到了她,兩人就這樣在鏡子里長久對望,沉默無言。
那是N最後一次見到F,此後她留學、回國,成為著名導演。
F則像多數普通人那樣結婚、生子,生活看上去波瀾不驚。
多年後的某一天,F偶遇N在街邊拍電影。
往事像潮水般湧上F心頭,他忍不住默默跟隨N的腳步,直到她拍完整部電影。
F的追隨,被記錄在攝影機的鏡頭裡,幾十年後才被N發現。
可惜的是,彼時F早已因為一場大病,離開人間。
世間的遺憾有很多種,最令人惋惜的,莫過時光不待,生死相隔。可難過又能怎麼樣呢?
有些話,註定掩於唇齒,埋於歲月。
不是不敢說,而是不能說。
因為一旦說出來,便會揭開舊日的傷疤,攪擾彼此的生活。
詩人張棗說:
「只要想起一生中後悔的事,梅花便落滿了南山。」
世間的很多人和事,一旦錯過,就再也沒有挽回的餘地。
如果當初,多一些堅持和勇敢,或許日後,就不會因為物是人非,終生抱憾。
4
關於死亡
- 「一個真正想死的人不會再計較別人說什麼。一個拿死說來說去的人,以我的經驗看,其實並不是真的想死,而是……」
「而是什麼?」
「而是還在……還在渴望愛……」
書里有這樣一段經典對白。
醫生F在世時,他的朋友L因為發高燒,被送上醫院。
一問才知道,L想要投河自盡,幸運的是被及時救了上來,只是被冷水浸泡多時,感染了風寒。
L向F說,自己情場屢屢失意,如今萬念俱灰,一心求死。
F卻直言,L不是真的想死,而是在渴望愛。
一句話,直擊L的心扉,讓他不禁潸然淚下。
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L曾經一心想要得到純粹的愛情。
但他每次用真誠換來的,要麼是被心上人舉報,落得流氓的罵名;要麼是被愛人欺騙,錯付一番真心。
幾番情場失意後,L在一個寂靜的黑夜,走向湍急的河流,想一死了之。
誰曾想,被好心人救起,送進了醫院。
康復期的L,整天和F絮絮叨叨。
他說,自己經常幻想死後,會成為一塊石頭,一片雲彩,一把灰,一陣風。
F卻看穿L頹靡表象下對人世的眷戀,他悉心安慰,幫L打通了心結。
人在無助的時候,會拿一些極端的事,來表達期待。
成天說著想死的人,其實是希望被關注;
經常嚷嚷活著沒意思的人,其實無比渴望生活的意義;
動不動就發脾氣的人,同樣希望被理解、被安撫……
瀕臨崩潰時,很多人都會消極地宣洩情緒,希望旁人拉自己一把。
如果遇到滿嘴喪氣話的人,不妨給予鼓勵和安慰,幫他們順利度過低谷期;
如果自己也這樣,更要誠實面對內心,挖掘自己的深層需求。
別輕易對世界灰心,更別用極端的方式,證明自己是否值得被愛。
帶著希望去生活,哪怕你正被現實碾壓得支離破碎,也總有一天,能用殘損的手掌,拾起新的幸福。
5
關於命運
- 「不知道命運是什麼,才知道什麼是命運。」
在《務虛筆記》中,史鐵生化身為敘述者「我」,以旁觀者的視角,看盡了一幕幕人間悲歡。
他感慨,每個人都被安置在一張縱橫編織的網中,掙不開命定的磨難,也看不清未來的去處。
書里的人物經歷,亦是史鐵生曲折命運的縮影。
18歲以前,史鐵生和C一樣,身輕體健,屢次在學校運動比賽中獲獎。
不料一場惡疾,將他原本遂順的一生攔腰折斷。
上山下鄉時,因為先天性脊柱裂導致的併發症,史鐵生徹底癱瘓在了輪椅上。
沒等他從殘疾的夢魘中緩過神來,心愛的女孩也因為家人反對,離開了他。
正值盛年的史鐵生,一度無法接受現實的殘酷。
他曾把一整瓶葯吞下,企圖自殺;也曾決絕地摸向電源,想把自己電死。
幸而寫作,讓他找到了黑暗中的光亮。
在書寫過程中,他一路探尋,不斷審視自我,思考生命。
慢慢地,他放下了內心的怨懟和不甘,在孱弱的肉體上,鑄就了強韌的精神王國。
幾十年後回望過去,史鐵生驀然發現,原來正是不知道命運是什麼,才成就了現在的自己。
他說:
命運就像一個九段高手,點名要你跟他下棋,你只能接納他,然後試試跟他周旋,說不定還能獲得智慧。這樣即使輸了,也是贏。
磨難當前,執意去硬碰硬,不僅不會擺脫困境,還會把自己撞得頭破血流。
倒不如放寬心態,隨遇而安,從坎坷的境遇里,找到走向人生高處的力量。
當你坦然接受命運賦予的辛酸苦辣,即使立足於最貧瘠的土壤,也終有一天,會開出自己的滿樹繁花。
▽
關於《務虛筆記》,網上有一則提問:
「為什麼書里的人物,都以字母為代號?」
有網友說:
「因為字母,不僅代表不同的人,更象徵著不同的命運。」
無論是書里的人物,還是現實里的你我,都難免被命運的無常戲弄,被現實的苦難磋磨。
但清醒通透之人,哪怕一路走來血淚交織,也能勇敢地從生活的窄門中,撬開縫隙,窺見微光。
就像史鐵生,於苦厄之中,奮力踏出一條生路。
身為普通人的我們,也能憑藉頑強毅力,與生活的險惡迎頭過招。
當一個人咬牙扛過苦難淬鍊,無論遭遇怎樣的風侵雨襲,他都能立於不敗之地。
點個贊吧 ,坦然接納世界賦予的裂痕,你終將在命運的軌跡中,邂逅屬於你自己的幸福。
作者:洞見·竹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