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物學家提出過一個觀點:生物進化的本身,就是自然的選擇和淘汰。
適合環境生存的物種,會被自然選擇,繼續活下去。而不適合環境生存的物種,就會被自然拋棄,化作春泥更護花。
淘汰,是一件很殘酷的事,但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因為我們都是這個世界的一份子,不可避免要競爭、內卷。而有競爭、內卷,那就有勝者、敗者。
勝者,通吃。敗者,被吃。時代淘汰的,是以下五類家庭,活下去不容易。
第一類:總是生病的家庭。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疾病、病毒特別多。如果一年半載才生一次病,很正常。可如果時不時就生病,那問題就大了。
說句不太好聽的話,頻繁生病,會讓身體的機能、免疫系統走向崩潰。那往後餘生的日子,就比較艱難了。
從21世紀20年代開始,人類需要比拼的,是身體健康的競爭力。誰更健康,誰就能更長久地活下去。否則,就會中道而別。
如果家庭的親人,包括自己,經常生病,那就該想想,如何才能提升身體的免疫力和健康水平了。在這年頭,身體健康的,才是贏家。
所謂「歷經世間多少事,方知平安值千金。」有平安的處境,健康的身體,才有無限可能的未來。
第二類:負債纍纍的家庭。
負債,對於普通人來說,不是什麼好事。一旦債務如同滾雪球一樣越來越重,家庭還不起,那家庭就會走向崩潰。
在商業化社會,很多人都犯了一個毛病,先花未來錢。他們覺得,自己還有工作,肯定可以還得起所欠的債務。
今天,還有工作。明天,還有工作。後天,如果公司裁員,他們剛剛好就被裁掉了,找不到工作,那他們該如何是好呢?
成為老賴,會影響三代人的檔案。比如說,父母成為老賴,那他們的子女,就沒資格考公考編了,連累了子女後人。
人,還是要量力而為,對於負債,要打醒十二分精神。普通家庭,能不負債,就盡量不要負債。不然,容易一家三代走向崩潰。
第三類:只有一個人工作的家庭。
有一類家庭,抗風險的能力特別弱——家中只有一個人工作的家庭。一份收入養活好幾個人,太勉強了。
舉個例子。夫妻倆生了二胎,妻子成為了全職太太,專門照顧孩子,一家四口人只有丈夫一個人去工作賺錢養家。
中途,如果丈夫被裁員了,這個四口之家立馬就需要面臨吃西北風的風險。中途,丈夫生病了,倒下了,這個四口之家立馬就會崩潰。
家中只有一個人有收入來源,剛剛好滿足一日三餐,基本上是手停口停。這個時候,生活一個滔天巨浪翻湧過來,這類家庭就會被淹沒。
家庭,要想穩定、長久,就需要有多份收入,單靠一個人賺錢,那是行不通的。要知道,時代的一粒沙,就是普通人肩上的一座山。這座山,會壓垮無數家庭。
第四類:子女啃老的家庭。
以往,一談到啃老,人們都會滿臉鄙夷,認為啃老的孩子很無能。如今,一談到啃老,人們就會滿心接納,認為有老可啃的孩子很幸福。
現代人這麼想,其實也沒有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找工作不太容易,普通行業的工資也一般般,那他們啃老父母,也是很正常的事。
父母還在,子女還可以啃老。如果有一天,父母老去了,還需要孩子養老,那養成啃老習慣的孩子,真的能挑起家庭的重擔嗎?很難。
啃老,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另外,上文談到了,如今的病毒、疾病越來越多,逐漸年邁的父母,其實是很危險的。
可以預見的是,子女啃老的家庭,都會隨著老一輩的離開,而逐漸絕後,走向衰敗,甚至消失不見。現實,總是很殘酷的。
第五類:缺乏競爭力的家庭。
內卷,是這幾代人的必然經歷。不論你是否接受,都需要跟別人內卷搶資源,除非你有背景、關係、靠山、權勢。
普通人既沒有背景,也沒有靠山,更沒有權勢,那他們就不得不跟別人內卷。只要存在內卷,就肯定會有成功者和失敗者。
成功者,也許只是暫時內捲成功,到了35歲,就有可能被職場淘汰。失敗者,有可能會永遠失敗。因為普通人的容錯空間,很小。
也就是說,一步錯,步步錯,是普通家庭所面臨的困境。競爭力,始終是衡量一個人、一個家庭的必然標準。
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競爭力強大的家庭,可以一直延續下去。而競爭力衰退,或者跟不上時代的家庭,被淘汰,就是必然的命運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