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狠心把公公腰打斷,兒子在一旁微笑鼓掌,兒子:打,使勁打
狠心兒媳把公公的腰打斷,老人的親生兒子卻站在一旁看笑話。年邁的老人到底做了什麼無法原諒的事情,竟然惹得兒媳對他拳打腳踢?看著老人被不斷打罵,又是怎樣的原因讓一個兒子不敢出面維護父親?
已經七十多歲的曹大爺,有一兒一女兩個孩子,因為兒女們也都早已成家,按理說他這個年齡,就應該是安享晚年的時候了。但因為跟兒媳的關係始終不好,導致曹大爺在七十多歲的年齡,依然只能過著十分難熬的生活。
「我爸真的太可憐了,他這都快八十歲了,你說還要被兒媳婦如此虐待,她就是虐待。」
「還有我那個弟弟,真的一點都不爭氣,你說要這樣的兒子幹什麼,眼睜睜看著老父親被折磨,他就完全視若無睹」。
因為始終跟弟弟和弟媳談不攏有關父親的贍養問題,曹家姐姐已經連續找了相關部門好幾次,就希望調解人員可以幫忙處理一下家裡的矛盾。
曹家姐姐說一個星期前,自家父親被弟媳胡女士在家打傷了,因為77歲的父親被傷到了腰部,所以現在想站起來直立行走都有點困難。而更讓她不能接受的是,自那之後,弟媳胡女士就越發變本加厲了。
「我跟她溝通不了,每次我想好好地跟他們夫妻倆談,我那個弟媳就各種大喊大鬧,好像是我在比他們怎麼樣似的」。
曹家姐姐告訴調解人員,弟媳胡女士還曾多次揚言,一定要把公公趕出家門,甚至不惜在三伏天的時候,直接把家裡的電都給斷掉,讓年邁的老人根本沒辦法在家裡生活。
那面對胡女士的所作所為,老人的親兒子曹先生又是怎樣一個態度呢?
「呵,我這個弟弟,我真的是這輩子就沒見過像他這麼窩囊的人,他完全就是聽弟媳婦兒的,在家裡一丁點主見都沒有」。
對於弟弟曹先生的態度,曹家姐姐坦言弟弟很害怕胡女士跟自己離婚,所以面對父親被打罵的情況,從來都不會過問。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曹先生冷漠對待挨打的父親,難道僅僅是因為胡女士的一句離婚威脅?
「我雖然嫁人了,但因為夫家離娘家挺近,所以對家裡的事兒也多少會了解。今天說句實話,要不是我離的近點兒,我爸被她給折磨死,可能都沒人會管」。
曹家姐姐的家和弟弟曹先生家離的很近,父親原本就是住在弟弟曹先生家,兩年前因為母親去世,就只剩父親一人和弟弟同住。家裡的房子是兩層的小樓,老人住在一樓一間不大的房子里,整個房間看起來異常凌亂,老人住在一張涼席床上,就連起個身都很艱難。
「爸,你今天怎麼樣,腰有沒有好點兒」。
「我這是做了什麼孽啊,你說怎麼就攤上這麼一個兒媳婦,對著我就直接動手,一點都不手軟啊」。
剛一見到女兒帶著人來看自己,曹大爺就忍不住哭訴了起來,他說自己全身的傷痕,雖然並非全是兒媳胡女士一人所打,但前些天自己確實被兒媳給打傷了腰部,到現在老人的腰上都還有依然清晰可見的淤青傷痕。那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竟然讓年邁的公公遭到了兒媳的毒打?
「曹先生,咱們可以聊一聊嗎?」
當調解人員見到曹先生時,他對姐姐的到來表現的很冷漠,至於父親被媳婦兒打傷的事情,他也只說是兩人當時發生了爭執,但具體的情況自己也不了解。既然明知道父親被媳婦打傷,曹先生作為老人的兒子態度為何如此冷淡呢?
「我平時不怎麼在家,每天都忙著賺錢養家,確實不太清楚這些事兒」。
「而且我父親脾氣也不怎麼好,說實話我跟他溝通也難,面對這一家子的事兒,有時候我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
午後兩點的吃飯時間,77歲的父親還餓著肚子,但身為兒子的曹先生卻對此絲毫都不關心。曹家姐姐說他們家只有姐弟倆,以前弟弟並不是這樣,但自從弟媳胡女士嫁到家裡之後,弟弟就開始變了。
「我弟弟沒結婚之前,不說有多麼孝順吧,但也是那種鬧騰的性格。而且那時候,我們家裡真的也沒這些操心事兒,但是就從弟弟結婚之後,整個家裡就完全不一樣了」。
「因為結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我也能理解他要考慮更多,可再怎麼樣,都不能任由自己的父親被如此對待吧?」
家庭是一個溫馨的避風港,每個成員都應該相互關愛、支持和尊重,在這個家庭中,胡女士的行為嚴重破壞了家庭和諧,對其他家庭成員也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而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不僅會讓公公曹大爺的生活更加艱難,也會讓整個家庭都陷入無盡的痛苦和矛盾之中。
曹大爺在家裡有一個獨立的小廚房,但廚房裡面卻顯得髒亂不堪,除了有些發霉的腌蘿蔔皮,還有已經快壞掉的鹹鴨蛋,就再也瞅不見面任何食材了。再加上他如今身體不便,連獨自站立都成問題,更別說還要自己做飯了。
「你自己看看,都在一個家裡住著,咱爸過得是什麼日子,你們連一碗飯都不能給他送嗎?趕緊把弟媳婦喊回來,今天必須把事情給解決了」。
「媳婦兒,大姐來了,你要不要回來一趟啊」。曹先生給媳婦胡女士打電話,整個過程中語氣都顯得很小心翼翼,但胡女士卻根本不願意和曹家人多說話。在這個家裡究竟發生過什麼,又是怎樣的難言之隱讓曹先生如此冷漠的對待父親呢?
曹家姐姐說弟弟和弟媳是經人介紹認識的,婚後弟弟在家裡一直都沒什麼話語權,再加上本身弟弟就很老實木訥,所以面對強勢的胡女士更是不敢反抗,一直以來她這個做姐姐的也很心疼弟弟。
「說實話,我弟弟在這個家也不容易,就他媳婦兒那個性格,我弟弟就只有被欺負的份兒,有時候我也不想因為父親的事情跟他有爭執,畢竟除了父親,我們姐弟倆就是彼此為數不多的親人了」。
「可有些事情,你不說的話,人家就真的當你好欺負,我又是個做女兒的,總不能看著父親就這樣熬日子吧」。
與此同時,曹家姐姐也告訴調解人員,三年前父親曾發生過一次車禍,當時責任方賠償了8萬元錢,這筆錢全部都被弟媳胡女士拿走了。而且,胡女士還用這筆錢買了一份三年的保險,而且不止車禍賠償款,就連屬於父親的其他補助,也都落在了胡女士手中。
「我這個舅媽,真的不像樣子,我姥爺都這樣了,她還能有心情出去打牌,你說這擱誰不生氣啊」。
終於見到47歲的胡女士,她聽到外甥質疑自己打傷了公公非常氣憤,還直接表示公公十年前也對自己造成過嚴重傷害。那這一次雙方之間爆發衝突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家裡房子的牆壁上出現了十幾個小洞,胡女士解釋說當時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自己跟公公起了爭吵,但公公就直接動手開始砸牆壁,還聲稱要把房子都給推平。
而自己也是在阻止公公砸牆的時候,不小心和公公發生了衝突,所以才導致了公公的腰部受傷。如果胡女士所言屬實,那經常斷掉家裡的電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我一個女人,既要照顧孩子,又要操心家裡的大小事兒,我容易嗎?他這個公公,整天除了找麻煩,他還在知道幹什麼呀。」
胡女士說自家公公的脾氣很暴躁,對於很多事情都說的非常誇張,自己並沒有苛待過公公。而且當初在婆婆去世之後,一起協商過要公公和自己家人生活,但當時是公公自己拒絕了,所以雙方才會依然是同住一個屋檐下的「分家」狀態。
「我沒有說過不養他,是他自己總是找麻煩,既然這樣的話,我又為什麼要給自己找不痛快呢。」
「你胡說,你哪裡養過我了,明明就是很嫌棄我。」聽到兒媳的話,曹大爺卻說他是覺得兒媳嫌棄自己,才拒絕了一起居住,而之後那筆屬於老人的車禍賠償款,也就成了全家人矛盾的導火索。
「那個錢確實是我拿著了,但我也是考慮到他年紀大了,萬一把錢給亂花了,你說這以後有點什麼事兒,我們這家裡不也是會為難」。
說起公公的那筆車禍賠償款,胡女士並沒有進行否認,但她也解釋說,自己是考慮到公公年紀大了,並不適合保管這筆錢,所以才會代為保管。
「我從來沒想過要他的錢,都是他們家閨女,總覺得我別有所圖,其實她自己才是真的有所覬覦。」胡女士說自己並沒有把錢據為己有,一旦公公有需要用錢的時候,自己也會拿出來給公公,如今就是姐姐在從中挑撥,是姐姐另有圖謀。
原來之前大家就協商過老人晚年的生活問題,當時出了這筆8萬元的賠償款之外,老人自己還有四萬七千元的流動資金自己保管。胡女士從來沒有過問過這一筆錢,但如今不過才一年半的時間,這筆錢竟然就不見了,她懷疑是公公給了姐姐曹家姐姐。
「他就是對閨女偏心,這個錢肯定是都給閨女家花了,不然她閨女怎麼會那麼殷勤。」
「說到底,他們家就是拿我當外人,他們一邊是父女情深,一邊又是姐弟情深,就只有我不管做什麼事兒,在他們眼裡都是不懷好意」。
胡女士說自己嫁到曹家26年,一直都沒感受到什麼親情,明明曹家直接姐弟兩人,但是姐姐卻從來沒幫過他們。更過分的是在自己女兒出家的那一天,姐姐也沒有出現,甚至連電話都直接關機沒有接。
「你說說,誰家侄女兒出嫁呢,姑姑自始至終都不露面。孩子結婚,大小事兒全是我一個人弄,我的委屈去跟誰說啊」。
雖然曹家姐姐和弟弟家相隔不過一兩百米,但也很少能經常性的回家,所以弟弟在家裡沒有話語權,也讓她這個姐姐更擔心父親的晚年生活了。
再加上曹家姐姐和胡女士這對姑嫂,過往也一直都有矛盾,所以她更是很不信任胡女士,而胡女士對曹家姐姐的印象也越發不好了。
胡女士告訴調解人員,一開始她們一家人的關係也還算可以,只是後來姐姐曹家姐姐和公公發生了矛盾,矛盾爆發也是和經濟原因有關。結果就導致中間有兩年時間,姐姐曹家姐姐和公公都斷了往來,直到公公出了一場車禍,兩家才又開始來往。
老人一直以來性格都很強勢,對女兒也顯得比較偏心,所以胡女士才擔心把車禍賠償款拿出來後,公公會把錢都給了姐姐曹家姐姐,那到時候贍養老人的責任又該怎麼分呢?
「哎,一個巴掌拍不響,老曹家的事兒,真的不能說只有誰不對,這一家子都有自己的問題」。
周圍鄰居說,老人的性格一直都非常的強勢,對什麼事都喜歡爭強好勝,而胡女士對公公也算不錯。只是當雙方發生矛盾的時候,曹先生這個兒子有些太老實了,沒能作為「中間人」調和,所以才導致一家人衝突越來越多。
老人年輕時在長沙工作,由於性格比較強勢,所以回老家之後,也一直把持著家裡的主導權,但隨著他的年齡越來越大,兒媳開始管理家裡的各種事務後,老人就覺得難以接受了。
如今曹大爺就覺得,只有自己拿著存款,才能在家裡有說話的權利,才能更好的度過自己的晚年生活,甚至比起在家裡生活,他更願意去養老院度日。
「我現在就夾在中間,說什麼都不對,還不如不吭氣。」
對於一家人之間的矛盾糾葛,曹先生說自家父親性格強勢,姐姐也是脾氣很厲害,所以自己一直以來在家裡都沒什麼話語權。而時間長了他也就習慣了用沉默處理問題,他以為自己的隱忍可以讓家人和平相處,沒想到卻更加助長了家裡的矛盾衝突,更是讓妻子成為了所有人針對的「目標」。
為了解決好一家人之間的矛盾,調解人員約定了雙方坐在一起好好談一談,考慮到自己的晚年生活,老人提出要拿回自己的存款,但雙方對這筆錢顯然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擔心之處。那這筆錢究竟該怎麼處理呢?
「找個都信任的人,把這個錢讓人幫忙保管。」因為大家都對這筆錢有爭議,所以曹家姐姐最後提出交給第三方保管,然後全部都用於老人以後的生活開銷。那胡女士對此是怎樣的一個態度呢?
「可以是可以,但你也得把之前拿走的錢還回來」
贍養年邁的老人,是兒女都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所以胡女士覺得,既然女兒也要承擔,那姐姐之前照顧公公拿到的一萬元護理費,也應該全部都還給公公,而且她也同意把存款交給第三方保管。
「憑什麼,那是我的錢」。
「你的錢?那是爸給的,既然現在要分清,這個錢必須還回來」。
看著兒女為了自己爭吵,性格強勢的老人也忍不住眼含淚花,他知道手心手背都是肉,為了不讓家人再因此吵鬧,老人提出要去養老院生活。
「去養老院怎麼行,這不是讓人家笑話?」對於曹大爺要去養老院的想法,他家兒子和兒媳都表示,父親明明是有兒有女的人,如果去到了養老院生活,那會讓一大家子都沒有顏面。
原本父親的晚年就需要兒女承擔贍養責任,但因為老人自己還有近十萬元的存款,而且生活也基本都能自理,所以也就沒讓兒女每個月拿贍養費。對於贍養父親,曹先生作為兒子一直都很明白,雖然他不太會說好聽的話,但也想讓父親可以晚年幸福。
「算了,今天既然要說清,那就都照顧爸。反正那十幾萬我存了銀行,還有兩個月就滿三年了,到時候就取出來,交給第三方保管」。
眼看事情陷入僵局,還是胡女士先站了出來,面對一家人的矛盾衝突,她也不願意丈夫夾在中間,便同意了做出讓步。而曹家姐姐見弟弟和弟媳都有所表態,也表示願意承擔自己該承擔的責任。
最終雙方簽訂協議,共同承擔起贍養老人的義務,其實這一家人對待老人都沒有說不孝順,只是彼此之間一直有著過往的矛盾,也沒能好好坐下來溝通交流過,所以才導致了大家心存芥蒂。
如今雙方商量好了一切,希望不管是老人的兒子兒媳,還是老人的女兒,在未來他們都能一起好好的照顧老人的日常,給老人一個安穩且幸福的晚年生活。
重視家庭和諧,尊重老年人的權益和尊嚴,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讓每個家庭成員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和幸福。同時,我們也應該加強社會對家庭關係的關注和保護,提高人們對家庭道德和倫理的認識,共同營造一個關愛、和諧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