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退休後,一定要管住嘴,話不可多說,更不可亂說,守住嘴,餘生才能走得舒心。
人到晚年,這四種話就不要說了,嘴越嚴晚年越幸福。
一、自己的經濟情況
俗話說:「財不外露,貴不單行。」
不管什麼時候,我們都要小心謹慎的守護自己財富的秘密,不能輕易告訴別人。畢竟,人人都有一顆嫉妒的心,這個社會,仇富的人,更是大有人在。
我以前的一個朋友楊姐,退休前是廠里效益很好,退休也是按高級工程師職稱退的,每個月退休金都不低,有近8000多,老伴是大學老師退休,也有近6000多。
她這人性格各方面都挺好,為人隨和,但就是有一點不好,逢人就說大話,說自己和老伴養老金有20000多。
在知道楊姐她們家退休金很多後,各路親戚都上門來借錢,像她大嫂以兒子要結婚買新房找楊姐開口就要借100000,楊姐說覺得太多了,最後借了大嫂50000,大嫂拿到錢後對外還說楊姐小氣摳門的很。
楊姐知道後,內心氣的很,做個好人還被嫌棄,她好後悔自己當時大嘴巴什麼事都說了出去,現在她借給大嫂的錢還沒要回來。
你以為把自己的經濟狀況告訴別人,別人會高看你一眼。別人會嫉妒,會借錢。你有錢,別人開口,你借還是不借。借出去可能要不回來,不借可能得罪人。倒不如把自己的錢財守口如瓶,誰也不要告訴,別人也就不惦記了。
為了避免招來不必要的麻煩和災禍,退休之後務必要守好自己財富的秘密,哪怕是自己的兒女,最好也要有所保留,切勿全盤托出。
雖然說,父母的金錢財富早晚都是要交給兒女的,但是過早地把自己的經濟狀況都告訴兒女,難免會讓兒女的孝心夾雜著金錢的味道。
遇見啃老的兒女,但凡知道父母有多少存款,如若得知父母還有存款,除非把父母存款啃到一乾二淨才會善罷甘休。
不要低估啃老的兒女,啃老的兒女既會好逸惡勞又想要不勞而獲,倘若不知道父母的存款倒好說,但凡得知父母有存款,無論父母的存款多還是存款少,都不會放過。
所以,想要退休後的生活過得順心順意,就不要隨意把自己的經濟狀況告訴別人,哪怕自己的子女,也不要和盤托出,這是給自己留的一條退路。
二、夫妻之間的私事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足和缺點,既然已經是夫妻,那你就應該做到最起碼的包容和接納。
可如果你把夫妻之間的隱私當著外人的面說出來,比如妻子有哪些缺陷或者丈夫有哪些缺陷,無疑會讓另一半顏面掃地,夫妻感情矛盾加深。
之前一個客戶老李曾取笑妻子,說自己和妻子關係不好,40多歲時就一直是分房睡。
還說自己年輕的時候很有魅力,有很多女同事主動追求自己,如果當時同意,離婚結婚,現在自己老伴可能是另外一個人了。
當他說這些話的時候,他可能只是想簡單地表達當下的情緒狀態和生活狀態,但他沒有想到,這些話被朋友同事過分解讀,當時他說的話被各種添油加醋,徹底改變了味道。
最後,他在外人眼裡,直接變成了一個老不雅,這麼老了,還想著外面的異性。
這件事被他的妻子知道了,幾乎把他弄得一團糟,差點還因為這件事離了婚,連孩子們都不知所措。
老李覺得很後悔,沒想到他隨便說了一句惹了這麼大的麻煩,早就知道嘴巴嚴了一點。
總之,年齡大了,說話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後行,不要胡亂跟別人探索,這些宣揚開去,那就很容易淪為別人茶餘飯後的話佐料,也很可能引發不必要的誤會和衝突。
三、對子女後輩的不滿
德國哲學家尼采曾說過:「尊重一個人,首先要尊重他的秘密。」
這裡的「秘密」不僅僅是指那些深藏不露、需要保守的機密,也包括那些可能會引發他人誤解或嘲笑的信息。子女的不足,正是這樣的一種「秘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哪怕是再親近的父母兒女之間,也會因為各種事情而滋生嫌隙,產生不滿。
在晚年,真正聰明的人,在外人面前不談論兒女、家人短板,不隨意在外人面前詆毀家人名譽。
我婆婆的一個朋友孫婆婆,只要一出門,逢人就說自己兒媳虐待她,不給她吃不給她喝,天冷了也不給她買衣服穿。
其實孫婆婆兒媳對她一向都是很好,因為所婆婆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很多東西都不能吃,所以她兒媳才會讓她特意不吃一些東西,但是在她眼裡,就變成了兒媳不給她吃喝。
所婆婆總是向他人訴說自己對兒媳的不滿,指責兒媳的不是。她寄希望於外人可以替他主持公道、替他鳴不平,以寬慰自己氣憤煩躁的心情。
其實,人到了退休的年紀,應該要明白:
即使子女、兒媳真的再不好,那也是和自己利益相關的共同體,你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而外面的人,哪怕關係再好,也只是等著看你笑話的吃瓜群眾,你和兒女之間越是鬧得不可開交,他們越是聽得起勁。
所以,退休以後,就算再沒心眼,也不要和別人說自己對兒女後輩的不滿,真的一點好處都沒有,反而會影響家庭的和睦,甚至引起家庭紛爭。
四、自己的過往傷心史
人老了、退休以後,往往喜歡回憶自己年輕時候的事情,有的甚至經常會主動跟別人去分享。
但我想告訴大家的一個事實是:其實並沒有人願意花時間去了解你過去的風光或者不堪,你的過去在別人看來一文不值。
人生一輩子,我們經歷的事情很多,有好的,也有荒唐的錯誤事。隨著時光的流逝,年齡的增長,我們要學會讓那些事成為過去。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一隻猴子受傷了,留下一個傷口,路人看到以後,紛紛前來表示關心。
於是,一有人問詢,猴子就會扒開自己傷口給對方看,希望得到對方幫助。
然而,路人只會短暫觀看傷口,嘆息一聲,並不能幫它消除傷痛。
最後,猴子的傷口因為被一次次扒開而感染,猴子死掉了。
猴子的傷口,就如同生活中,我們遇到的各種不如意的事,沒必要見人就訴說,告訴他人。
人生苦短,生活不易,總有很多痛苦和委屈,總有一些心裡話難訴衷腸。
但人心難測,給誰說也沒用,生活中的苦和澀只有自己清楚,這個世界上沒有感同身受這回事。
路是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只有自己知道該怎麼走,就算在人生路上受盡了磨難和委屈,也不必逢人都說,人始終要靠自己。
作者:醉清風華。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你有故事,我有茶,共與時光對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