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才會明白,沒有最後的錢財,晚年真的會很難熬。吃喝開銷,都要花錢;生病住院了,需要有錢治病;想要出門旅遊,也要花錢,沒有錢,做任何事情都沒有底氣。活著,也沒有安全感,很不踏實。
01、攢錢,為了老年有更好的生活質量。
年輕的時候,有沒有好好攢錢,到了老年,生活質量真的天差地別。
一個二叔,他是一名木工兼油漆工,現在已經退休在家了。相對於那些做生意賺大錢的人來說,雖然他一輩子也沒賺到什麼錢,但是靠著自己的手藝和多年的辛苦勞作,也算是養活了一家老小,培養了子女們上了大學。
他感慨道:「以前真的是拼了命的攢錢,別人下了班跑去喝酒打牌,自己在宿舍哪也不去,發了工資都是寄給家人,還好挺過來了,現在日子總算好起來了。」
現在他的子女,大學畢業後都已經在城市站穩腳跟,月入過萬,根本不用再操心子女的生活。自己也攢了5、60萬的養老金,晚年生活基本衣食無憂了。
對比村裡其他一些人,70多歲了身無分文,還要干農活度日,二叔真的很幸福了。所以,年輕的時候拼一點,不用整天想著享受,多攢點錢,也是為了老年有更好的物質基礎。
02、攢錢,活著才更有尊嚴和底氣。
人到老年,如果你有豐厚的存款,那麼你活著會更有尊嚴和底氣,不用為了「五斗米而折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你想一下,如果一個人到了七老八十了,生活過得很窘迫,生病了也沒錢去看病,當你萬不得已需要伸手跟其他人借錢的時候,那麼你就會真正的感覺到活著毫無尊嚴,要看別人的臉色,很被動。
沒有錢,說話也沒有底氣,因為沒有人認可你的實力,會認為你說的話沒有分量感,甚至會打心眼底瞧不起你。
哪怕是親戚朋友,也是很現實的,你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誰也不會來親近你。
03、攢錢,是為了以備不時需。
前段時間去一個退休的同事家裡做客,他感慨道:「真的很後悔啊!以前能賺錢的時候啊,沒有好好的攢錢,現在人老了啊,身上沒有什麼錢,要用到錢的時候啊,就要伸手跟子女們要錢,導致子女們也很有怨言,自己的很難心安。」
要明白,我們退休以後,沒有了賺錢能力,想要攢錢難度就很大了。所以年輕的時候要努力的工作,多攢點錢是為了老年的生活有保障,不用給子女造成太大的經濟負擔。
我這個同事,雖然說退休後每個月也有三、四千塊錢的退休金,但是這部分錢也只夠應付目前的生活開銷,他又要抽煙又要喝酒,每個月剩不了多少,沒有存款的話,有時候需要花大錢的時候就,就很難去應對一些突發的狀況了。
比如說他有一次就是騎單車摔倒了,小腿骨折了,送到醫院去救治花了不少錢,都是需要子女幫忙付醫藥費和手術費,他自己也沒有什麼存款,感覺拖累了子女,但是也沒有任何辦法,很無奈。
所以啊,年輕的時候就應該多攢點錢,就是為了以備不時之需。因為人到了老年之後,身體也在走下坡路了,很多突發的狀況,如果你沒有足夠的存款去應對,那麼生活也是會過得很糟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