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著好些人。
每個人,每個家庭,那明明是那麼的不一樣,但是在催婚的時候,很多人說的話卻很相同。
比如說,事業再好,不結婚就是一無是處,不結婚讓父母很沒有面子,都抬不起頭來,結婚就行,哪怕後來會離婚,不結婚,老了要怎麼辦。
在眾多苦口婆心的言語當中,很多父母都會說到老了以後。
想要讓年輕人明白,現在還年輕,單身似乎比你高沒有什麼關係,但是人是會老的,老了以後沒有人在身邊,卻是會孤獨,會老無所依,那會變得十分可怕。
聽起來,這確實是在為了年輕人著想,父母也的確是良苦用心。
但是仔細想想,老了以後怎麼辦,其實這也未必就真的是一個問題。
還年輕,有大把機會遇到。
太多的人說著單身老了以後怎麼辦,而這些說的人似乎都忘了,被這樣的催促的年輕人,可能不過才二十來歲,可能不過才三十歲左右。
那確實是適婚年齡,只是卻並不意味著此刻不結婚,以後就結不了婚了。
在這個發展越來越迅速的時代,我們其實都會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婚戀年齡真的在不斷推後,那就是離婚的人真的就很多,那就是年齡有時候真的並不是那麼大的問題。
二十歲可以結婚,三十歲可以結婚,四五十歲,哪怕是更大的年齡,也同樣是可以的。
如果只是為了老了有一個伴,年紀輕輕的時候就說老了怎麼辦,這完全就是不成立的,根本就不算什麼事,真的就隨時都可能遇見一個人,隨時都可能走進一段婚姻。
結婚這種事,年輕的時候遇不到,年紀更大一些時,未必也一樣遇不到。
等到了一定的年紀,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一定的實力,思想上也會有著一定的轉變,個人也會越來越成熟,同樣會很有魅力,能夠遇見志同道合的人。
只要自己想,放寬條件,不在意好些事,結婚真的還是會挺容易的,身邊有人也並不難。
足夠獨立,自己足以應對。
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結婚,和一個人一起過日子,有著一兩個孩子。
真的就會負不起責任,真的就並不喜歡那樣的生活,真的就做不到去成為合格的伴侶和家長。
事實上,太多的人,就算真的走進了婚姻,有了孩子,到了年老的時候,也未必就能夠被伴侶所照顧,孩子也未必就有餘力來對老去的年輕人負責,真的一直給予照顧。
不管是物質還是精神,更多的,其實都還在於自己。
但凡一個人身體還不錯,有著足夠的資金,精神也很獨立和富足,那麼即使只是孤身一人,年老也未必就算什麼大事,並不會成為一種阻礙。
很多結婚了,有孩子的人,老了同樣不過只是自己在對自己負責,自己一個人住著。
當一個人自己足夠獨立,有自己的愛好和生活方式,真的就會無懼歲月,始終都能夠自己把自己照顧得很好,一個人也可以自娛自樂的,並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好。
相反,如果自身情況很糟糕,家庭內部必然不會好,不會得到愛,沒有人會寵著,還可能成為孩子的負累,都覺得很累,都覺得很寒心,都覺得很沒有意思。
養老機制,會更加有選擇。
年輕人大都會買社保,如果只是一個人,自然也會懂得為以後儲蓄。
在當下,很多人其實也已經越來越意識到了養老這個問題,在不斷推出更多的可能性。
像是更加人性化的養老院,每天都有著很多的活動,像是幾個人組團養老,相互照顧彼此,像是和朋友住在一起,可以一起老去。
不僅如此,隨著這一代人跟以往不再相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老年的質量,那麼不管是老了依舊還是單身的人,還是老了以後有家庭有孩子的人,往往都會在養老上更加用心。
到了那個時候,即使自己不是養老的締造者,作為參與者,也根本就不必有那麼多的擔憂。
只要自己在好好準備,那麼老去自然也就不會那麼的狼狽。
說到底,誰都會年老,老去也終究都是每個人自己需要去面對的事情,別人無法懂得,別人也無法代替,關鍵還在於自己怎麼想,怎麼活,怎麼過。
船到橋頭自然直,很多時候,那或許也並沒有那麼糟糕,還是可以比較的坦然,也可以比較的有尊嚴,可以自然老去,體面地結束這一生,並不怎麼後悔。
單身的人老了以後怎麼辦,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也確實是一個問題。
對此,要提前有所準備,準備錢,準備心態,只是也不必過於擔憂。
前行路上,只管認真尋找,勇敢去愛,渴望戀愛就去戀愛,渴望婚姻就去結婚。
為以後做出努力,也好好接受一切發生。
到時候,身邊有人,有孩子,就去過著那樣的生活,去擁有那樣的老年,要是沒有,就自己一個人好好地,該怎麼過就怎麼過,直到最後的那天。
過程或許會有所不同,結局卻都是一樣。
外界如何看沒有那麼重要,自己怎麼想,自己究竟想要如何,自己又過成了怎樣,才是最要緊的。
文字/譚檬
圖片/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