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你的父親#
家裡孩子比較多,姐妹三個加上最小的弟弟,生活的負擔全落到了父母身上。打我記事起,父親就開始了外出打工,只有寒假過年的時候能在家和我們團聚。
上初中的時候父親因工作腰部受傷,後來送我去上學,幫我搬行李時,不小心又扭了一下,傷上加傷,回家後父親腰疼的就站不住了,那年父親有兩三個月是在家卧床養病輸液的,從那以後父親也落下腰疼的毛病了。
漸漸長大,因為生疏,與父親的感情也是淡淡的,父親不是感情外露的人,我在家排行老二,懂事比較早,性格比較要強,也是個不會撒嬌賣萌的性格,因為與父親相處少,父親成了我最熟悉的陌生人,我有時候甚至有點不知道怎麼和父親交流。
大學離家遠,回來的次數更是屈指可數了。畢業後就結婚了,我家大寶出生後,我開始漸漸明白了身為父母的不易,對父親也漸漸開始讀懂父親。
記得一個暑假,大寶六個月左右,我帶孩子回家玩,吃完午飯後,孩子不知道怎麼回事,哭個不停,父親抱過孩子,對我說,你休息一下,我抱出去轉一圈就不哭了。父親也是心疼我,抱孩子出去半小時左右,他懷抱著睡熟的兒子返回來了,小聲道,困了,鬧覺呢,你也趕緊睡會吧。這就是默默地父愛吧。
那年的冬天,我回娘家,冬天的村裡很少有新鮮蔬菜的,最多的就是大白菜了。父親看到我回來,特別開心,叮囑母親買幾個西紅柿,給我做西紅柿雞蛋打滷麵。母親心直口快,嘟囔道,你家老二打小就不喜歡吃西紅柿,還買西紅柿呢……我看到父親臉上一剎那的尷尬表情,心裡酸酸的,不是父親不細心,這麼多年在外面打工,父親與我們相處的時間太少太少了,來不及陪伴我們長大,也來不及了解我們的喜好。
父親在外面打工時,同村的工友給父親起了一個外號「老摳」!聽人說,其他工友隔三差五會買點小菜喝喝小酒,犒勞犒勞自己,但是父親從來沒有去特殊消費過。每天除了幹活、吃飯、睡覺的基本生活花銷外,從來沒有給自己花過一分一毫。掙得錢都給母親寄回來,所有的錢都給我們省下來了。他不是摳門,他是想給我們留下更多的錢。
了解父親越多,越心疼父親。他的一生雖然沒有偉大的成就,但是他支撐起了我們的一片天。父親為人正直,勤奮肯干,憨厚樸實。他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人。
父親已近古稀之年,我工作之餘,會經常帶孩子回家看看父母,多陪他們坐坐,嘮嘮家常。希望時間慢一點,再慢一點,希望能陪伴父母的時光再多一些,再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