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柯在《無論你多麼愛一個人,都不要去寄生》中寫道:
「愛是一種行為,它能夠讓我們彼此成長起來。讓我們彼此擺脫了拿別人當拐杖,寄生在愛人身體上的幼稚病,真正獨立成長起來。」
愛自己,就是強大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
2.
沈從文是卓有成就的散文大家。
他的散文樸素平淡、純樸自然、深沉雋永、飽含靈秀的風格。
文如其人,沈從文的個性也是淡泊名利、順其自然。
解放後,沈從文被分配到歷史博物館工作,中斷了文學創作,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文物專家。
他被分配到歷史博物館時,館裡給他的工作是給文物分類寫標籤。
雖然是一種機械性勞作,沈從文卻自得其樂。
他把這當作一項全新的事業,他對文物著了迷。
改行使他必須一切從頭學起,為此,他簡化生活,甚至忘了下班。
幾年後,沈從文以驚人的毅力,成為中國服飾史方面的專家。
文革中,有人要焚燒他許多研究材料,沈從文並不感到憤懣,他無比鎮定與淡漠。
愛自己,就是做自己。
不戴假面具,不違心待人,活出自己的個性。
3.
美國歷史上最胖的好萊塢影星利奧·羅斯頓因演出時突然心力衰竭被送進英國倫敦的湯普森急救中心。
醫務人員用盡一切辦法也沒能挽回他的生命。
羅斯頓臨終前自語:「你的身軀很龐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僅僅是一顆心臟!」
作為一名胸外科專家,哈登院長被羅斯頓的這句話深深打動,讓人把它刻在了醫院的大樓上。
不久之後,美國石油大亨默爾因心力衰竭也住進了這個急救中心。
但是默爾工作繁忙。
無奈只能在湯普森醫院包了一層樓,增設了五部電話和兩部傳真機。
當時的《泰晤士報》稱這裡為美洲的石油中心。
後來,默爾的心臟手術很成功,
他出院後沒有回美國繼續他的石油生意,而是住在了蘇格蘭鄉下的一棟別墅中,賣掉了自己的公司。
因為他被醫院樓上刻著的羅斯頓的話深深打動了。
他在自己的自傳中寫道:「富裕和肥胖沒什麼兩樣,都不過是獲得了超過自己需要的東西罷了。」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健康的身體是後盾。
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你才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愛自己,就是善待自己,懂得勞逸結合。
4.
莎士比亞曾說:「假使我們自己將自己比做泥土,那就真要成為別人踐踏的東西了。」
別人怎麼看自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學會愛自己。
穆罕默德·阿里,美國職業拳擊運動員,有「拳王」之稱。
1981年阿里告別拳壇,一年後,40歲的他被確診患帕金森病,並出現了語言和行動上的障礙。但他永不屈服的精神鼓勵他站了起來,並擔當了聯合國和平大使,經常拖著病體前往戰亂與衝突地區,倡導和解,呼籲和平。
為什麼阿里會戰勝病魔?
因為他堅信「我決不會失敗,除非我確信自己已經失敗了。
愛自己,就是信自己;愛自己,就是做自己;愛自己,就是善待自己。
生命總有盡頭,從愛自己開始,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