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首發,禁止搬運!閱讀文章前辛苦您點下「關注」,方便討論和分享,我將每日更新優質內容。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師傅和徒弟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堪比父子,現實生活中像這樣的師徒關係很常見,大連的陸先生有一位親如父親的師傅。
他結婚的時候誠懇的邀請師傅參加,沒想到宴會過後,師傅兒女將陸先生和其他參加婚宴的徒弟都告上法庭,這是怎麼回事呢?
事情經過
吾家有女初長成,金師傅的女兒已經出落成大姑娘,不僅人長的漂亮,學歷還很高,大學畢業後,金師傅的女兒應聘到當地的一所大學當老師。
有顏值有學歷又有好工作,這樣的女孩子哪裡找,因此,金師傅對女兒的婚事很上心,他想著一定要給自己的女兒找一門好親事。
緣分這個東西說來就來,研究生畢業生小陸正好被分配到金師傅所在的造船廠,一場姻緣冥冥之中就拉開了序幕。
相識於廠房
小陸就讀就讀於大連海事大學,研究生畢業後順利進入大連造船廠工作。因為專業對口,他進入工廠後擔任船廠的設計師。
造船畢竟是個技術活兒,學歷高也得有經驗才行,因此他進入單位後就拜了師傅,他的師傅姓魯,他親切的稱呼師傅為魯師傅。
這種師徒情誼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濃厚,小陸也越來越依賴魯師傅,為了報答師傅的悉心教導,小陸經常給師傅送飯。
說來也巧,魯師傅還有一個徒弟,這個徒弟姓金,這位徒弟其實也不年輕了,只不過跟著魯師傅很多年了,他的女兒都大學畢業了。
金師傅每天也很忙碌,魯師傅不回家,金師傅也不回家,因此,金師傅的女兒也來給他送飯。
兩個年輕人就這麼碰面了,一來二去兩人也熟絡起來。兩人年紀相仿,而且都是高材生很聊的來,慢慢的小陸就對金師傅的女兒產生了好感。
兩個年輕人的心思怎麼能瞞過兩位老師傅,其實金師傅每天看在眼裡樂在心裡,他也喜歡小陸這個年輕人。
因此,金師傅每次回家都對自己的老伴兒吹耳邊風,各種誇這個年輕人。而自己的女兒他再清楚不過了,她肯定也看對小夥子了,這不就是一拍即合么。
也不用撮合,兩個人早已經開始戀愛了,兩家大人都很滿意,就等著兩個人的好消息了。
廠房求婚
兩個年輕人也不拖拖拉拉的,既然兩人感情很好,而且兩家大人都很滿意,索性就找個時間兩家定個親。
畢竟兩個人的相識還是很有意義的,小陸為了給女朋友驚喜,他決定在他們見面的地方求婚,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魯師傅和金師傅,他們都很認同小陸的做法。
得到兩位師傅的肯定,小陸就像打了雞血,雖然每天工作很累,但是他都要堅持在下班後布置廠房。
小陸忙碌的樣子,兩位師傅歷歷在目,都被他的真誠感動了,尤其是金師傅,他為女兒找到這樣一個老公感到高興。
小陸不負眾望,不僅如期布置好廠房,他還偷偷的親手為女朋友打造了一枚求婚戒指。
試問哪個女人不喜歡這樣用心的人,不喜歡這樣浪漫的求婚,金師傅的女兒被感動的一塌糊塗。
小陸和金師傅的女兒在儀式中宣布,他們下個星期就準備結婚,酒店已經訂好了,請柬馬上給大家送到手裡。當然,作為授業恩師的魯師傅肯定得出席。
這一天就是雙喜臨門,即是宣布了訂婚又宣布了結婚的喜訊。打大家都在為這對即將結婚的小年輕忙前忙後,婚禮終於如期舉行了。
魯師傅斃命於婚禮現場
一個星期過的很快,馬上就到了兩人結婚的日子。
兩家人一早就開始忙起來,招待賓客,宴請親朋。這大喜的日子肯定得慶祝一番,中國人的傳統就是用好酒好菜招待賓客。
這天親人們高興的難免多喝幾杯,魯師傅也不例外,他高興壞了,自然也就多喝了幾杯。
新郎新娘很感激魯師傅,肯定要過來給魯師傅敬酒,魯師傅年紀雖然大了,但是流量酒量還是可以的。
在夫妻兩人敬酒之前,魯師傅就和同桌的徒弟們暢飲了一番,到了夫妻兩人更是忍不住多喝了幾杯。
為了表示對徒弟的祝福之情,魯師傅將瓶里剩下的酒全部倒出,魯師傅不假思索的一口悶。
魯師傅喝完後滿臉通紅,大家都覺得魯師傅喝高興了,酒勁兒上來了,可是其中一個徒弟覺得魯師傅不像喝多了,好像他看起來很痛苦。
他說完後,其他人也察覺了不對勁兒,趕緊扶住魯師傅,這個時候魯師傅臉色已經變得青紫,新郎怕出意外,趕緊撥打救護車。
魯師傅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經過醫生的救治,魯師傅還是沒能救回來,最後遺憾離開了。一個星期後,剛辦完婚禮的小年輕就來送別魯師傅。
不料,葬禮剛辦完,小夫妻二人就收到了魯師傅兒女的狀告函,他們也是一臉懵。
不僅如此,魯師傅的兒女還把其他同桌吃飯的徒弟們一起告上法庭,他們要求徒弟們賠償五十萬。
小夫妻兩個對於魯師傅的離世感到愧疚,他們也願意賠償,可是對方要求賠償幾十萬,他們也拿不出來,而且其他幾位徒弟也覺得自己很冤枉。
於是,他們只能看法院怎麼處理了。
法院的判決結果
這個案子如果那放在以前確實不好判,因為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同桌喝酒的人出事故後如何判定責任。
《民法典》出台後,對於勸酒的行為做出解釋,我們後來也都知道了,勸酒的人導致他人生命安全受到侵害的,要承擔民事責任。
關於這個案件,需要劃定責任人,法院解釋說,魯師傅雖然不幸離世,但是他對於該事件來說,屬於主要責任人。
婚宴上沒有人逼迫魯師傅喝酒,他喝酒的行為是自願的,他年紀相對來說比較大了,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應該很清楚,沒有人勸酒的情況下,他出現不舒服進而導致噎酒而亡。
故他自己承擔絕大部分責任。夫妻兩人沒有勸酒,但是他對於魯師傅猛喝酒的行為沒有制止,所以承擔5%的責任,其他徒弟們也是沒有勸阻需要承擔2%的責任。
相關的法律依據
《民法典》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魯師傅不能說自己沒有過錯,所以要承擔民事責任。因此,勸酒應承擔侵權責任,魯師傅自己作為完整民事行為能力人,在醉酒狀態下發生傷亡事情,應當由其自己承擔主要義務。
共同飲酒人在飲酒過程中對其他飲酒人負有提醒、勸阻和通知的義務,對醉酒者負有看護、照顧和護送的義務,當因飲酒造成人員傷亡時,同桌飲酒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但是由於飲酒者本人存在過失,可以減輕同桌人的責任。
小夫妻承擔的責任多一些,其他徒弟承擔的責任少一點,法院做出這樣的判決都是有法可依的,因此,法院做出的判決合情合理合法。
怎麼看待勸酒行為?
中國人很喜歡喝酒,不管什麼場合,總能找到喝酒的理由。高興了喝酒,不高興了也喝酒,反正找不出不喝酒的理由。
久而久之,喝酒成為一種習慣,是維繫感情和發泄情緒的一種方式。只要在酒桌上,就不能說不會喝,這樣的行為很沒面子,所以很多人硬著頭皮喝酒。
有的人酒量好也喜歡喝,喝多了也沒什麼事,可是有些人喝一點酒就容易上頭,甚至有些人喝酒就過敏容易發生意外。
熱情的中國人可不管這些,你在酒桌上不喝酒就是不禮貌。
有多少悲劇就是在酒桌上發生的,以前人們不懂法,也沒有法律可依,出了問題要麼推卸責任,要麼不了了之,現在法律出台相關條文,酒桌上喝酒出問題的,根據情況都要承擔責任。
可見,以後千萬不要勸酒,能喝就喝,不喝也是人家的自由,切不可一杯酒下肚,不認識自己,出了問題可沒人替。其實,勸酒行為很下頭,喝不喝是人家的自由,一味的勸酒才是不禮貌的行為。
結語
魯師傅和小陸師徒情深,因為一點酒最後陰陽兩隔,逝去的人固然可憐,可是活著的人可能一輩子活在愧疚中。
酒這種東西,因人而異,不是所有人都能喝酒,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喝酒,什麼都得適可而止,有個度才行。
現在的年輕人喜歡熬夜,喜歡酒精的味道,但是也要注意飲酒有度,畢竟喝酒傷身,喝出問題都是自己承擔。
不要等出了問題才反省自己,到時候說什麼都來不及了,世上沒有後悔葯。
大家對此有何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免責聲明】文章案例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以案普法,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案件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刪除內容!特別說明,本文不存在捏造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