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意外墜亡的雜技女演員,讓我看到了這世界最深的涼薄

2023年04月20日21:27:17 情感 5445

那個意外墜亡的雜技女演員,讓我看到了這世界最深的涼薄 - 天天要聞

生活給什麼,我就接住什麼

作者:洞見yangtuo

1

前兩天,一則令人痛心的新聞登上熱搜。

那個意外墜亡的雜技女演員,讓我看到了這世界最深的涼薄 - 天天要聞

在安徽宿州的一個演出現場,雜技演員「影子姐」在高空表演中,不幸墜亡。

當時影子姐和搭檔,也就是她的丈夫,被起重機升到了七八米的高空。

那個意外墜亡的雜技女演員,讓我看到了這世界最深的涼薄 - 天天要聞

隨後,他們便開始在空中做花式動作。

本應是丈夫夾著影子姐的腰緩緩下落,不料影子姐意外脫手,從空中墜落。

她的丈夫試圖用腳扣住她,但並未成功。

那個意外墜亡的雜技女演員,讓我看到了這世界最深的涼薄 - 天天要聞

因為缺乏防護設施,影子姐生生從七八米的高空砸向舞台,最後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只留下年幼的孩子、絕望的丈夫和就此破碎的家庭。

那個意外墜亡的雜技女演員,讓我看到了這世界最深的涼薄 - 天天要聞

然而在評論區,卻有人不知疾苦道:

為什麼要做那麼危險的工作?

既然有兩個孩子,還不系安全帶,孩子扔給社會管嗎?

都2023年了,不再是那個必須得靠賣藝糊口的年代了吧!

那個意外墜亡的雜技女演員,讓我看到了這世界最深的涼薄 - 天天要聞

可他們不知道,很多雜技演員是從小開始訓練,這就是他們吃飯的唯一本事。

事發後,影子姐的朋友小雪在採訪中,講出了雜技演員的日常。

他們除了輾轉各大表演場合,日常的訓練更是極為艱辛。

訓練時,要用棉繩、軟鋼絲將自己弔掛在空中,進行旋轉、空翻等練習,一練就是一整日。

而且很多時候,他們並沒有條件做防護,韌帶磨損、輕微骨折更是常態。

那個意外墜亡的雜技女演員,讓我看到了這世界最深的涼薄 - 天天要聞

有很多人說,這種表演都不做防護措施,不是找死嗎。

一位雜技演員出來解釋:

她以前也是一位高空表演者,做過類似的雙人配合動作,雖然有要求防護,但有的公司為了讓表演更刺激,會捨棄這些防護設施,為了保住這份工作,他們只能服從安排。

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能有一份輕鬆的工作。

身上若無千斤重擔,誰願拿命賭明天?

你看這個被勒到滿臉通紅的硬氣功演員;

那個意外墜亡的雜技女演員,讓我看到了這世界最深的涼薄 - 天天要聞

再看這群腿上勒著麻繩單腳踩高蹺的藝人;

那個意外墜亡的雜技女演員,讓我看到了這世界最深的涼薄 - 天天要聞

還有那個背著觀眾忍痛在刀尖上表演的男子……

那個意外墜亡的雜技女演員,讓我看到了這世界最深的涼薄 - 天天要聞

這些光是看一眼,就讓人心驚肉顫的表演,卻是他們的日常。

在你看不見的角落,有太多的人在拿命換生活。

2

你見過1500米以下的礦井嗎?

井下漆黑一片,陰暗潮濕,唯一的光源,是工人頭頂的礦燈。

礦工們需要手持採煤機,將煤壁鑿穿,再用切割頭慢慢地挖。

然後抱著二三十斤的煤塊,一點點地送上傳送帶。

即便是年輕力壯的青年,不出幾分鐘,衣服上的汗,就可以擰出水來。

那個意外墜亡的雜技女演員,讓我看到了這世界最深的涼薄 - 天天要聞

比起身體的勞累,更難克服的是精神上的疲憊。

他們要時刻關注周圍的煤壁,因為在礦井深處,隨時都有坍塌和爆炸的風險。

很多網友評論說:要錢不要命。

可若不是生活所迫,誰願意以命相搏?

你見過太湖上100多米的高空嗎?

在江蘇蘇州,電力工人汪海早上7點就要前往太湖,對湖上的14座鐵塔的超高壓線路進行檢查。

他每天背著十多斤重的工具包,滑行在近7.6公里的超高壓線上10多個小時。

那個意外墜亡的雜技女演員,讓我看到了這世界最深的涼薄 - 天天要聞

吃飯休息,都只能在電纜上進行。

可太湖上風大,即便雙手扶住電纜也會搖搖晃晃,隨時面臨從高空跌落的風險。

那個意外墜亡的雜技女演員,讓我看到了這世界最深的涼薄 - 天天要聞

和他同期進來的電工,很多都堅持不住離開了,只有他咬牙挺了下來。

當記者採訪他時,他表示:

「家裡女兒還小,妻子要照顧孩子沒有工作。雖然這份工作辛苦危險,但至少能夠保證一家人的生活。」

你見過城市地底下的下水管道嗎?

河南商丘,一位五十多歲的大叔做著管道清淤工作。

他每天要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從路邊的井蓋爬進下水道。

井下撲面而來的惡臭令人作嘔,堆積如山的垃圾,隨處可見的老鼠更是讓人想要逃離。

可他卻要在裡面待上七八個小時。

那個意外墜亡的雜技女演員,讓我看到了這世界最深的涼薄 - 天天要聞

在頤養天年的年紀,做著如此辛苦的工作。

只是因為家裡的老人還等著他拿錢看病,孩子的學費還未湊齊。

誰不想安全舒適,只不過,各人有各人的酸甜苦辣,各人有各人的責任擔當。

很多時候,他們沒有選擇的權利。

3

看過一個綜藝節目,叫《窮富翁大作戰》。

導演邀請了4位來自社會精英人士,去體驗普通人的艱辛。

其中一位嘉賓,是香港紡織大王之子,人稱「一代褲王」的田北辰。

對於即將開始的生活,他十分自信,認為自己即便身處底層,也能脫穎而出。

那個意外墜亡的雜技女演員,讓我看到了這世界最深的涼薄 - 天天要聞

可當他真正走進底層人的生活時,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領取一天50港幣的生活費後,他住進了1.6平方米的籠屋。

那個意外墜亡的雜技女演員,讓我看到了這世界最深的涼薄 - 天天要聞

為了節省開支,他必須精打細算。

上班的單程車費要花13多元,來回27元;剩下23元是生活費,用來安排一日三餐。

可無論他怎麼分配,錢都不夠。

那個意外墜亡的雜技女演員,讓我看到了這世界最深的涼薄 - 天天要聞

正式開工後,才2個小時,他就吃不消了。

那個意外墜亡的雜技女演員,讓我看到了這世界最深的涼薄 - 天天要聞

好不容易等到下班可以去吃飯,卻發現手裡的錢只買得起最便宜的三明治,連肚子都填不飽。

可同行的同事竟還要趕往下一場工作,因為一份工作根本無法支撐生活。

這種生活狀態讓他無法忍受,兩天後,他就結束這次體驗。

他說:「很奇怪,我這兩天只是考慮吃東西。完全沒別的盼望,努力工作只希望吃一頓好的。」

那個意外墜亡的雜技女演員,讓我看到了這世界最深的涼薄 - 天天要聞

美國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克,為了研究窮人貧窮的原因,曾隱藏自己的身份,去六個城市的不同角落打工。

本以為能快找到窮人致貧的緣由,結果自己先陷入了貧困。

她做過售貨員、清潔工、老人服務等多種工作,可生活依舊狼狽。

工資一發下來,她就要還信用卡、支付房租,扣除吃飯的錢,她又變成了月光族。

無論怎麼努力,她永遠存不下來錢,更看不到任何出路。

至此,田北辰和芭芭拉才明白:窮人不是不想改變,只是他們缺乏改變的環境。

有人住高樓,就有人在泥淖。

可高樓上的人,總是看不起泥地里的人。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如果有一天他們身陷泥地,可能還不如旁人。

不要對別人的掙扎嗤之以鼻,也不要對別人的卑微加以嘲笑。

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擁有和你一樣的優越條件。

4

看過一段話,很受觸動:

每個人身上都肩負著責任和擔當,有難處,有心酸,也有疲憊的時刻。

但誰又不是頂著風,抵著浪,一步一步走出逆境的。

成年人的世界,誰不是含辛茹苦,咬緊牙關。

有人為了十幾塊錢的加班費熬到深夜,第二天又早早地奔赴工作崗位。

那個意外墜亡的雜技女演員,讓我看到了這世界最深的涼薄 - 天天要聞

有人崩潰了趴在方向盤上偷偷哭泣,稍作調整後,又單槍匹馬地闖進生活。

那個意外墜亡的雜技女演員,讓我看到了這世界最深的涼薄 - 天天要聞

生活很難,每個人都不容易,卻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拚命努力。

江蘇常州,一個女生每周末都帶著玩偶服,去服裝店兼職。

身上的服裝很重,時常壓得她喘不過氣來,但每天兩百塊錢的工資,卻能為她攢下一筆生活費。

那個意外墜亡的雜技女演員,讓我看到了這世界最深的涼薄 - 天天要聞

山東鄄城,70多歲的大娘蹣跚在街頭賣氣球,氣球五塊錢一個,一個能賺一塊五。

雖然一天只能買五六個,但那也是給老伴存的治病的錢。

那個意外墜亡的雜技女演員,讓我看到了這世界最深的涼薄 - 天天要聞

這世界本就是各自下雪,各有各的隱晦和皎潔。

不要因為你沒經歷,就覺得不可思議。

在生活的暴擊下,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得行雲流水。

但每一個勇於和生活死磕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英雄。

美學家朱光潛說:

沒有一份工作是不委屈的,沒有一段人生是不曲折的,沒有誰是註定光亮的。

但請你相信,這個世界從不虧待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人。

既然很多事情我們都無法選擇,那生活給什麼,就接住什麼。

點個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裡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著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