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剛剛舉辦完婚禮,甚覺恍惚。用一年的時間來決定下半程的人生要陪伴在一個人的身邊,想想有時候覺得不是很理智,但是人生或許也不需要多少理智,人也無法百分之百地做出理性的決定。
這次讀到這本《醒來覺得甚是愛你》讓我不禁產生了一種嚮往的情感。書中收錄了中國著名詩人、翻譯家朱生豪的部分情書。說起情書這兩個字,真的是一種非常久遠的東西。在數字化時代的今天,這種像是「海洋上的漂浮物」的東西好像也慢慢消失在了時間長河中。
在婚後的生活中,我發現愛情真的會改變一個人,在人前頗為獨立的人也會在戀愛過程中逐漸開始依賴對方。就像朱生在情書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不同於尋常的矯情、孩子氣,那只是對他的摯愛宋清如的。
「我願放棄一切,以思念你終此一生。」
「我期待與你打架鬥毆,也期盼抱抱你。」
「不必愁老之將至,你老了一定很可愛。並且,倘若你老了十歲,我自然也一樣年紀大了十歲,全球也年紀大了十歲,造物主也年紀大了十歲,一切都是一樣。」
「我一天一天搞清楚你的普普通通,另外卻一天一天愈更真切地愛著你。你如照鏡,你肯定不會看得清你特別好的所屬,但你如走入我的心裡來的時候,你一定能了解自身是如何好法。」
在那個動亂的年代,這樣一份愛情是怎樣的可貴,在還只有車馬的時代,靜靜等待對方的回信;在信中向對方述說自己的思念,在等待時的煎熬,在生氣時對對方的討厭,還有無論如何都不會在心中抹去的愛。
在生活中,總是會看到對方各種各樣的缺點,不同於老一輩的縫縫補補,新生代的人們總是想要換新,以為這就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實則不然,每個人都是普普通通,每個人在閃光的背後都有黑暗,只不過當我們愛上對方的時候,選擇性的眼盲了。
有時候我看著自己的結婚照,我會想,在幾十年甚至幾年之後,我們對彼此還會有這樣的愛戀嗎?我們或許從來沒有變過,只不過我們的眼睛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慢慢打開了,慢慢開始看到對方的缺點之後,我們還會如此相愛嗎?
讀朱生的情書我知道了,愛不僅需要行動,也需要表達。或許你看到了他的缺點,想要和他打一架,但是也不要忘記告訴他,你依然愛他。愛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請理性地控制自己,也請將感性的一面給他看。
讀著這本書讓我想起了木心的那首《從前慢》: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慢下來已經成為了奢望,但是愛情不是快餐,而是一碗湯,你需要細細為它調味,慢慢將它熬煮。慢下來,等待,它才會開出最美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