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生命有道,守亦有道
作者:李梓涵
指導:姚愛華
人之道,仁義禮智信,「守道即守心,心知則道明,道明則路寬!」依我之見:道是本心,本心知善惡,趨善避惡即是守道,知行合一。
然人生之「守」不可隨意而為,其中亦有道。吾有三法,在止於自我,止於家國,止於因時。
「守」道於個人,在止於自我。我們應為自我而守道,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吾輩青年應懷有充實自我的向上之心。望今朝,李豪不因自己的缺陷而自暴自棄,用「決心」守道,靠手中三尺之劍,斬斷前路之困難,止於自我。陸啟鏗不為自己的殘疾而悲傷,用「執著」守道,無論歲月侵蝕,科研挑戰都勇於獻身,止於自我。董麗娜不畏失去光明之困難,用「堅持」守道,汲取知識,完善自我,在逆境中迸發出自強光芒,至於自我!出生泥沼,漫步雲端,堅定理想,百折不撓。只有一次次的跌倒,一次次的受挫,一次次的奮發圖強,方可詮釋「守」亦有道。
「守」道於大國,在止於家國。我們應為國而守道,古人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吾輩青年應懷報效祖國的赤誠之心。君可見錢偉長棄文從理,吃苦耐勞,為國鑄盾,涉及廣泛,止於家國。袁隆平一心為民,刻苦鑽研,終成兩夢,止於家國。陳祥榕為國戍邊,營救戰友,奮勇殺敵,至於家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立黨為公,忠誠為民。只有一次次的堅持,一次次的踐行,一次次的堅韌不拔,方可詮釋「守」亦有道。
「守」道於時代,在止於因時。我們應為時代而變道。常言道「通其變,天下無弊法;執其方,天下無善教。」吾輩青年應懷順應時代的進步之心。憶往昔,宋襄公迂腐舊守,恪守「仁義」,錯失良機,進而慘敗。清政府驕傲自大,故步自封,閉關自守,落後世界,致國家危難。望現代,鄧小平改革開放,人民樂業,社會小康,經濟猛漲,政績斐然,國家前途明亮,止於因時!推陳出新,繼往開來,開天闢地,敢為人先!只有一次次的嘗試,一次次創新,一次次的革故鼎新,方可詮釋「守」亦有道。
生命有道,「守」亦有道。時代之下,你我並肩,未來前景,你我擘畫,有止於自我,止於家國,止於因時之心,助推個人之長遠發展,賦能國家之和諧進步,添勢時代之恆昌安定。吾輩應明析「守」之大道,守在人生之道,又守在內在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